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4118|回复: 1

    【历史巧合】天津爆炸与26年前黄岛油库爆炸竟是同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8 10: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 ?8 H5 P1 Y: d
    【历史巧合】天津爆炸与26年前黄岛油库爆炸竟是同一天!
    - \7 ?& W, g) w2 D2015-08-18 [url=]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url]
    [url=]
    
    
    [/url]
    3 H3 n9 k5 `2 Z! j( c
    8月12日!天津爆炸与黄岛油库爆炸竟是同一天!
    我们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在26年前,青岛黄岛油库发生过一起巨大的爆炸事故——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居然也是8月12日。9 j+ O. b, _  w
    黄岛油库因遭油罐遭雷击起火爆炸,尽管青岛和黄岛区的消防干警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扑救措施,但因风大火猛,随着一声巨响,周围其它几个储油罐又发生爆炸起火。9 x# j2 }) ^6 B7 a! V
    这场火灾有14位消防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65人受伤,来不及撤退的8辆消防车、1辆指挥车全都葬身火海。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共烧毁原油4万多吨,毁坏民房4000多平方米,毁坏路面2万平方米。
    9 X7 K- j; A/ c* L- e* T* V
    5 ^& f; E2 f; E- J3 Q
    1 P4 }2 }" r7 L

    + q/ V! ~' N% k3 `9 M3 c' M
    9 Q  t/ |# a+ k: ]7 W- p
      ?& D8 V) l. |, ^" E3 s) w
    回顾黄岛油库爆炸事故,除遭受雷击引发爆炸外,还有其他深层原因值得我们去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4 b. }2 ?9 A5 \

    5 s& a1 m5 t1 i. H2 I
    1、黄岛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
    [size=1em]黄岛面积仅5.33平方公里,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港务局油港两家油库区分布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早在1975年就形成了34.1万立方米的储油规模。但198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达指标和投资,使黄岛储油规模达到出事前的76万立方米,从而形成油库区相连、罐群密集的布局。黄岛油库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下。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这不仅给黄岛油库区的自身安全留下长期重大隐患,还对胶州湾的安全构成了永久性的威胁。
    - f+ s" i. Z9 u0 T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
    [size=1em]黄岛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这种混凝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爆炸极限内,则会引起爆炸。混凝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7 G* e# \: F. m5 d& w* f
    3、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
    [size=1em]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黄岛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立方米高的避雷针,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格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查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6欧姆,远远大于0.03欧姆的规定值。!

    & f( k5 Q- \9 a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
    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黄岛油库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吨、压力784千帕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分钟,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凹凸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路,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旋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乡,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2 c* ]3 U6 D9 E0 P

    , \7 n) K% N" x+ o9 \4 D4 Q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
    [size=1em]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黄岛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黄岛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立方米,而在施工阶段,仅凭胜利油田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0000立方米的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米,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米。青岛市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0 A. v: D6 f; c
    : n6 L4 F$ }# l  S  m% V6 _

    9

    主题

    334

    回帖

    1082

    积分

    硕士

    积分
    1082

    Medal No.1

    发表于 8-25 23: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爆炸与26年前黄岛油库爆炸竟是同一天!
    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5 19: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