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e% j: G2 k& d这篇文章直接刷新了我对质量人的认知——真的真的太有才了!将企业积怨已久的质量矛盾用戏谑怒骂的文字换种方式表现,不同于干巴巴的说教。深刻而让人反思。
. k" m0 O4 u& G) B
5 X1 x2 J6 j H2 K2 ^# v' q, K# W: g
小时候看旧小说,一直觉得有一句台词灰常高端大气上档次:妖孽,看法宝!与之匹配的相应场景就是某个仙风道骨的高人,祭出一件金光灿烂的法宝,一下砸在一个张牙舞爪的妖怪头上,然后一灵往封神台去了。干净、利落、没有蛀牙,完美的不得了。
0 k9 N2 J4 {$ A4 o' m/ `这种传统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很多中国人。
4 Q0 n; N- y9 M: y$ }3 i
于是在潜意识里,我们便经常把扭转乾坤的希望寄托在某件法宝上。(题外话:《封神榜》中不是有很多师傅将威力强大的法宝给予徒弟之后,弄到最后自己都搞不定的嘛。或许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就这样来的。)
( Y& Z9 C- b; |; N! e+ R
然而我所忧虑的,是这种想法潜移默化地转移到社会和工作里,就变成了这样的逻辑:总有一张狗皮膏药可以改善一切,出现问题,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了。
$ Z; f4 {0 y& ?( r& u9 h0 z% h E真的如此吗?
. u0 K' W$ Q7 ?1 |) t( b) y/ X E
姑且不论是否真的如此,但问题的焦点在于,相当多的人就以为果真如此。
1 m6 {9 b6 `) H" V* F3 |事实上,对于一些比较简单,或者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的问题,采取狗皮膏药一贴灵的策略是最经济的,也是最喜闻乐见的。
$ }8 m, r3 ^6 }2 {+ J" N1 e然而,就如同治疗脚藓的药膏不能直接用于全身理疗那样。任何一种药品在良医和庸医的手里,就是灵丹妙药和见血封喉的区别。正所谓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工具和办法永远不是万能的,即便是万能扳手也需要有个熟练技工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8 g% h* X% F, I0 y/ b举实例来说,此文是应同行所问“质检员已按要求进行了首、中、末检验,产品合格,但流转到后面工序,又发现不合格品,检验员是否该承担责任”所写。
) Y7 B# D! y9 \" r7 j7 z2 f0 @
我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心中满是冷笑和不屑;然而过了数秒,便成了无奈;再过数秒,想起我家QC经理及公司种种,竟悲从中来。
& w1 G5 Y- A1 u& U7 ]
可能有人要问,悲从何来?
( r3 e4 T; r) K# q此问冗长而内容空洞,题目就洋溢着一股推卸责任之意,此悲一也。
. G+ G1 E, b4 R l! N! w问其问者显然早就过了检验员的层级,但明显对自我组织及管理定位混乱,由此缺乏自证清白的立场及底气,此悲二也。
& N" Y: g! M" G0 C1 ~联想到此问于国内质量业内之经典,质量人自己都有相当之多的搞不清楚,更别说去说服业外人士了,质量氛围之浮躁显而易见,此悲三也。
0 M4 n4 m$ W4 V- ]! @) y. K: S0 q
但这毕竟只是文艺青年式的感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此类情绪只能吐吐槽便罢了。QC经理不给力,只好自己动手。
! ^1 `6 [7 `3 |) G+ Z目前国内质量界的实际情况就是,一大群明白和不明白真相的围观群众,都对某些灰常时髦的工具、概念来显摆、炫耀、PK。却对基本的检验展开模式一无所知。
$ b* |2 j+ }- x6 a a90年代之后所谓的ISO风,就属于典型的老师乱教,学生抄作业,大家集体瞎搞的闹剧。其中有搞了数十年还执迷不悟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正宗者。
2 J, Z( g8 j$ p ~
我敢说,以下出的这个题目,大约要有93.32%的质量经理要答不上来,或者说不明白:
& W+ w5 |$ _% t, G4 T
【条件】
5 ^% y( V- W" t4 h
