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通病描述 | | ( L" R' L. m* y+ b' F
|
. S5 v V, ^, r
|
侧重对现场实施情况检查,未验证安全体系文件要求及实施情况的一致性" v ^6 q/ |- }$ T* {: @9 u
| 监督检查计划中增加对体系文件检查,验证实施效果与程序文件的一致性
1 P0 b6 t- O( F/ _) |$ |3 R |
' P2 I( S' E; L |
安全趋势分析未能根据施工进展预警,指导性不强
7 l/ L! H" j) c) e# s( E, S. \ | 贯彻预防和整改并重的思想,做好趋势分析,积极寻找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结合项目部各单位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趋势预警机制,减少安全隐患的形成0 h* `% |! o7 K% x5 p
| 2 s- z$ e. T+ Y4 l. `( u, Z
|
施工前未考虑安全管理,导致现场施工影响安全通道或安全装置不完善造成其他安全问题
2 E5 G+ z- S) ~+ y3 D, } | 通过“管生产管安全”等活动的开展,落实各级管理层的安全责任,充分考虑现场逻辑施工造成的安全问题,避免造成隐患和风险2 I, W0 b _+ R$ {: I; F/ O) G
| + b( P% N$ n7 ^3 ?
|
现场巡检对发现问题未认识其危害性,跟踪不及时不彻底- r) k; I6 q2 X8 q2 D
| 加强宣贯,现场违章行为不论大小都要及时制止,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检查力度,一经发现现场管理人员发现违章行为不管理者,纳入部门和个人安全考核2 Q- M3 L5 ^ f1 @ c% O+ N2 ~/ F2 c
| ! H/ i. @1 S' l$ v2 M/ ?* y
|
各类培训教育、经验反馈的实效性验证不足,现场抽查过程中仍存在重复性问题
8 h) I6 ^" ?8 D) g3 d | 加强对各类培训教育实效性的检查、验证,采取现场指导、复训、停工培训等形式加强各类培训效果的深入性和完整性. U. A# e" x' ^! f4 b7 y' ~
|
Y0 t; F9 Y, m: x |
走马观花,对现场作业泛泛检查,无针对性和计划性
4 J7 h) F! O; B" I1 D1 X | 根据区域施工情况和部门监督检查计划,采取先重点后常规,专项检查穿插辅助,区域联动等方式相互指正、发现问题、落实整改, _' H$ r1 a0 {) \# e# H, z2 w& m
| 9 q( u0 ?2 ~0 d1 r
|
各类影像资料收集不到位,问题责任落实未到班组和个人
# R; O# r* C! Q* S! |/ \& ~ | 现场检查过程中,对违章、良好实践等做好影像记录留存,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进行跟踪验证,帮助和督促班组落实安全* `; ^% @' W$ X4 _4 {
| 5 W# [3 }6 @& R- k
|
安全管理报表报送不及时, \& d* p5 w4 o5 ?* h' N
| 安全管理类资料报送和现场安全管理共同纳入内部五星评估,作为各单位考评依据的一部分: p& B9 N& \2 ^( H" c6 q$ Y* \
|
% {3 D' H+ ^2 V' ^5 |" u) X' x |
在制定整改措施时,经常是采取“就事论事”的方式,仅制定出一些消除安全隐患表面现象的措施,未从深层次发现产生原因及消除措施;问题落实周期长,执行力不足+ }. \4 f, w$ s7 O3 b, N U
| 整改措施应针对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制定,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同一类安全隐患再度发生;对已制定措施的缺陷项,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和落实,加大安全执行力
% Q$ ?/ u7 k9 V2 g | , u0 G& S; x; i7 Y/ [" t1 d
|
班前会讲解的内容空泛单一、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天作业内容进行分析
