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4234|回复: 1

    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23 0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
    1 e! a7 i  i, B2015-09-15                                                 仪器论坛:花生                                                 [url=]仪器信息网[/url]

    , k8 L6 M7 l" W, |
    花生:
    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几个月前,某公司一位同事在使用冲刀时,手指被冲断,休息了几个月;上个月,某公司一位同事在配液时,碱液溅到眼睛里,休息了几天。
    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而实验室认可准则并不包含法律和安全方面的要求(认可准则1.5),本文试识别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源,主动采取必要的预防/改进措施,积极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合理的降低安全风险进行简要介绍。概念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为组织提供一套控制风险的管理方法:通过专业性的调查评估和相关法规要求的符合性鉴定,找出存在于企业的产品、服务、活动、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针对不可容许的危险源和风险制定适宜的控制计划,执行控制计划,定期检查评估职业健康安全规定与计划,建立包含组织结构、职责、培训、信息沟通、应急准备与响应等要素的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和安全绩效。
    1 u. w& v  ]+ r# V+ O& M, B: U危险源:* n0 g4 k9 U  \2 R( Q3 z
    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例如:火灾、触电、粉尘危害、饮用水中毒等。. i) e# I7 g5 C! \: F" U
    FMEA:
    1 b6 c6 \: O( f, q/ f; w! k
    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英文: 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是危险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根据需要将系统划分成子系统或元件,然后对它们的各种事故及故障的大小进行分析确定事故的危险等级。
    ) _' ^3 Q7 F( w+ Y! b2 p1 m1 I( Z0 o  P' D

    ! O% E9 c, _6 J$ l; U% B" s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头脑风暴法、过程分析法、安全检查表、D=LEC评价法、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等。这些方法有其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应针对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系统进行分析,取长补短,取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K; }  [1 ?3 p3 ?* b8 V, U0 @1 K
    本文重点介绍应用过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识别危险源,应用D=LEC评价法评价危险源的重要程度,以及危险源的控制等。
    + p5 l% E( d+ c& I8 G! G" M( M
    : p% W; s$ p/ u: n1 识别实验室涉及危险源的过程
    , l9 e6 e# U, t$ \0 |
    / }4 d! a: T2 s$ I! A' m* s% i采用过程分析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先识别出涉及危险源的过程:
    ! @3 v" u" _+ G+ B+ ja)检测/校准过程;
    6 q- ^# J5 n) o) j2 Bb)设备、设施的安装、运输、使用;
    2 U+ B+ }6 O$ Wc)耗材、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管理过程;
    8 w& W& O& v$ j2 _% l( Ad)设备、设施的维护、修理、报废过程;
    4 w4 ^* f0 G" E- F4 `9 l/ Le)样品的仓储、运输过程;
    & y4 n0 o/ o6 ]. T5 R1 o3 g8 v* Tf)办公和管理过程;# d* G) H: U& e) x* s4 n  x
    g)食堂、宿舍等后勤服务过程。
    + g% R& d  @  _* E4 m1 N/ |* q1 D5 h" j& g6 ?# |" s2 j2 @
    ! _# Z3 o* B" E( \/ F% N9 ?  k
    识别涉及危险源的过程应该细化到有利于危险源的识别,如检测/校准过程应细化到具体的检测/校准项目,防止分析的过程单元过大而忽略了中间环节存在的危险源。! f  K6 n# f- C/ [

