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企业走向失败的十个征兆,小心!. b) o, x0 o9 V8 Z. w
2016-03-22 张国祥
3 }6 ^; V0 n7 N6 v; n
! m; Y7 k8 X- Z+ m! B
/ z4 V3 k! b7 Q: a有人说成功的企业各不相同,失败的企业多有雷同。故此寻找成功的密码殊为不易,总结失败教训则相对简单。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和环境考验,众多生存着的企业与其说在孜孜不倦追求成功,不如说在战战兢兢避免失败: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成了中小企业的最大压力。
' |1 W6 Y' z' J* n/ X5 k& a+ A9 [* l8 y/ J: _3 f& ^5 V0 |
2 o" x, S1 B/ p+ [
本人管中窥豹,分析梳理了上个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部分企业失败的案例,归纳总结出失败企业的十大征兆,提供给谋求生存的企业参考,也一并分享给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或咨询的同仁们探讨。: p2 c2 @3 A/ z7 @
& x1 O8 e; _, h. M% K% d" F, ^
这十大征兆(排序不分先后)是:. }, A; t5 s- c3 Q# v: `
8 R- C' M( N% T$ @, S2 |% j 1[size=1em]市场供不应求,库存大量积压。按照常理,既然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就不应该出现库存,更不应该出现大量积压。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出现了,原因何在?靠宣传、靠手段、靠机遇赢得了市场、赢得了订单,但没有合理的生产计划、没有严密的生产组织,造成应该交的货交不出去,或者完成的订单品质不过关,今日三件不合格,明日二件要返工,久而久之,市场上的欠货逐月增多,企业的库存量也日益见涨……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除了积压在库房,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安放? 8 k7 ]6 |& `$ c |( g
那些只抓市场、忽视生产的企业往往就是这种奇迹的创造者:一方面满足不了市场要求,另一方面又在大量创造“库存”。如此矛盾的现象出现在一个企业绝不是好兆头。 $ v2 }9 U& L* Y a5 A4 Q
2[size=1em]招工常年不断,骨干逐渐流失。那些打着横幅天天招工的企业,一方面叫嚣“订单足、待遇优,长年招工”,另一方面又对频频流失的老员工或骨干视而不见,甚至还心中窃喜:老员工走了好,他们待遇高,走了企业付出减少。他们不知道新员工在时间和材料上的浪费大大超过了老员工的工资支出。他们从来不去考虑改善员工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总是幻想有前赴后继的新人补充来帮助企业节省人工成本。他们不知道缺少技术和技能的新人稀释了企业产品品质含金量,也稀释了企业的凝聚力。员工视流动为正常,谁会有长期合作的打算?6 @1 y: s$ m/ i
4 j: i7 }! M; D" A骨干流失是企业失败最危险的信号。7 u2 y. V) P, w, {, Q
2 ~# Y" E$ D; G& d 3[size=1em]老板言而无信,下属尔虞我诈。如果一个企业的老板言而无信,那么他的下属是很难做到信守承诺的。如果老板说话不算数,他的下属只有二个选择:要么保持正直辞职走开,要么留下来同流合污。结果显而易见,企业员工虚与委蛇、欺上瞒下开始了。( C5 e0 F2 c0 H3 t+ C
- E7 E7 N, ?7 y# C$ K, C* |# d _如果一个企业找不到一个敢于负责、言而有信的主管,这家企业的衰败就开始了。
/ e3 q. u) ?0 u: D* E1 ~
7 C$ S1 J* i/ @- s/ @ 4[size=1em]供应商频频换,付款期逐月长。企业寻找各种借口,频频更换供应商,如果你不想被淘汰,就得接受企业提出的延期付款条件,同时还要加大送货量、减少收款额。而且被更换的老供应商收款遥遥无期。新增加的供应商在初次送货时往往还能获得特别照顾,哪怕配件存在瑕疵也能顺利交货。不过,我要提醒的是,新供应商不能因此高兴得太早,如果付款时间到了,你不会因为配件瑕疵受到刁难,那时才能说明你是真的走运。1 l+ ?9 [9 j* R
( b+ Y4 p! e/ x' {! j) o$ A如果新供应商收款也不走运,那就说明这家企业离失败也不远了。 8 j7 Z/ }2 w) v3 a