8 e$ `8 e# o4 @# d" Q | 根据项目部《班前会管理制度》规范班前会开展流程及要求,各部门/队内部监督班组班前会开展情况,HSE部积极参与,通过检查促进- o" k3 T" D" W2 W r; ? h
| ( L1 g$ ~' q* p$ i4 v( _8 {0 t
|
班前会记录上存在代签、漏签现象1 m) d$ n& q% b+ z" e
| 各班组自查,严禁代签、漏签现象,必须保证每位员工达到班前会开展效果,HSE跟踪监督
% M' D% a7 ?9 b) i! u |
$ d8 s( P. ~# c6 z% P; M |
未对整个施工过程按步骤进行风险分析和危险源辨识,安全防范措施空泛$ d% h. i, _4 m: i% E5 v& P% N% L% s
| 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流程对每一步骤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和危险源辨识,制定切合工作实际的安全控制措施,杜绝空谈、无针对性' [( x9 Y$ S0 j7 \7 X3 |
|
: p9 q4 g+ g+ v& F: z7 M3 O4 y |
专兼职安全员、管理人员检查记录存在空洞、无实际检查项情况,未根据施工情况对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进行监督验证8 R: d* I7 n1 G
| 根据记录表格检查项,对所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加强全员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对发现问题进行跟踪确认,并完善记录情况8 _* K- z6 e( t5 d3 p' ~8 E0 h/ v
|
) {7 F+ R5 Y" O4 ]8 x2 C! n3 i, N& ?& G |
进入现场穿钉子鞋、凉鞋、拖鞋、高跟鞋、短裤、裙子等;不佩戴安全帽或者佩戴安全帽不系下颚带;敞怀;女工长发未盘放在安全帽内;休息时敲打安全帽、坐在安全帽上等
: Z4 d% d0 ]% R) V | 通过各类安全教育和专项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各部门内部自查自纠,提高员工危险辨识力度,严格遵守各岗位操作规程,通过培训、现场检查、整改治理等方式对个人防护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落实;. Q; ?4 q2 z# H. G* |) `1 k } ?
| * \& Y T6 w% H
|
进入规定要穿防静电服装的区域不穿防静电服装;酸碱岗位操作时不带防酸手套、不穿防酸碱工作服、不戴防酸碱面罩;噪声大于85分贝环境不佩戴耳塞;接触粉尘不按规定使用防尘口罩等
6 h; }2 ~& R$ [. ` | 3 u! a/ T# ~$ U) @
|
操作高温易烫伤、低温易冻伤设备时,未按规定佩戴隔温服或隔温手套;安装玻璃试验仪器或用手拿取有毒有害物料时不戴手套;进行机床切削、切割、打磨、无齿锯、手砂轮等作业时不戴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对氮气、惰性气体等介质设备或管线进行封堵时不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使用钻床时带手套;高处作业未佩戴安全带等。
, r! v5 E; A: r5 J7 q9 c) z# [ | $ m# U; Q8 U( W" _( q6 Q
|
作业不设置施工作业区域,无标识标志,无信息牌,无人监护
4 I: Y7 \. c* d/ ^1 O7 f | 加强教育和管理,施工作业设置作业区域和警示标志标识信息牌,且设专人监护。0 P& h3 U. `* T# @9 P7 p5 M8 ~3 t
|
- s2 c) K( J; E/ Z+ Z" J |
作业区内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逗留
6 w& H% O! L( d6 ~+ j, d | 加强教育和管理,控制作业区内人员数量,无关人员清理出作业控制区,保证作业区域安全
7 o1 K9 L+ j6 Y7 S |
" O5 }; L/ p8 j# W; O |
库存物资堵塞消防通道、安全通道
B+ ?; |4 j4 a/ i: H" F5 x9 [ | 加强教育和监管,严禁随意占用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到HSE办理相关手续0 E7 a1 E6 v5 I" v6 Q$ j0 G
