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218|回复: 3

一次质量事故引发的毁灭性打击 | “福喜事件”这一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5 17: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一次质量事故引发的毁灭性打击  | “福喜事件”这一年4 U& s$ F. H% \0 S) Z; H9 B
2015-07-14                                                 [url=]质量与认证[/url] 3 p2 ]9 d9 q1 I

. r1 Y4 t& y5 s0 {/ R0 ~0 E
工厂停产、订单归零、部分员工辞职,直接经济损失超60亿元,过去的一年,福喜一直处于漩涡中心。这一切,源自一场食品质量事件。如今,一年过去了,福喜过得怎么样?
# n5 a, T% L$ U
5 D- h" a% S" |+ X2 o
- w8 C# q8 d: S, {' m

* u; N7 ~9 r( K. f9 ]3 o  过去11个月,这家公司一直在等待上海药监局的调查处理结果,去年涉事被捕的6名高管仍在刑拘中,多间工厂停工至今。
' \1 r! x" u5 @0 m5 ^
5 A/ }" |* P0 \  一年前身陷过期肉事件的福喜中国公司,多家工厂停工至今,已经造成60亿元人民币损失,不得不在持续增加的亏损中重塑食品安全信誉、等待开工时机。( {& W2 ^: o5 A, V/ s! R" Y
8 P# t4 @4 e4 \. b$ c
  现在,福喜中国公司在管理层口中已经变成“欧喜中国”,公司一名高管对记者解释称,“我们并没有改名,欧喜是我们在中国的一个统称,公司的工商资料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上次事件过后欧喜投资有限公司出面来处理问题,后来我们对外统称为‘欧喜’,而且欧喜这个名字存在很多年了。”0 S  {9 u, {: O' E  K
3 G9 Y' ^0 b2 T4 B6 o1 S: D9 w
“福喜”改“欧喜” 损失60亿! `1 k/ J$ G' f/ F: z2 P
% H8 G# Y1 w6 P1 J, e  {
  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欧喜中国”)成立于2011年,是美国福喜集团(OSI)在亚太区的总部,负责集团在中国的投资经营决策、资金运作等,欧喜中国旗下有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等11家子公司,涵盖肉制品深加工、初加工以及蔬菜和面制品等业务。1 N, N% `( B# R% p" i

5 G6 e, {* `, K" E' J  2014年7月20日,美国福喜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福喜公司违规生产被曝光,工厂被查封,公司6名高管被逮捕,肯德基、麦当劳等供应商发表声明停止与欧喜集团的合作,福喜在华遭遇滑铁卢。2 u. u) G3 R+ \. k; d
/ |1 a' s" A% V% |
  美国福喜集团在全球16个国家建有60家工厂,其中11家在中国。欧喜中国回应记者,去年“上海福喜事件”后,“中国业务大范围受到影响,其中甚至涉及非肉类加工的蔬菜、农业、养殖等业务”,3个肉制品深加工工厂处于完全停止运营状态,停工造成公司损失60亿元。集团中国区首席财务官吕勇对财新记者说,“我们比谁都焦急”。他表示,过去11个月,公司一直在等待上海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调查处理结果,去年涉事被捕的6名高管仍在刑拘中。吕勇2014年6月加入欧喜中国,一个月后就遭遇“上海福喜事件”。) g/ x. A" P5 P! C  \) i
' e/ {, q" f9 Z  ^
  欧喜中国不得不在持续增加的亏损中等待开工时机。“尽管损失很大,但我们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没变,不会因为一些挫折和挑战而放弃中国市场,退出中国不会是我们的选项。”吕勇表示。 
" ?+ s% E: K$ H/ i  M
4 d% `4 E8 Z! m  “上海福喜事件”将满一年,欧喜中国计划重塑食品安全信誉。6月30日,欧喜首次对外开放位于河南西华县全球最大的肉类深加工工厂。河南工厂投资总额达9000万美元,占地1.3万平方米,拥有8条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和肉制品加工车间,主要产品为鸡肉、牛肉制品,年生产能力为1.8万吨熟食,所有产品具备出口南非、巴基斯坦、日本、香港以及澳门的资质。  
. e# y/ ^- H/ y" V# L+ c
1 E2 l8 M0 u+ T$ N) w  欧喜河南工厂2014年初投入运营,仅半年就遭遇了上海福喜加工厂问题肉事件,这些领先的车间全线停工至今。( H" }# F# D1 H5 Z/ b
( p9 p& x1 M, O5 [, Z7 I/ u
  此外,欧喜中国正在上海规划建设“欧喜亚洲质量控制中心”,专门负责对中国的所有工厂进行全方位指导和监督,以确保生产质量和食品安全。去年7月,福喜集团总裁兼首席营运官麦大卫(David G.McDonald)在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宣布该战略,欧喜中国方面称,目前“亚洲质量控制中心的筹集正在积极准备和推进中”。同时,还将设立“欧喜中国食品安全教育基金”,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推广活动以及建立与中国消费者积极沟通的平台。 / f( l4 J0 t, P: \$ ~
$ A0 Z0 t* h7 m! J6 m3 P, f
  在河南工厂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专门为质监局设立的办公室,欧喜集团亚太区助理副总裁徐孟熙说,为了跟地方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在每个厂都设置了这样一间办公室,质监局可以随时参与指导和纠察。厂区随处可见闭路电视摄像头,影像资料可随时提供排查。
4 E- A$ O+ j' k/ C+ c% N# y. t( U4 K0 W# s4 s+ A# A& }1 `
  此前,福喜集团中国区的经营相对独立,因此福喜集团在去年的公开声明称上海福喜事件是“个体事件”。事件发生后,福喜在中国国内的业务由全球管理团队接管。如今,欧喜中国做了质量组织架构上的调整,形成了独立的质量汇报和决策系统。徐孟熙介绍,调整后,中国区质量管理人员直线汇报至亚太区质量中心,深加工工厂所有质量部人员做关键性决定时有充分空间做独立判断。
. P7 u5 Y9 l% `9 i- S
' f" O+ L6 |. M7 ?- ], o2 I$ j/ U  吕勇对记者说,事件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很多启示,但并不希望纠结于过去的事件。除了建立亚洲质量控制中心和安全教育基金,欧喜中国过去一年也在积极的跟政府沟通,也关于跟供应商未来的合作,跟行业协会的项目合作。“以后我们会更多的在公众眼中出现,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最终结果,沟通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他表示。
$ ]. j& i) [+ K3 \/ R. U9 c2 |
. I; s- k: w; ]+ W+ ]3 Z7 Y: V  福喜集团已有百年历史。1909年从一家家庭肉产品加工工厂起步,1991年进入中国,至今在华投资和运营已经24年。过去的五年⾥,福喜集团在中国投资超过5亿美元。
, ~; {1 H& h; G8 {* t! v7 d0 |, h$ W1 H& c% Q5 ^! s
“福喜事件”背后的思考
, T% r' ^4 p6 \' \* g* ?+ `: S6 m( A# Y
8 z/ k" z7 b$ Y' t! w  O  工厂停产、订单归零、部分员工辞职,直接经济损失超60亿元,被曝违规回收、加工变质肉类后,福喜集团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遭遇毁灭性打击,被迫更名为欧喜。; V' K& A+ _1 S# H# Q2 G0 g  M