1、高层给予足够且充分的人力及检测设备上的支持。人力资源是指当检验员素养达不到要求时高层无条件支持调换。
: P. K6 t& `: Q2、假定该产品无外购件,且全为自产,一共有A、B、C、D四个工序,工艺流程大致是这样的:A、B工序为并行的两个不同组件,其中B工序出产的零部件需要独立经过C工序,然后和A工序出产的零部件于D工序组装成成品。C工序是产品的核心工序,自然合格率只有80%。其他工序的自然合格率约95%。
4 u2 h$ |8 K- O8 p! S, o3、质量目标为单批总不合格率(计数)大于99.38%,其中A类不良不超过5个西格玛,B类C类不良品质部自己看着办。要求连续生产时产品合格批率超过99%。
, V: `/ p6 u) f) v( h6 v- o' B
请根据以上要求制订检验控制计划,以及QC、QE人员工作流程。
0 V$ B1 f/ o6 A* }; x% |# H
/ I& G* H w5 E; q
相当多的质量人,只在别人搭建好的一个质量框架下,作为一个螺丝钉来运转。即便是做了很多年也只是管中窥豹罢了。布局一个质量部神马的,基本没几个玩过,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玩——您难道不觉得这很好笑吗?振振有辞用ISO整天去讲其他部门该如何如何的家伙多半是搞不明白自己部门的运转原理的。然而,这却是国内质量界的现实。
) a0 m" E# }$ V' E! k) d# X% ^在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他们走的是“从技术上解决”、“从根源上解决”的非常有前瞻性的时髦办法。因为一旦提到这一点,既显示了自己的时尚性“装”业性;又不动声色地将现场管理问题转化成了技术问题,从而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原本品质应当担当的现场监控责任转化成研发技术部门的压力。再配上一句:“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是制造出来的!”的口号,即迎合了当下流行文化的需要,又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 d6 R5 b6 e( W3 H% Y# V3 C于是沟通就变成了鸡同鸭讲。技术人员在讲技术,品质部门在推责任。隔行如隔山,对流程不够清楚的高层一不小心就给绕进去。除非——他们有一个非常有质量意识的BOSS。
4 a S' F2 f! z) m4 L7 x4 p
每当遇上这种事情,我便觉得气血倒流,头晕目眩。深呼吸几口气沉丹田之后便忍不住要大喝一声:“呔!妖孽,看法宝!”
, h9 d( S6 ?$ q% O# M那质量人毕竟不是封神榜上的仙怪,不太可能立即一灵往封神台去了。相反,他会捂着起包的脑袋,眼睛中充满着委屈和泪水:“您不是质量人出身吗?干什么打我?您到底有没有质量意识啊?”
) U- K9 A; K7 m$ J5 y/ Q说实在的,这副模样真的很能勾起人的虐待欲望。
) t5 q8 J: O" t- G
曾经有一次拜访设备供应商,100多人的小厂,加工范围涵盖砖铣磨刨热处理攻丝电化学电子自动化气动液压……谈到设备的质量问题,以及其在公司体系方面的运作,问其有没有独立的品质人员。那位老兄是一脸的苦大仇深啊,他一开始是满脸的鄙夷,随后是愤慨,最后情绪激动地向我控诉:“质量人TMD的就是骗子!骗子!消耗公司资源的大骗子!”
E' B- {: f& v" m
其实这位老兄的设备做得真的还不错,国内做非标设备的,能把若干个不同类别的非标设备,以若干标准件和标准化模块集成的方式来做,加上工装部件有自己独到开发的公司,我只见过他这一家。顺带一提,这位老兄出来自己办厂只搞了4年。他自己的办公室三面玻璃墙,又在经过车间的必经之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看见老板在做什么。
+ M: l- @6 {& J! ^' P, i. Z
随便在他公司里一走,处处可见折腾过体系的痕迹:水池和便池上的标语,墙壁上大幅的质量方针浮雕,橱窗里的生产文件是最新的,但质量文件落款是1年前。五金工具仓库的门口贴着落款为体系工程师XX的一份让我看了昏昏欲睡的告示,上面用非常牛非常专业的线框图以及若干品质图表告诉大家:领一把游标卡尺所需要找的四个领导,以及最后谁说了算的严肃问题。
$ j% H6 V l, j! S
这是典型的虚的质量理念玩多了,忘却实际操作的例子,就类似于太依赖于依靠药物和工具享受乐趣,最终掏空了身子的家伙。
* M9 E. V7 q" }% t' F6 W-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