| ! Z9 L- V' s2 L) A
|
进入仓库人员不穿戴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或未穿戴劳保用品' t( d8 z+ I1 L
| 各部门内部加强管理和教育,对违章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严格各项责任管理) }3 M; h% w; x" S1 {' A" D
|
& t9 y' x* [1 M: V' E0 @ |
高处作业上下抛掷工具、材料、杂物5 C$ d- }2 f7 q) g( G
| 加强教育、宣贯和监管,明确高处作业各项防护措施,通过专人负责、过程巡检、专项监督、专项控制方案等方式对现场高处及临边作业予以规范和控制/ S, H! I$ u, e: ]
|
. m1 u- ?7 B3 T- e4 c' @3 x7 w( \ |
安全带低挂高用;安全带挂在活动的部件上
# M) _" o4 z1 C% G* q | ) W z3 X3 m; E3 Y) @
|
高处作业人员骑坐在脚手杆上、墙头上、砖堆上或踏在、倚在未安装牢固的设备、管道、模板或其它构件上
0 t& s1 J2 D7 t, M | 5 _& a+ R6 ^; I s' _. X- X
|
高处作业站在不坚固的结构物(石棉瓦、木板条等)上进行作业8 Z- y0 ~ z! u! \- n2 k" y
|
9 |' p$ ^% e2 S6 ]4 U |
高处作业人员未沿着马道、梯子上下,而是沿着绳索、立杆或栏杆攀登
% N3 i- ]0 H" @: O% k5 Y |
( Y% p/ L0 n% ~: e' L7 H* O( N |
高处作业不使用工具袋,工具未做防坠落措施/ I O4 C8 s: W8 P* U, `* {
| # r+ R& O+ Z6 f# r* b: Z$ W
|
在分层进行高处作业时未设隔离设施6 ~/ }; o: i7 p( `
|
$ H+ H+ ]2 g5 M+ b6 v* R" | |
起重机做斜拉起吊作业
0 {. l; ^& v1 L% N- Z, u3 ~: E | 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起重作业“十不吊”等各项要求,相互监督,防患于未然
! i+ s( \1 \* n' E4 H) _ |
0 {3 a. ^- U& m; p% m# A; E5 q |
吊装物悬空时,吊装物或起重机臂下站人或有人作业和通过# o' m3 a; R7 p8 d
| 加强教育和监督管理,起重作业警戒区内严禁无关人员随意通过,吊臂在起重状态下下方区域禁止站人,防止发生危险5 E E5 [) J0 [: u. J$ U! V
|
' l2 Y w! O! H8 R" Z |
棱刃物体没有采取衬垫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Y& i+ D' Q |( }
| 吊装前检查起重吊具及吊具和物品连接处,对棱角部分采取包裹、衬垫等方式防止将吊索具割断、至损等情况发生- @7 {. o* U+ B9 O5 `
|
6 S/ m0 L/ [1 H% M4 V O& X1 v |
起重作业时不建立作业区、不设警戒线或警示牌,不指定专人进行控制
- J9 L6 Y8 R# ~+ E- p* B) F | 所有起重作业必须设置警戒区和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控,起重指挥人员穿反光背心,HSE人员进行监督/ {3 z/ D$ M# ]5 n3 d6 j9 b' k
| . _7 {* w$ D; Z: B- v
|
未办理动火证、动火证过期或未随身携带
& |( X( _+ h9 [7 N' c | 动火作业前必须按程序要求向队HSE提出申请,签字后到HSE部办理动火票,动火票落实到个人,随身携带,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n1 B" _. D, O+ A2 S7 `
| $ n9 j! @/ w# e
|
无保护情况下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与油漆作业等交叉作业
: D6 g5 }- F! t! y: D S | 动火作业前根据动火票背后要求对现场动火区域进行全方位清理,保证火源不扩散到其他区域,对区域内存在的其他不相容作业进行协调或停止动火;
8 a" b; P0 O3 h |
