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JB9001B-2009标准6 o! s5 |$ s7 V' J5 M
“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的含义:1.过程能否外包,首先要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并经批准后才能实施外包过程。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可以外包,只有经评审并批准后的过程才能外包。对顾客要求监管的外包过程,应邀请顾客参加评审。同时,外包应与军代表就外包过程的控制进行充分沟通,邀请军代表参与有关过程,接受军代表的监督等。
& a/ d" D- Y' E$ t5 B2 h! w3 J! ?% |& g2.外包过程是由外包方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组织对外包过程的控制手段是对“外包过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检查外包过程是否按规定进行。外包过程的应按照“4. 1+7. 4+N”的模式实施控制(N:外包过程涉及的标准条款)。& k9 e: M+ m% b" z9 n1 j6 J8 Q. Y
' u' ^1 C$ `7 ]
大家是否愿意再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7 i3 \- _; ?- ?9 X, k, {$ q7 y1.外包过程评审与评价的关系
! I8 a0 x8 k; |2 x) j( e, c2.外包与采购区别
. y* r* Q" A4 O" o, k“外包过程评审与评价的关系”:若加一个字“中”,如“外包过程中评审与评价的关系”,可能就便于理解了,相信大家都懂。
& e& z: t" E8 h5 N& n自答如下:0 A: L3 W5 O5 ]3 [
1.“外包过程中评审与评价的关系” 5 R0 S: g5 l) g% n% ~1 @
GJB 900IB-2009标准4.1条款要求:“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评审的是外包过程的必要性、可行性的活动,评审是确定过程是否需要外包、是否可以外包。并不是所有过程都可以外包,只有经过评审、批准的过程才能外包。可见,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是外包过程确定、实施前的活动。; F5 r @( d: Z3 I4 i$ {6 y
标准4.1条款要求:“组织如果选择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任何过程外包,应确保对这些过程的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 7.4.1条款规定:“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由于外包过程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外包过程的产品质量对组织交付最终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应按标准的有关要求对外包过程实施有效地监督、控制、评价外包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因此可以说,“评价” 外包方是否满足要求,是外包过程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评价的结果是选择外包供方的依据,是外包过程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的活动。“评价”应在日常对外包过程监督、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可以是专题进行,也可以结合其他活动进行。比如:
0 X6 b4 O2 T# w1.组织在进行内部审核时,把外包过程的监督、控制,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进行审核,评价外包过程实施有效性;' J) x. n- w; f) S: R
2.结合定期对合格外包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工作,对外包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外包方资质变动情况、评价外包产品质量符合情况、交付及时性,以及评价期间内外包过程发生的其他事宜及沟通情况;/ [/ I7 P _" A# U* z
3.管理评审时,把外包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及外包产品质量的符合性,作为“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输入管理评审,并评价外包过程实施、监督、控制的有效性,提出外包过程需进一步改进的事项,不断提高外包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E( i4 D1 v$ w* ?, s. q
4.外包过程多的组织,主管部门可以进行专题评价,评价外包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外包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外包过程监督的有效性等,找出外包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提高外包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1 R1 }" ]# h4 s. i% t9 o% f0 P5.当确认外包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向外包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并评价外包供方措施的有效性性。
, O% Y! w1 F- d" i# H因此,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是外包过程确定和实施前的活动,“评价”是外包过程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的活动。
7 n2 s, m/ e6 P/ d* S% b2.外包与采购区别:比较简单,就不说了。4 R" {* }0 [7 ^5 c
1 k8 x. E$ t$ `( [申明:本人无批人或攻击人之习惯,请喜欢批或攻击的人绕道,喜欢看就看,不愿看就不看。唉!非常失望这个论坛已被“骚”了!
; ~/ G. J5 v- w( g* l
# J# m* _6 U8 U9 b,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