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真伪 | 检测公司举报:假公章盖在质检报告上
" H0 ?4 [- k7 z* w. e' \+ p& k2015-08-19 [url=]质量与认证[/url]
8 |: U2 v# \1 ]5 K) ~, O0 s近日,FM105.3《直播温州》接到一个特殊的投诉,一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被人伪造公章用来制造假检测报告,记者调查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2 n3 i* N4 B* F3 O0 h
检测公司举报:假公章盖在质检报告上- Y2 d% e) L5 j$ {# Z
3 h8 ]6 J: @- V- x4 o& y 浙江元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综合性检测企业。上个月,一业主单位工作人员拿来了三份该公司的检测报告书,说是报告书中有几处错误,要求公司做修改。然而,收到报告后,公司发现质检报告书中加盖的公章有异样,签名也对不上。对比后,公司发现这三份质检报告为伪造,马上向警方报案。3 B& C4 F. |( b
1 M# D# h2 A) m$ \
元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章海告诉记者:“从三份检测报告的内容没有看出异样,但是所盖的章经过一对比,就会发现不一样了。我们之前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件,类似情况也有所耳闻。”* a+ d5 U5 p$ M" x2 e
9 P# [9 B9 U# r, f8 p3 k/ W 据有关专家介绍,建设工程验收必须具备主要建筑材料的实验检测报告。这些报告必须由建设主管部门认定资质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检测后提供。若无检测合格的报告,工程便不能通过验收。如果一旦有人伪造鉴定报告,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发生房屋倒塌等严重后果。1 r' v2 C( H& C% a9 I8 {' z) ~
9 R# ]( X3 m. R: d$ b6 E0 ^; j
业主单位喊冤:他们也是受害者
* [" q$ `, R+ s3 Y! }! ? `1 c* Y. R# h! n8 V
记者之后向业主单位欧罗华实业有限公司作了了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先生说,他们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人。陈先生向记者介绍了有关经过:欧罗华实业公司将厂房建设工程承包给一家建设施工单位,该施工单位包工头委托相熟的资料员去办主要建筑材料质检,不料,资料员提供的却是伪造的检测报告。
9 s# B9 M: W( l5 V7 e5 x# ~
; I' T' A, t1 o! U4 K( W: F3 H 陈先生说,当时,他们发现质检报告上的时间有误,于是就拿着检测报告到出具报告的元本公司修改时间,以期之后通过质监站对工程的验收,不料,却得到元本公司发现检测报告是伪造的回复。9 D5 Z V8 c# w
: V# k( Q9 F! |! r. z
目前,提供假检测报告的资料员已潜逃,欧罗华实业的这项工程也未能如期投入使用。现在,欧罗华实业正委托元本公司重新进行质量检测。) N& r$ c( U6 L+ A/ y
# M- {+ K( C8 R
建设工程质监站:人工审查真伪十分困难
1 y- s) J2 i1 G( R0 V/ p2 w3 r$ B r- k! g& l% x
随后,记者来到了温州市瓯海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该站工作人员祁琼碧告诉记者,质监站要对施工程序进行监督,对工程的资料进行抽查。而检验报告书真伪辨别,因未实现全国联网,如果要人工一一审查每份资料的真伪,十分困难。1 \/ S; K; l: t& B$ D( b. _
5 w8 C% [$ `; @- h- U9 v, [# T9 L 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建设工程检测市场秩序并不规范,检测报告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检测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工程实际质量和安全,很有可能致使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无法及时被发现和排除。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建设工程检测报告管理体系,利用“二维码”等科技手段开展防伪工作,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0 V- O; q. c* G3 N! ]3 T
7 p/ q& w+ d) M 曾章海还说,当前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包罗万象,甚至连路边广告牌都纳入建设工程质检范围。虚假、不实的检测报告的出现,是一种新的安全隐患。呼吁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检测市场的行为规范,严肃处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行为,不让建设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 N7 E. h" Z7 Y" k/ m: a& z$ G0 \7 f: v9 y% Z0 I/ w
信息来源 | 温州晚报/ v4 ]" s# i& I" n& L7 D( F& ^
" G) k: [; o" Y5 T8 n
) d" b2 S: k8 T+ j0 G!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