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00|回复: 0

    隐患排查︱到底查什么、怎么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2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隐患排查︱到底查什么、怎么查?
    # K, P4 P) S8 k2015-10-02                                                 [url=]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url]

    + Q2 G) ~8 E- e$ w
    事故隐患自查自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本单位隐患排查制度组织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定期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相关部门上报。自查自报解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载体的问题,明确了企业“管什么、怎么管”和政府部门“查什么、怎么查”,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的全覆盖、全过程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是依据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特点,摘录出违反上述法律、法规、标准、规章等条款的,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通过隐患列举描述项实现对特定类型生产经营单位隐患的归纳。

    3 U! @# @" J6 q3 K. x) ~: T! N一、事故隐患:分类原则* d. S' P$ ~4 Y/ K. ?" L) c

    - t# D- E2 \# |$ J2 j6 z3 I4 }
    事故隐患类别划分是做好隐患排查、整改的基础工作。隐患划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M5 ]" q* T! {5 c(1)唯一性原则。即一种隐患的特征只能用一种分类来解释,而不能既属于这一类别,又属于那一类别,以至在不同的类别中重复出现。这是隐患分类最基本的原则,也是隐患分类必须遵循的原则。
    % ?1 X6 P) O$ r; Q(2)通用性原则。即任何一种隐患都要有所归属,按其主要标志划归于相应的类型之中,分类的结果必须把全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包括进去,没有遗漏。
    ! v9 L: ?9 s/ n' x: t(3)稳定性原则。即隐患的分类应满足今后一段时期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不能因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改变而改变。9 Y3 X. D$ o! T+ |5 s# |, q# G; m
    (4)可扩展性原则; R  B+ y& {* g$ M1 \: I
    在隐患类别的扩展上预留空间,保证分类体系有一定弹性,可在本分类体系上进行延拓细化。在保持分类体系的前提下,允许在最后一级分类下制定适用的分类细则。
    ! u0 S( M" R8 U   & d% c, N$ ?' p; t
    , Z& {# x# Y* \
    二、事故隐患:具体分类  " S0 x& x+ H1 M9 q

    & E8 D9 `% H" R8 }, ^5 E
    ! [& S7 Y4 L7 O# \
    根据隐患的分类原则,结合隐患排查实际工作情况,从现场操作方面对隐患进行分类,将隐患划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部分,这种分类方法比较适用于企业自查自报工作的开展,如基础管理类的隐患,企业自查时主要通过在安全管理部门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得,现场管理类隐患则需要企业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同时为了兼顾隐患的统计分析工作,了解隐患的分布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将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又细分为24小类。6 V! a: H6 h% @: n# F! ~
    隐患分类表
    5 t$ p7 e8 f  U! f4 @: y
    隐患大类
    隐患中类
    基础管理
    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
    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安全生产投入
    应急管理
    特种设备基础管理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相关方基础管理
    其他基础管理
    现场管理
    特种设备现场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
    场所环境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消防安全
    用电安全
    职业卫生现场安全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
    辅助动力系统
    相关方现场管理
    其他现场管理

    $ d2 l- B9 \" ?3 c( |9 V; B; M8 [* \
    - C- Z6 `. ~( v  d; n9 ]
    三、事故隐患:基础管理类
      `& U: h9 L( h9 H9 ]4 U7 _