5[size=1em]主业日渐式微,副业三心二意。企业主业日渐式微,不是订单交不了货,就是材料到不了位,老板对副业的热情好像高涨起来了,今天和人开饭店,明天又和人开旅馆,后天还和人去考察房地产,俨然一副多元化经营的架式。不过,没几天,听说,他从饭店、旅馆都撤资了,打算去西部投资。
" `/ C) L# P* v7 s9 Y( P$ ~ 8 k8 ~' b/ K! R1 r! S6 R: A. J G
如果主业经营不好,又在副业上瞎搞,这样的企业多半离死亡也不远了。
5 p: t9 h) F/ i; @5 o$ t# ?6[size=1em]装修日益堂皇,换人如换衣裳。企业办公大楼年年装修,今年欧式风格,明年美式格调,一年更比一年富丽堂皇,装修队也是年年不一样。就有一点相同:装修队都是带资装修,没有谁拿到装修款项。
* @) t5 y3 w+ {6 ^9 n% V
, x6 W, }! s! a) P/ O$ T' A2 t原来,装修只是假象,为了让更多供应商相信企业繁荣、多送配件才是真相。做实业实实在在才是本份,花里胡哨怎样持续生存? 1 `0 B7 A9 B0 Z; A7 s1 }
7[size=1em]资金捉襟见肘,合同一纸空文。
! N( H: A6 |1 j$ R4 g不务正业,好大喜功,追求虚假繁荣,这样的企业主热衷各种行业第一,摊子铺得太大,分店开得太多,无奈僧多粥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每到月末总是捉襟见肘,不是工资发放困难,就是货款支付麻烦,急煞了财务大员,急煞了采购人员。! R- A% l" G7 f1 t' Y2 R3 Y+ H
: `& u Y* A8 g5 r1 m一旦企业签订的合同不能兑现,形同废纸,倒闭也就如期而至了。$ k/ c+ W: l" {" O
8 N! L# s* w4 g9 O0 x3 J
8[size=1em]求神拜佛手阔,工资拖欠增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企业没有倒闭,企业主用钱还是大方的。如果企业主学会了节制,倒闭就会远离企业。然而不幸的是,尽管企业资金短缺,企业主仍然花钱如流水,一方面惯性使然,一方面也是面子使然,突然节约起来,人家不会怀疑我的企业资金出了状况?充阔摆谱也就成了企业延续的需要。
+ F( ~8 A, }/ D) A1 ^- \
$ Y7 _, X2 R w所谓十密九疏,衰落的企业总能留下蛛丝马迹,那就是求神拜佛增多。不过,你别看他对和尚僧人出手阔绰,只要对比企业同期员工工资发放情况,你就能发现工资发放日期越来越靠后,拖欠员工的工资额越来越多。( k% q% X- d/ k5 X$ P9 b _
: l1 [% L b, ~1 X8 g' k: B
9[size=1em]出国考察增加,合作如演双簧。不见业务增多,企业主出国次数却多了起来,而且每次出国都能带回合作意向,无奈雷声大雨点小,就是不见国际合作落到实处。但是国际合作却成了企业拖延国内供应商货款的极佳借口。如果你对此表示怀疑,企业却总有老外频频现身,不是参观考察,就是合作洽谈。好些年前,中国企业就出现了老外挂名董事长的“创新举措”。
% C9 O- y# j5 a# S
+ i/ ?5 X2 Q/ E; o/ l" |6 h" f! h2 s如果你不能识破骗局,可以去看看舞台上的双簧戏。
7 \% t8 k# p. K9 D4 h0 t0 ?: @: C# p' G1 R3 D' q- f
10[size=1em]政府攻关下力,换来人走茶凉。不可否认,不少企业得力于政府帮助,但是办企业毕竟是做实业,做实业永远不同于玩政治,没有实实在在的产品、没有实实在在的市场,仅靠几个政府官员庇护是不可能持续生存的。更何况政府官员还有任期制。可是不少人不找市场找“市长”(此处仅为政府官员的代名词),频频在政府攻关上下力气,结果“市长”一换,之前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人走茶凉对于依赖非市场经营法则的企业而言就是铁律。
, H. s, P5 F9 c, [" P$ I, z
# C2 I0 F2 ^- {: E: A. u7 X8 C# [% R经营企业必须在市场中行走,把生存寄托在“市长”关系上的企业,随着物是人非,倒闭是必然的结局。6 C% T! P9 V5 R; X3 L
. G9 X8 Z- y( \# e4 l. |- M
失败企业的征兆绝非本人所说的十条,一家失败的企业也并非十条俱全,如果十条俱全,说这家企业十恶不赦也不为过。如果仍有遗漏,只能说明作者见闻有限、观察不细。不过,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的我,希望身陷困境的企业对照检查、反躬自省,避免重蹈覆辙。也希望发展良好的企业引以为戒,发展顺利。
" b& }4 W* ~! c$ Q8 k! z; N- End - . q$ L. _2 s& q2 c* H: x5 o
! i1 g q0 I$ y" f- t5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