    7 m/ Y8 v+ s2 I$ z' R5 ~2 识别每个过程的有关危险源及其影响
    9 H, {# S5 U3 C- I9 v+ A4 B3 Q0 v7 n- q: f* p* b
    识别危险源的方法很多,通常我们采用现场观察法和头脑风暴法,即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头脑风暴法进行危险源的识别:8 v4 R8 U# O0 |2 ^: m* E
    # s/ V3 f. h  w" s5 H
    a)现场观察法:召集与过程相关的人员到现场观察、查阅相关文件记录,收集与过程有关的危险源。现场观察是快速直接地识别出现场危险源最有效的方法。
    4 C/ f/ G2 e- O) nb)头脑风暴法:召集与过程相关的人员进行头脑风暴,收集与过程有关的危险源。
    9 M4 q( e; U: q
    3 T; O6 n$ h+ q* m& V在识别危险源及分析危险源的影响时,还应考虑到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的影响:
    - |  f5 Y* [4 V& ta)过去时:过去存在的危险源,或产生的影响。
    ' d# F8 u, l3 L9 Ob)现在时:正在进行的活动中的危险源及影响。# g! U, p" f, s  ?- `% s1 Y
    c)将来时:规划中的活动将来可能产生危险源及影响。2 e! u4 j  n+ i& X" z% V6 O
    - q9 N4 r0 N+ N) w% A0 S0 ^
    同时,还应考虑到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状态的影响:
    & [6 A: U) O% i$ t/ o; m" z" J  La)正常状态:常规的运行状态。0 w/ G/ X: L- A& C. e+ W
    b)异常状态:可以合理预期的非正常状态。$ }! z1 K/ ?/ I4 S
    c)紧急状态:不可合理预期的突发事件。
    3 z5 L9 Y: Z! }. I' n" X
    6 a  f8 \0 ^3 j& t
    + k* t4 f' h: g" K. e/ Q3 K: _
    危险源的评价8 ?$ `  v( ~  m5 `; F
    1 评价每个危险源的重要程度0 C, W& p2 H! \) G  {; F4 B
    目前主流的评价方法是D=LEC评价法,即风险值D=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次×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S2 b: Z* a7 m/ f
    D=LEC评价方法是通过与风险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危险源的风险大小,从原理上来讲也是FEMA的应用。4 @4 v1 _! c0 D
    评价方法详见百度百科《LEC评价法》,或参考本文的例子,这里不作介绍。
    ! n) h/ L; ?! }0 I, g) k8 y) _- j/ b
    2确定重大危险源,排定优先次序( Y. ~. u9 z  _# C8 d  O% C
    根据D=LEC评价法,当D值大于一定的值(如100),该项危险源将被确定为重大危险源。同时,符合以下情况的也应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M% s; o, J/ N9 u
    a)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 k9 S+ M; I4 |/ \( r3 k! s% ^
    b)现场观察到的潜在的重大风险(火灾、爆炸、化学品泄露);
    7 o! g  F3 A; S( L# R1 cc)曾经发生过事故,尚无合理有效控制措施的;
    # y* u' ~7 p* J, ]& U" o, B8 m; Od)相关方有合理的反复抱怨或迫切要求的。1 S. E, h8 j( Q/ Q
    % \3 H+ {( t; Y1 C' N$ l- S- T( ?* c8 k
    6 f$ `3 f6 u0 S) z/ @- h7 `
    制定控制措施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应尽可能全面,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参考同行业采取的措施,依据认可准则对不符合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要求来制定,以达到降低或消除危险源的影响的目的。( N/ `& U5 ?7 j5 E0 y2 r
    3 [  e  S4 S; G" |, R  L: a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于重大危险源还应建立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尽可能详细,以利于事故产生时及时影响。应急预案通常应包含以下内容:
    9 {; a$ p8 R: _6 M9 Q" S0 V: u; r% G+ g6 W  K8 Q6 |8 C
    800-600.9c790df847b5ca6c10ea7a0ba94b1fe7ebb4cb55_lfyc_38_lfyc3_t.eab32e.jpg
    - o; w8 n) e$ \) h+ y

    , K( ^" K( G; X9 C以某检测实验室为例(部分内容因涉密,已做适当删减或合并)
    # A! Q; T- D; K& z
    800-600.ca93566f47a33739cb92403dabc3e55e88848041_lfyc_38_lfyc3_t.ebeb28.jpg % I! W2 Y: f  n' S

    - j0 p: u+ j; c
    800-600.c559499c1e15b72fca44e392509121516827e86a_lfyc_38_lfyc3_t.fcef76.jpg
    ! ~, w, y. i2 N3 Z/ U
    6 b2 T1 a& W" b9 b8 }" u总结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个很系统的活动,本文只是简要地介绍了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以及列举了某实验室的危险源辨识表和控制措施。如要确实做好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合理地消除、控制、降低危险源存在的风险,还需加深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的学习,并在日常管理中持续识别危险源,加强对危险源控制措施运行情况的监督,定期对应急措施进行演练。* y2 P  J; G( h) A* D: x/ ]

    3 }: ^# A" M! @% N: {! L6 a+ w% |此外,对于实验室的环境因素亦可参考本文进行辨识和控制。
    2 \. d6 Q. K' j# @( K
    0 q8 n- p+ v' _0 P注:环境因素是指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环境因素会产生环境影响,给环境造成有害或有益的变化。例如:空气污染、固废污染、纸张消耗、电能消耗、绿化等都属于环境因素,它们会造成环境影响。
    & U& y2 @  j- y/ b0 f6 [" x

    6 G# k7 ~4 ]5 _! `) A2 r$ L- \
    & J' r7 j0 R# C3 b" p" i9 J

    34

    主题

    123

    回帖

    6318

    积分

    博士

    积分
    6318
    发表于 9-23 14: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5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