! Q! x& R2 t( M- _$ z |
责任心不强,动火完毕后,施工作业人、监火人对现场不检查、清理,不确认是否有遗留火种就离开现场' N0 Q9 B% A" J& ~% X: v* d; _
| 动火作业完成后必须清理现场,待动火点温度降低到安全水平或不会发生人员触碰、火源滴落、遗留火种等情况时才能离开' U1 S* {% R9 L& X
|
, n i1 d& `+ r: T |
没有按规定设监火人、监火人不在、监火人擅自离开从事其它工作
. K' E) r7 J0 W9 I* r& }$ l, z | 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设置监火人员,尤其在主要通道、有上下交叉作业等情况下动火时必须待监火人员到岗后方能实施动火
4 ~; a9 q" h' m' O( }5 p | ! l- W0 e. a8 w) M7 M% d/ s
|
清除焊渣时不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4 M( l, U$ |( ^: `- M | 焊渣清理时由于敲击会发生飞溅,必须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进行防护,防止高温物体对人造成伤害5 H2 m* S$ e& {7 a/ K3 Z, W) R3 \
| 9 y8 J3 Q+ _3 l
|
氧气瓶、乙炔瓶防护帽、胶圈、压力表等安全附件缺损或不完好
) I# }! W) O# Y S+ v3 y | 所有气瓶在储存和使用时都要检查各部件的完好性,防止由于安全附件缺失带来的其他风险! F6 |' b7 L7 s3 U5 _2 |
|
$ @6 Z! m6 h4 y- Z; h" M- Q |
焊接作业时,二次线搭接点距离焊点过远,未直接与焊件相连;利用管线或设备搭接二次线
: i0 i" A5 j _/ a+ A5 ^ | 禁止私自利用管线或设备搭接焊接二次线,二次线与焊件连接必须牢固,无虚接情况,防止由于电流造成的火灾、设备损坏和触电伤害等风险
, T8 O4 G' x; W& j4 J | 6 o# \# s( P8 k+ {- K& l) b
|
电焊带接头铜线裸露不及时处理6 V- E; J8 E( q
| 焊机使用前必须检查外观绝缘情况,发现裸露风险第一时间采取双重绝缘处理,防止发生触电
( h0 o+ P p {3 ] | 9 _* q7 b, x" q1 F
|
动火作业时,动火人与监火人持有的动火票和监火证不是本人的
+ Z* Y* V+ ]/ \ | 动火票和监火人员证件必须和本人相符,各班组自查,HSE进行监督抽查,保证动火程序执行的有效性
+ @( }. {/ o" e E. y! n | 6 h' b! a, h$ e( J8 m/ Q+ T
|
在动火作业时,未落实防火要求,尤其在高处作业时未使用防火布等对上下方作业进行防护,存在火灾风险3 p* Q' M7 M* N' c$ {7 y0 W
| 动火作业前根据动火票背后要求对现场动火区域进行全方位清理,保证火源不扩散到其他区域,并设置监火人员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对动火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保证各项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 s4 s9 V, i# [1 Y |
2 F1 x0 I. ~5 }/ w+ z5 N* ] |
焊工随身携带灭火器失效
0 E' n4 E5 G/ k/ z0 K | 焊工随身携带灭火器每次使用前自检,班组内部自查,防止灭火器失效后无人员更换或置之不理情况发生,以免发生火灾风险时扑救不及时造成其他危害
; W$ }0 |+ v0 } |
: J: b6 A, y& h2 n6 i |
门型架连接处未采取加固措施
. @& P( Z. I: a( n! ^6 F | 所有门型架搭设时连接处必须设置连接杆或用铁丝加固,防止由于搬运等造成门型架层间脱离造成伤害,架子队搭设时严格按要求操作,验收和使用时班组进行检查和落实
. A G3 f! p" c( y | 1 | N; t& c2 A! E5 T N
|
脚手架上临时存放物品未采取加固措施
: G' d5 c7 `/ d/ ?3 H | 脚手架操作平台临时存放物品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物品坠落造成伤害,班组自查,HSE监督
/ R& X/ S' _! x9 A! n: l/ f; A$ i |
