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企业管理“九段”丨安全人看过来,测测你是第几段? 2015-06-28 [url=]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url] 3 I/ X) a2 f- X6 R7 t6 K0 b
- h- B& L# ^ |5 Z: k2 n 有人把企业管理像围棋手一样分成九段:管理一段:经验管理;管理二段:效率管理;管理三段:成本管理;管理四段:质量管理……这一、二、三、四段,我们似乎非常熟悉,中国企业管来管去恐怕也就这4个阶段;五、六、七段,恰恰是我们中国企业近几年高度重视的三段管理;管理的最高段位则是管理八段——文化管理、管理九段——战略管理,这也是我们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
/ U( R4 \ }$ q, M5 }/ c- e, g2 y5 b2 R+ _# r5 \
0 q, b+ D7 x$ _& Y- e企业管理的“九段”8 z& \: O2 M/ u
管理一段:经验管理 过去,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我们到处学经验。所谓的经验就是说我过去这么干,成功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过去这么干,没成功,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经验。经验是过去式的,固然很重要,但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警醒:今天的灾难往往源于当年的英明决策。在变化速度加快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观念:今后学习的主要方向不是向过去学习,而是要向未来学习!经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了!+ R; v/ v6 h ^3 C4 D
4 ?! T/ R) x! e* G& c8 S/ ~ I
3 A- a: S6 n0 J- E7 T管理二段:效率管理 很多工厂都有一个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没错。但是,假设你准备向东去,却开了一辆奔弛轿车高速向西开,速度越快,则离目标越远。往往有人喜欢提出一些管理上的“响亮口号”:执行最重要!细节最重要!事实是:战略和方向错了,执行力和细节越好,死得越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许多家电企业有非常高的效率,但问题是这些企业并没有合理的利润。许多家电企业正因为效率过高,而导致产品积压,结果企业陷入困境。所以我们要改一个字,效率管理还不足够,我们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效益而不是效率!
$ ~2 e. h5 Z- A- e/ r- q1 K! ^4 j5 `' g9 z$ p7 l$ Q) \9 f
$ r* r9 d5 I- n3 n' Y& e4 q$ h管理三段:成本管理 没有不重视成本的企业。中国企业的资源非常有限,但是资源浪费却十分惊人。在世界发达国家,炼一吨化肥所需要的电耗大约是60度,而在中国,是1300-1500度;中国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30%-45%,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7%-14%。企业要真正控制成本,就必须在战略导向向下进行流程、组织和价值链的优化。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进行本性的变革,仅靠“量入为出”,一分钱一分钱地节省,甚至靠出售假冒伪劣产品,靠降低采购成本,这样的成本控制方式是不足以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而只能将企业引入绝境!
/ Z7 g5 V, }6 I3 q- E+ b7 s9 _* Q P- y- n& J7 |# T: w0 ]1 v
& J' H9 D+ ]% m, ~( }* \
管理四段:质量管理 我们的企业一天到晚都在抓质量,但始终不能解决两个问题:
3 W9 q- W# q; \1 K% m 第一,质量的灵魂在哪里?我们有许多人不了解产品质量还有灵魂。举个例子:沃尔沃汽车的特性是安全。
# N+ {6 C& p9 x, { 这就是它的灵魂,是它的品牌定位、市场定位,也是沃尔沃汽车公司,它的质量重心、研发、销售、广告宣传、人力资源统统统是以安全为核心的,所以沃尔沃推出了三点式的安全带、防侧重的气垫、整体性的汽车结构等等,最近又推出了适合孕妇的最安全的汽车。还有,法拉利的质量灵魂是速度,海飞丝的质量灵魂是去头屑。
$ I; u2 S' M- ~1 Q/ X) ?6 v 第二,产品质量是如何做出来的?曾经有一家日本公司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一线管理的质量。但如何做一线管理的培训呢?该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自我检讨:产品设计有问题吗?没有;工艺有问题吗?没有;零部件有问题吗?也没有,那为什么不能实现产品“零缺陷”?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结论非常清晰:是人的问题!既然产品质量就是由人来控制的,员工的素质就决定了产品的品质。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产品和客户!
