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别期待什么权威翻译;也别翻译成中文了,怎么翻译都与该标准的英文版本,有出入的地方;本身从语言学的角度,东西方文字及其含义或者释义,就有不同;比如:”设备、器材“在管理体系体系覆盖范围内用中文表达与界定,是两个意思;而翻译成英文就可用一个单词:equipment(不可数名词) 去表达;
: a1 ]. U, ~; ~, H! Y2 ~- F* C2、既然CCAA在"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里有对需注册人员,有”至少国家承认大专以上“的学历要求,为何不直接让大家对ISO标准(英文版)的学习呢?难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英文看不懂吗?在现在的国内,别说成人,就连三岁孩童也会说;另外,也好让大家能接受”国际化接轨“的认证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
, B4 m# k, k3 _4 c3、考试,伴随人的一生,这点众所周之;但,就已过去的转版考试前后,诸多地方让大家费解,让人有种”酸爽“甚至”反胃“的感觉;通过”粗鄙“的学习,略知新版标准里与08版不同的:过程方法+PDCA+基于风险的思维;难道似乎只有通过所谓的转版考试,就能让大家对新版有很好的掌握吗?就能提高认证审核人员实际的工作水平,从而降低认证认可工作的风险吗?一项原本很严肃的事,似乎有点”开心麻花“的意味;4、这次转版的考试,有没有”确定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在法律上专有名词:诉求);有没有在策划最初,注重在过程中,采取何种的方法呢?怎么做?如何做?有谁来做呢?;有没有在实施中采取"PDCA"闭环方式验证呢?难道这就是”基于风险的思维“吗?
% r1 r3 n- T) q8 ]3 ]0 s7 v.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