, i& A$ Z3 {2 L |
脚手架上长期存放设备材料,超重使用脚手架7 S) {4 {: J) P) K
| 脚手架使用必须按照搭设荷载量要求,严禁私自承载过重设备、以脚手架为吊点吊装物品等,长期存放设备材料的脚手架要经专门设计和搭设
$ M b6 m. j% {" V8 Q. Y |
4 r% ]9 j! n3 x# v- A |
随意拆除脚手架构件,擅自摘挂脚手架上任何信息牌$ e1 Q& x$ H' W4 U
| 脚手架信息牌必须有HSE人员进行统一挂设,严禁员工私自摘除和挂设;脚手架部件更改必须经架子队专业人员修改,禁止随意拆除3 U% g' e, L F/ c2 M' |
| . Y% F9 m6 ~. ]$ k+ k5 F6 F4 i
|
施工人员使用未挂绿牌的门型架、脚手架; K& L1 x5 [! \* e
| 使用架体作业前,施工人员必须对架体安全情况进行确认,保证架体已验收挂设绿牌,且架体主要结构、爬梯、护栏、挡脚板等未损坏,严禁使用黄、红色信息牌的架体
4 I1 _/ [1 ?7 n4 E8 B$ t | 9 J/ W* _' j5 H/ A- R w
|
使用前未对工机具外观、标签进行检查,存在电源线破损、无安全标示等情况
. }- ?3 J1 i$ [1 G | 班组利用班前会等方式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教育,使用工机具前必须检查工机具外观绝缘情况,确保工机具无破损,标示清晰,HSE监督2 O& R% j) H+ ^" X
|
# s3 d$ ?) I' I |
人员离开或不使用电动工机具时未及时断电; S& d# } @9 o- y Y) }" o
| 根据项目部程序和业主五星评估规定,电动工机具在不使用或人员离开时必须断电,防止发生其他安全问题,通过班组自查和HSE监督进行控制7 ? h4 Q2 L; Q% g
|
9 V% X' s% c% b+ h l |
带电更换电动工机具部件或零件8 ~3 {) w1 p: Q* O& F" u
| 禁止带电更换电动工机具部件或零件,防止由于电源未断造成机械伤害,各班组自查、教育,HSE进行过程监督
! E6 @& ?7 S/ _% \1 m W# _ |
! O/ [1 i. }" A |
施工临时用电线路摆放凌乱,过路时无过桥板,潮湿环境电线泡水
# [" u8 f3 s8 L( q3 s% v. I% l | 电源线横平竖直,过路时设置过路盖板,潮湿环境将电源线进行悬挂处理,使用前检查绝缘( l5 o/ P2 \* Z# H% U
| 6 G) e1 u7 G- ]
|
坐在电源箱、电焊机、电机等用电设备上休息
1 y0 Q' i I( A* S6 e | 各队、班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自查自纠发现类似问题,防止由于设备漏电造成的人员伤害
4 G6 B7 K) p+ n4 J9 t- q5 H1 D/ N4 y |
$ x" N+ A& k# t# b |
多台设备共用一个线盘,不符合“一机一闸一漏”要求
4 Q+ z( @" E0 c# S" o. P: F | 现场所有用电设施必须符合“一机一闸一漏”要求,禁止多个设备共用一个插盘等情况发生
1 ?; i8 }8 g: w- A& q D* Y5 x5 J |
/ n" m, `$ G3 W7 F0 b |
未办理孔洞票擅自拆除孔洞防护设施* y! C6 u* i2 R h+ V+ C$ J* O
| 在需要开启孔洞时,必须按照孔洞开启流程到HSE部审批,第一联交与队HSE,第二联交与工程部清扫队(维护),第三联交与HSE部,工作完成后或下班前必须关闭孔洞(做基本孔洞维护),防止坠落等事件的发生& W! P, J; r2 b0 u2 W5 g
| 2 `* _- H7 h; r
|
孔洞开启前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 n+ ~2 { G/ h8 W1 K9 V* u$ ~ | 孔洞开启前必须办理孔洞票,在此基础上做好各项防坠落措施才能进行孔洞开启活动,防止发生坠落风险7 R+ w% M. V* d) \. |) v
|
1 B9 w' L: u; h: F" T: \ |
作业负责人未随身携带孔洞票; k! ]: K9 {( s, |/ F
| 孔洞票必须有当班作业负责人随身携带,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将孔洞票教育临时负责人,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6 I& K2 }1 G& t% H, \ | ) L) R5 y1 }- O0 D