& S$ j( _2 T4 F. Y. w" O 所以,我们去一些企业参观时,不是去参观摆满奖杯的荣誉室、事先整理过的车间,而是看3个地方就够了——厕所、食堂、员工宿舍。这3个地方完全可以体现一家企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b' o/ z8 D( j V: S
0 h2 l5 A$ c; P5 M% ^% A
" W' P' y8 a$ ~6 [$ s管理五段:人性管理 有人认为人是最难管的,也是最复杂的。其实,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诠释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就是两大问题:第一,是能力问题——能不能干;第二,是愿力问题——是不是愿意干。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人的管理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解决之道就是要先解决愿力问题,然后解决能力问题。& r% e( u' q3 I# W+ i
案例:某外资企业在其本土有一系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非常行之有效。但其在中国的企业效率却只有本土企业的26%。外方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太低造成的。他们用了很多方法试图提高中国员工的能力,但成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忽略了中国员工的愿力问题和文化冲突问题。; S( ~. m6 t O' V
' w( v, s) E# k: w' w- h+ O) J+ D* I, N `$ {
管理六段:知识管理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公司的关键员工一旦跳槽,就会把公司的技术、图纸、重要客户,甚至资金都带走。所以很多企业的老总总结说:“这年头人心大大的坏了。”但我们却很少反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经常出现在中国企业,而跨国公司、世界级优秀企业却很少出现呢?因此,根本原因并不是人心的好坏问题,而是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老化了。其中包括在知识管理方面,我们的企业做得太差。2 M; G1 ^: Z% v$ y
许多企业往往把眼睛盯在固定资产上,而对企业真正的知识的管理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却很少关注。这是我们中国企业与国际级企业的根本差距之一。换句话说,企业的无形资产往往存在员工的脑子里,而不是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成为企业真正的财富,结果只能随着员工的离去而被带走。这是当前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对知识的管理,应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了。
0 F) v. e/ w1 ]2 ]4 d8 |$ f* y# c
: ?" ^& m) Q5 S }% F$ }; t) R# h) p" q) Q# ^0 G
管理七段:创新管理 在以变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最时髦的名词,所以很多人愿意把自己打扮成创新者、改革派,很少有人敢于承认自己是一个守旧的人、一个不肯创新的人。但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许多的企业往往是打着创新的旗号,实际上却在加自己的灭亡。很多企业往往是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开始创新的,第一年的创新是以人为本,第二年的创新是科技领先,第三年的创新是服务第一……但到底应创新什么,最后连企业自己都弄不明白了。
* f& r1 b& _- d2 }8 y 案例:中国某家企业的电视机产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在中国绝对第一的竞争优势。2000年,该企业开始创新,生产空调,但在空调生产出来后,它的电视产品的市场地位急速下滑;2002年该企业继续创新,开始研制摩托车,在摩托车生产出来后发现空调产品也不行了;2004年又开始创新,转向汽车生产,但我看它的摩托车产品也快不行了。这样的创新越快,企业就越面临失败的危险。+ @- k- ^" ?! E' s1 ^$ F1 ?
当前众多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不创新是死,创新则死得更快!这些企业并不十分清楚什么应该创新,什么不应该创新。我认为,企业在全面创新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的使用与愿景、企业的品质等是不能随意创新的。这些企业在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事物是不能轻易被改变、被破坏的。
. M+ j9 h+ E* q) z
' ~6 p$ Z i, H- W5 S- m9 M( g8 Q; ~/ S! N* |7 J
管理八段:文化管理 什么是企业文化?许多公司做了大量的广告、CI设计,企业形象包装得非常好,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有了企业文化。我认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就是文化。一句话,企业生存的方式就是企业的文化。
* G8 h& C3 K7 K% A案例:某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对我说,他的公司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公司突出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正说着,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是该经理的上司打来的。于是,他在电话里对上司越来越显得毕恭毕敬。这时,正好他的一位下属来请示工作,事情十分紧急,该经理一边接上司的电话说“是,是”,一边斥责下属说“去,去”。这位经理以人为本了吗?恐怕只是以他的上司为本。
; u' } M4 H) Z7 S$ ]# N$ A 所以,企业文化不是用嘴巴说一说就有的,也不是把口号、标语挂在墙上就形成的,它实际上应融入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员工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所透出的,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8 J) S9 D* Z$ ~$ F0 f1 Y
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在支持什么,不支持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8 |. a& L; }
企业文化一般可以分成4个层次:, M0 j g2 {- Z4 G% F0 ]2 ~
表层文化。表层文化是企业的视觉形象,例如企业的徽标、信纸、信封、员工的服装等,可以让人从视觉上判断企业的形象。: }9 A4 H5 L; Y% p1 i2 k7 `4 e
浅层文化。浅层文化是一个企业对员工言行的规范,例如如何走路、说话、待人接物等,言行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 s: H& o: ^9 A& y5 ?
中层文化。中层文化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效果和效率的结合。& P# {1 u/ f+ O
深层文化。深层文化恰恰是企业的魅力,表现为愿景、价值观、品牌的内涵等所有深层的东西。
5 ]% L( r# ^+ X5 c1 p& b/ O7 M许多企业仅仅在表层文化和浅层文化上做文章——在企业视觉形象和员工言行上下功夫,但这是绝对不够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层文化以及深层文化。
$ p& f8 K/ ]" l/ x
! ^ I2 \8 o3 ]. S% ?
% Y5 A6 k4 g+ f; a; j1 h; ^管理九段: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目前我们中国企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管理环节,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我可以举一个例子,20多年前,我们大部分人认为日本最聪明,美国人太傻。原因是美国领先于世界的电子技术、微型集成电路技术,却被日本人拿去赚了太多的钱。但今天再来回顾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会出一身冷汗。因为20年前日本在说“我能不能把美国人发明的技术来赚钱”时,美国人正拿着这项技术说“这个东西能不能统治世界经济”!这就浊2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和日本的科技、国力差距的根源所在,这也就是战略管理的巨大能量!
& x: Z, x, {9 m- O# o1 A 又例如,麦当劳快餐店进入中国已经很多年,许多中国人已经很熟产麦当劳以及它的产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麦当劳进入中国第一家店、卖第一个汉堡包之前它在干什么?它在中国河北的农村种了整整9年的土豆!没有清晰的战略意图和定位,麦当劳绝对不会有这眼光和行动。/ |, d5 G4 @7 C3 Y8 Y' x h
' ]: t% J) f j4 {1 Z' f2 Q; `* R7 g! O( p T% D) n |
像以上这些案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出一身冷汗,就会感受到中国企业和世界优秀企业的差距。所以,管理最高的段位就是战略管理。
1 a- Q/ F( m8 P/ T7 F7 O
4 c$ G3 @ p. `. _
6 X; y) O P8 V; c+ R(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