    $ S: F( `* }* ]; r. K9 j8 F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他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0 Q$ O! D- z* b* t$ C/ B, L(1)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类隐患
    $ E- V: Q3 M3 o8 I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类隐患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消防验收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问题和缺陷。如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过期等。
    + r- X, h4 ]0 H! }( I+ x(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
    5 z% J  E" W1 a8 g0 q%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未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标准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如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且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6 J6 f! y2 E
    (3)安全生产责任制类隐患
    ( c( c$ a4 r5 @% i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安全生产责任制涵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员工等层级的安全生产职责。其中,生产经营单位至少应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三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责任制建立不完善的,属于此类隐患。/ M& Q& Y0 Z. U. B3 ~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类隐患# P% m" c8 V( G  X6 H# j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规章制度。1 [3 w. i2 \8 M2 L  J  z0 p: F+ `
    生产经营单位缺少某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是某类制度制定不完善时,则称其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类隐患。0 K* }( ?: y% s! Q) s* f
    (5)安全操作规程类隐患
    2 l  |8 b  Y2 t9 C; ^" `/ o生产经营单位缺少岗位操作规程或是岗位操作规程制定不完善的,则称其为安全操作规程类隐患。$ D3 p" f0 Q( N( W: }
    (6)教育培训类隐患
    : T& t# H7 D% u生产经营单位教育培训包括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以及特殊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如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满足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未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是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不达标的,称其为教育培训类隐患。  W2 {# s; c4 [3 M9 Y/ x7 I
    (7)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类隐患
    8 E7 n+ Y) e$ X. e  ]  a安全生产记录档案主要包括:教育培训记录档案、安全检查记录档案、危险场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记录档案;危险作业管理记录档案(如动火证审批)、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事故管理记录档案、变配电室值班记录、检查及巡查记录、职业危害申报档案、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档案、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安全费用台帐等。' y, b- C7 |, u/ ]& e2 \2 M7 D# e
    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或档案建立不完善的,属于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类隐患' G3 a' N) u& x3 N
    (8)安全生产投入类隐患9 T+ \# w( e3 g4 M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或称安全费用),应当专项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称为安全生产投入类隐患
    8 C1 I. p! M% d9 o(9)应急管理类隐患
    * z$ R: i% d) t4 u6 G8 v应急管理包括应急机构和队伍、应急预案和演练、应急设施设备及物资、事故救援等方面的内容。应急机构和队伍方面的内容应包括:制定应急管理制度,按要求和标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未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要与邻近相关专业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建立救援协作关系,规范开展救援队伍训练和演练。应急预案和演练方面的内容应包括:按规定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有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并按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通报相关应急协作单位,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后进行评估总结,根据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等工作进行改进。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方面的内容应包括: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事故救援方面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救援工作;事故救援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编制救援报告,并对应急工作进行改进。
    8 w- M& r" D4 l+ k, A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救援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称为应急救援类隐患) M6 Q0 z) X2 _* i. n+ I
    (10)特种设备基础管理类隐患- ?6 ]/ V" |3 a( Q8 M" A+ a
    特种设备属于专项管理,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中,为了将专项加以区分,将专项分别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部分。. O9 n  [: z+ D2 \' {
    凡涉及生产经营单位在特种设备相关管理方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均归于特种设备基础管理类隐患。这类隐患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特种设备档案记录、特种设备的检验报告、特种设备保养记录、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内容。
    3 q" F: P# v* S6 y7 {(11)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类隐患
    2 {* F& S1 V8 \& O2 e$ I与特种设备类似,职业卫生也属于专项管理。凡涉及生产经营单位在职业卫生相关管理方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均归于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类隐患。这类隐患主要包括职业危害申报、变更申报、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危害告知、设备/化学品材料中文说明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机构及人员、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 F  h. R4 b% e
    (12)相关方基础管理类隐患" e9 S. a0 G; u% a' w! M7 |. M
    相关方是指本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涉及相关方方面的管理问题,属于相关方基础管理类隐患。. {" ^; n4 O: x
    (13)其他基础管理类隐患- c+ }7 g/ g0 H+ K
    不属于上述十二种隐患分类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类的不符合项,属于其他基础管理类隐患。
    . v6 K0 L4 q$ F% g0 z/ s+ H
    ( a3 C+ D- q; Z

    . m+ _+ c. u' |. n6 v四、事故隐患:现场管理类" F; G' ~4 o0 o/ o

    * |( n: d* p- L- [! |
    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有限空间现场安全辅助动力系统相关方现场管理其他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0 ~- W) d; e$ o  d" [(1)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类隐患
    5 e. v* ]+ z* h% y% B7 I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类设备自身及其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属于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类隐患。
    . W* k, p" s* H! O* B6 f(2)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类隐患. \+ }' L' E  g+ G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方面存在的缺陷,称为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类隐患。此处的生产设备设施不包括特种设备、电力设备设施、消防设备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装备以及辅助动力系统涉及到的设备设施。: m5 F: Z, x  n2 F6 L
    (3)场所环境类隐患' g" m( T) y7 G
    生产经营单位场所环境类隐患主要包括厂内环境、车间作业、仓库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 d9 x4 |' G3 Z8 S0 l8 L(4)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类隐患
    9 c. Q5 h' I0 E2 @从业人员“三违”主要包括:从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进行作业、负责人违反操作规程指挥从业人员进行作业。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类隐患包括“三违”行为和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两方面。
    4 ^6 ^' I6 i- V( ]) ^(5)消防安全类隐患
    - v& |# n0 ~* E% t+ U5 e6 z+ q$ L生产经营单位消防方面存在的缺陷,称为消防安全类隐患,主要包括应急照明、消防设施与器材等内容。8 {; O" x; Q2 M7 m
    (6)用电安全类隐患
    & E1 F. ?3 G9 a: t$ |/ E生产经营单位涉及用电安全方面的问题和缺陷,称为用电安全类隐患,主要包括配电室,配电箱、柜,电气线路敷设,固定用电设备,插座,临时用电,潮湿作业场所用电,安全电压使用等内容。; y. P5 b3 @5 h" s
    (7)职业卫生现场安全类隐患& L8 k! U9 c; j# {4 i
    职业卫生专项管理中,涉及生产经营单位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方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均归于职业卫生现场安全类隐患。这类隐患主要包括禁止超标作业,检、维修要求,防护设施,公告栏,警示标识,生产布局,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5 F" y- r; y" h, `
    (8)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类隐患
    + p( f9 A9 ^7 V: _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类隐患主要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危害告知、先检测后作业、危害评估、现场监督管理、通风、防护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装备、临时作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 b$ m& P: Z9 m+ W9 H$ U(9)辅助动力系统类隐患) L( M3 S: x- ?0 j0 d& r
    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压缩空气站、乙炔站、煤气站、天然气配气站、氧气站等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动力或其他辅助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其中涉及特种设备的部分归于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类隐患。
    4 V6 o/ {1 |2 @) T5 F' e+ g(10)相关方现场管理类隐患  @& Z: v0 d6 R
    涉及相关方现场管理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属于相关方现场管理类隐患。
    ! ?% X0 Q: \2 X: f(11)其他现场管理类隐患  h) t; l; v& N. f( x
        不属于上述十种隐患分类的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类的不符合项,属于其他现场管理类- @  {- {% Z* n" J
    【来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0 M% S1 L: T0 x+ Q8 t2 n
    , w& u+ }( c6 @# L; a
    % T- i  T5 z3 O; R- u* M* b% u$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5 08: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