* J6 H5 S) [2 Z% N  企业的兴旺与发达其根基只有两个,即质量与信誉。质量上乘,则购者踊跃,企业必然效益大增;信誉不存,则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福喜在中国投资9000万美元,建起了号称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厂,然而漂亮的厂房、一流的设备和企业信誉却毁于一场食品质量事件,其中的教训令让人深思。
6 w% f' k' b+ b8 I% g; K' a6 o9 R( [- z
  因小失大,这是企业的第一个教训。福喜之所以会酿成质量事故,原因就在于食品加工中使用了问题食品原料。这样做虽然省下了一点成本,却给企业带来了灾难。肯德基、麦当劳等进货单位纷纷发表声明停止与福喜的合作,相关监管部门则对福喜集团展开了全面调查,消费者对其产品避之唯恐不及。企业的产品一旦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工厂停产、订单归零、部分员工辞职,9000万美元的投资换来的是企业的萧条与没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不保,企业只能面临亏损甚至破产,福喜给人的教训,岂能不让人为之惊醒!
7 F1 v3 {3 k' @4 m- s6 J" B! }& Q5 a$ y; d! m
  信誉不存,这是企业的第二个教训。有的企业以为信誉无足轻重,只要产品能够推销出去就行。但信誉之碑难以树立却极易倒塌,稍有不慎,可谓满盘皆输。福喜初进中国时,以大手笔投入、一流设备和高素质员工而引人注目,本以为将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有所作为,谁知一场“问题肉”风波,让企业威风扫地,形象大损。消费者和餐饮企业闻福喜之名而退避三舍,迫使管理层不得不做出更名的决定,将福喜之名改为欧喜。但笔者以为更名并非一改就灵,关键还在于企业应置死地而后生,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和信誉意识。如果信誉不存、质量不保,就是将企业名称改得面目全非,恐怕也无济于事。
; B+ l4 `! Y0 f5 _- y9 n
9 [* T" P) W. S: i  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投入巨资,建立大厂,却开业不久就陷入了经营危机,这就说明了质量与信誉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立根之基,如果两者缺失,那么企业再大再强也难免走上一条伤心路。
" s# |% K9 W: n+ i' ^( ?" u
& T% N! g/ b6 T* Z" I2 ^& q6 C; C$ v/ [7 V7 c( q$ w
发表于 7-16 15: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信誉是生存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最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一直梦寐的追求,但不顾良心底线,去赚昧心钱,一旦东窗事发,后果难以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20 00: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擦边球,钻空了,耍小聪明是发展不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04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15269
发表于 7-20 08: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都知道这是不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8-4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