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前瞻 | 中国制造:防前狼,更怕后虎! 2015-05-26 罗天昊 [url=]质量与认证[/url]
. ^2 H" q" Y. ]* t8 V
* b/ o3 ^+ O" _ D8 C" S中国制造,尘埃落定。举国翘首已久,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终于出笼,制定了九大战略重点,以及十大突破领域。制造业为国之重器,被寄望成为中国未来强国的战略发动机。 7 q1 t5 Q6 F& s1 G- _* U5 Q

- D" S8 j/ ~) s+ X+ I) W6 F
! t: q8 @ G/ @/ L) {8 i/ d' \0 |3 n
在长远期规划中,其实现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q$ V0 N2 E% Z! s# M
5 f8 f! W$ E9 g; E- S; F$ U( { 而此前,工信部将世界制造业大国分成三个阵营。第一方阵是美国,拥有最尖端的科技,以及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第二方阵是日本和德国,拥有高新技术优势,在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方面优势突出。第三方阵是英国、法国、韩国,英法在航天、医疗、高技术产业有优势,而韩国则在电子产品领域优势突出。当下,中国将自己归为第三阵营,所以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十年后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进入第二方阵,30年后与美国比肩,成为全球制造业王者。8 o( M6 G9 A5 T: e2 A# E8 t' h( x6 s
6 N$ s% q2 u3 R7 Z5 d% j V- L' o 根据这种目标和竞争对手分析,《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九大战略重点,以及十大突破领域。这十大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仔细看不难发现,几乎全部都是高端产业、新兴产业。& n3 y% \& h l+ `) ^( L0 M8 _1 D# |
" R7 o! O/ ~# R5 M- n
那么,传统产业怎么处置?0 s$ P" ~% R" y( T6 _( z) I
/ X0 n! o) B9 O2 d& i! _* b 从重点战略可以看出中国未来的竞争定位,基本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竞争对手。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前狼。但笔者认为,对于中国未来威胁最大的,恐怕还不是欧美国家,而是金砖国家以及新兴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竞争战略不能尽想好事。中国制造业当下最大的尴尬,在于既要追赶前面三大方阵,又要应对后来者的追赶,处于连线作战的危险境地。/ z* k/ C& }; h' B* [! C
2 |" p8 q' }5 B- V" k8 X 中国仍处在全球产业链下端,在高端产业领域和主流产业,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受到核心技术的制约,短期内将难以实现,还将受到残酷阻击。最近几年,中国遭遇的知识产权官司越来越多,而且,鉴于目前不太顺畅的科研体制和人才体制,短期内也难以完成技术升级。
. M7 K4 G( m/ C, i; w$ [
$ B, ~6 h0 a$ W# m* a+ g- \ 事实上,中国最大的威胁,是“后虎”。十年内,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应该是战略中心,而高新产业突破,应该是奇兵。所谓守正出奇,绝对不能搞成靠奇兵投机。9 y4 Y _9 a; x& P7 r$ c
/ L1 Y+ X1 J* b" _2 H6 I 传统产业的升级优于高新产业,有两大理由。其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巨大存量需要时间消化。* w' z: O3 @# f& x
( h, [* S2 q- O- F& ^+ u
不能一说产业升级,就全部搞高端产业。当下中国的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高新技术占比很小。鉴于当下的消费格局,也难以支撑未来大规模的、普遍的高新技术。因为企业的研发,需要充足的经费,而企业没有高额利润,就没有研发经费。在一个消费能力不振的穷国,只能从低端消费逐步过渡到大众消费,亦即“中端消费”,而不能马上跳跃到普遍的高端消费。作为一个强大但却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国内民众庞大的内需仍然需要通过传统产业来满足。
6 E% N7 K7 c4 _" Z* @ y
" z4 U2 F! F* \- G 中国目前制造业的困境,并非制造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社会结构出了问题,由于贫富分化严重,奢侈品消费流行,中国以穷国之资,竟然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是不正常的。而在另一端,则是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所构成的低端消费市场。在此中间,大众消费,或者说是“中端消费”严重匮乏。目前破局最大的希望,在于内需的振兴。0 x$ `! d/ C" g; i( K1 z
3 G9 o5 t! m& ^9 d& ]# s7 W 十年内,中国制造业根本就碰不到欧美的核心,竞争不起来。最近几年,中国制造业与欧美的差距,不是小了,而是大了。国内地产行业的狂飙突进,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最近几年制造业是萎缩而非扩张。这种伤害,需要好几年恢复元气。未来可以预见,中国与欧美更多的是产业互补,而非竞争。4 e( `, G" p2 n5 q4 q6 L
2 @: H* x0 a0 k- B2 i1 x) ^ S
其二是,中国与印度、东南亚以及金砖国家的竞争将日益残酷。“后虎”严重威胁中国。/ d; Y2 `' g4 U7 Q; w7 G3 K
) @% ?& Y2 a6 r* w7 x 印度总统近日访华,关于印度是否取代中国的“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地位,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产业领域,印度、越南等国越来越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提升,东南亚和印度等地逐渐对中国的低端市场构成了严峻挑战。
8 M! I$ P3 z9 M% W. g- D0 g/ K4 M. s: m: @1 W. ?0 I9 ]# g
以越南为例,中国是越南最大逆差国。而美国、欧盟、日本是越南最大顺差国。越南和中国的顺差国有惊人的重叠,这说明什么?说明两国产业同构很厉害,都以欧美市场为自己低端产品的倾销地。同处全球产业链低端,中国可以造的东西,越南多数可以造,形成同质化竞争。
( `' a( _$ [" S7 a* b3 ?7 U! W8 @9 e, J# k- I# P8 u7 g6 W
如果中国制造不能优于东南亚制造,形成产业互补,一旦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兴起,中国在东南亚的市场将被蚕食,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市场,亦将被这些后起的国家部分替代,未来外贸形势更加严峻。
$ e; F+ K/ v2 Y& a
3 ~0 R0 q' d) `( y 所以,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重心,不仅是追赶发达国家,更要阻隔后发国家的挑战。不能前面追发达国家的脚步,后面却被印度、越南踢了屁股。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点,应以传统产业升级为主,以高新产业突破为辅。不能颠倒了,更不能搞投机主义。首要战略目标,一是建立在金砖国家中的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建立对于东南亚和非洲第五世界的绝对竞争优势,形成与他们的产业落差,并由此建立产业互补。
# R- c, ?8 T- G$ |. f5 U b% {" d& @6 ]3 s( |# Y7 e
作者:罗天昊(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智石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城市战略中心执行主任)4 |3 J( L, \0 L, K' u' D) l
2 R' `2 u6 ^& M- B' ]8 |- y
9 H) \ ^2 Y$ a/ {, h+ z6 K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