|
施工现场随意存放危化品,用完后未及时回收1 s5 H" h) }, _, V4 O, v
| 各队通过班前会等形式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现场使用危化品必须当班收回,不得在现场随意丢弃、存放危化品,防止发生自燃、火灾等风险
2 B+ d4 X8 w) |3 \" I0 l: ` | 9 Z/ g& C/ N0 Y
|
气瓶使用时安全距离不足,未采取加固措施
6 m' M) I4 S) {1 f0 A, Q, K | 确保氧气乙炔气瓶5米、乙炔距火源10米的安全距离,如因现场条件无法满足,必须采取隔离等防护措施加大安全性,气瓶使用时必须用气瓶车或气瓶支架等固定牢固
& }7 }% i/ j+ P5 `+ l8 B5 @ | ; l! h, {( n- \- ]; }
|
不相容交叉作业同时进行(如动火作业与油漆作业等)2 r: [( t' g5 ?! S, X
| 存在交叉作业的区域,各班组在施工前必须进行相关风险分析,确认区域内各项安全措施均已落实,安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介入施工,并设专人监护,HSE进行过程跟踪和监督
/ F) Z, @. h/ d |
& R3 N. c$ u" k; p& o6 V- a2 R9 S |
上下交叉作业防护不到位
( a5 Q0 p8 l, } |
6 v R2 G: b! F: `5 U" G& E+ m4 { |
密闭空间内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绳3 i) L8 z m4 b1 K$ y; _
| 密闭空间作业在办理作业许可证的前提下,根据许可证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必须保证下密闭空间作业人员佩戴好防坠落措施,保证人身安全6 x4 `7 }/ j* w
| 6 }- B2 i8 ~( Q" {9 C+ Q* o
|
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没有进行定时轮换. O0 b3 L: l. H, e1 F
| 密闭空间作业期间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作业程序要求每30分钟轮换一次,防止由于长时间作业造成人员不适等其他症状,监护人员和作业负责人对该情况进行跟踪记录,HSE监督
' ~) A+ O7 S) G% ]6 [: u9 N" R | & e0 ^8 A1 p' U% }- F& R+ S
|
监护人没有注意内部人员情况' k' q0 r# k; Z8 k
| 监护人员除做好作业人员的防坠落措施外,要经常与密闭空间内作业人员应答,每隔3-5分钟询问下施工人员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 q& u, B* g* U! M. i" \9 K | ; t4 Q# e) e7 z% u! y' Q5 a
|
施工场地未及时建立作业区域,悬挂区域作业信息牌
) o' V( \/ W1 E+ [& _ | 各队关注,班组自查,施工作业区域建立作业控制区,在明显位置悬挂作业信息牌,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内容等相关信息,专人负责$ E/ L \" ^ I% V
| * d/ p* s# r9 q! ]' n, o* P
|
施工现场材料随意存放,未按存放要求进行整理归纳
- L9 L; i% [. d3 g8 }* ]3 z | 现场临时存放点使用前按程序向HSE部现场监督人员申请,批准后方可存放,并建立存放区,不得占用通道、消防设施等,材料存放按照横平竖直要求存放,不得凌乱影响文明施工
" W3 |& f% g C7 S. ] |
2 \9 o9 s" A* S' ^ L5 C |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未能及时清理
* r/ Z+ d. ?! N# C | 施工作业期间产生的垃圾各班组应及时清理,以保证现场作业区域的施工环境,不能单纯等下班后一次性整理! K& [& i2 U0 Y% @+ X
| 2 K* @; U4 d$ }" `8 P-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