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职场 | 一位优秀质量经理必备的7种能力 2015-04-24 [url=]质量与认证[/url]. [- b+ _5 `" M& R0 u6 i
, D7 a% p: t% \# x" X* }
一位优秀的质量经理人需要掌握哪些能力?这是很多质量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人将其总结为7种能力,一起来看看。 6 E+ h9 p: e+ j- p% H

! R0 \! ]8 n v P9 Y* q
8 Q1 _4 H$ z7 E2 G/ c3 X) @, D) |1、全面的质量理论知识( T! W h- Q" e8 c) _1 V% H: ~
J! [& X5 O, H. a; S. t, i
质量经理人必须深入研究质量管理的科学理论,把握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本行业质量标准的最新成果。质量经理人对质量知识的掌握是全方位的、全面的、永无止境的。此外,对各种质量体系应有深刻的认识,并有质量体系认证、维护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 c9 u0 y3 ?& N- a' t, m
4 H5 A' N9 A! G6 u& S6 W正是由于质量管理专家中大师级的人物的工作决定了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企业中的质量专家---质量总监,就必须深入了解戴明、朱兰、费根鲍姆、石川、田口和克罗斯比的质量管理理论及思想。这些质量管理的泰斗对现代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公司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y9 V' F2 r4 H2 \& q4 [4 Q; _ i( a5 B; `; ]) R% z
2、质量认证知识
P' v0 b& d3 {! \
7 g" v+ n/ P) l质量认证体系知识其实就是质量专家理论的具体化,是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总结,也是有关质量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化、程序化。质量经理人必须了解ISO9000、ISO14000、SA8000、QC080000等质量认证体系和我国及欧盟的质量认证体系。/ u& K/ o$ U& r8 T
4 k2 X0 N8 i$ X m& M. |1 C' R3、现代管理科学知识
* @9 \6 S* r2 ?
' V! J0 F& C7 A% f4 z% q X4 U6 w质量经理人要掌握的管理方面的知识是相当广泛的,既有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有现代生产管理技术,还应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成果,如业务流程重组(BRP)等。
0 Q* B5 l+ ^* h. u# L6 E+ ?* D6 n7 g' j6 F% B$ s3 Y5 ^
一般管理理论与方法
: t+ A% C+ N, j x5 O6 o; @1 D3 D% Y7 Z5 B' z4 J9 O# y. m- q
现代管理理论的一般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 ) A* d1 C& G9 f' M- f! m, P: w3 T
# X& ~: P: V2 M9 c( G2 HA.系统论。系统的思想古代早已有之,而科学的系统论则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他提出的普通系统论在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其系统论的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
3 _) u! t. ~) H系统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a.相关性观点 b.有序性观点 c.整体性观点 d.动态性观点 , q: l! }3 D( z8 W1 I' U' H! P
在系统理论高度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产生了系统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与系统有关的问题时,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始终着眼于系统与内部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综合地、精确地考虑对象,以期达到整体最佳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实用技术。
/ F3 p3 ]* l# r! G" x" h; U9 U6 w2 C, j6 e; t: f+ D0 ^% q
B.信息论。信息论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着名数学家早家首创。随后,它便广泛进入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社会经济和管理科学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信息论的产生是和人们为了解决如何能更准确、更迅速、更经济地传递信息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 z+ j, o7 ~# a; j# v) J- z
8 J R9 K( \3 x. O$ ]8 oC.控制论。所谓控制,即是控制者对受控对象所施加的一种能动的影响或作用,其实质是保持或改变受控对象的某种状态,使其达到受控主体的预期目的,如质量控制,生产控制等。如果说系统论侧重于对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规律的研究,追求对系统的合理建构和最优地实现整体目标的话,控制论则侧重于研究施控主体对受控系统的影响,及影响的方式和规律性,追求对系统的适时调控及其方案的最优实施。 " L; ~7 [. P4 W( u3 N K
& H2 q7 ^! C+ B+ Y8 s" v1 GD.运筹学。科学的运筹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50年代以来,运筹学得到声速发展,并产生许多分支。如规划论、图论与网络分析、排队论、存贮论、对策论和决策论等。运筹学是为决策机构在对其控制下业务活动进行决策时,提供以数量化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 D3 y/ b: @/ N! b* n" X+ z- }' y& R
4.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 O: I0 ], s1 U f
" J+ j0 P: @: D& ?1 l0 s
以及时生产技术、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及企业资源计划为代表的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作,当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质量总监必须掌握这些技术,以便和生产总监一起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 i3 k8 F4 q( X6 V- m% D: G0 f( V1 r/ S: a% Q1 M2 d
A.及时生产技术(JIT)。及时生产技术(Just In Time system)是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首先创立,随后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及时生产系统有两个战略目标:增加盈利和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手段有:a.控制成本,形成价格优势,增加盈利;b.改进送货服务;c.提高产品质量。须知,产品质量、瓜的灵活性和成本效率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所必须重视的三个基本因素。
! T ]- x7 {! k% ?( G# ~0 {0 {& G$ R: k; Q. T. W1 t7 G( J, [5 [5 J0 m
B.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ing Planning,MRP)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存货管理方法,它是利用计算机编制材料物资需求计划的一种方法。在每一个制造企业中,一种产品往往由多种部件组装而成,每种部件又是由多种零部件和材料制造而成。 " I8 q1 [0 b+ |9 X) L
8 @ n, \" e5 U* x5 ]- a: f' p
C.制造资源计划(MRP2)。制造资源计划(Material Resourc和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存货管理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要将企业的材料需求计划与所有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工作、资源及财务计划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企业管理的系统化。 / ^& ]9 y& a+ K% N
& o4 v. ?- L) V v9 J( l
D.企业资源计划(ERP)。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后MRP2系统的普遍采用,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面向企业内部信息集成为主的MRP2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跨地区、多供应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些跨国经营的制造企业开始朝着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迈进。
9 w2 x4 o7 d0 f0 U
# R( w9 J9 [: p3 r8 s6 x. U5.数学及统计知识
* c, N3 o) a* c* V- H9 B2 t# \4 |; w, X' |8 r
A.数学统计知识。与质量相关的数学统计知识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分布,即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两项分析即回归与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假设检验。
) q: d( @- R3 ~* B4 K1 S/ k- M, z$ b
( v, G, t1 f* Q, ?8 l& UB.统计工具及技术。常用的统计工具和技术:行动计划,关联图,KJ法,比较法,集思广益法,因果法,控制图,数据表,过程决策程序图,箭条图,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系统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等。 . T/ _; p( _( R2 w& u6 }% Q4 L
- M' T" @6 c" w6.卓越的创新能力
1 ?- Z/ `6 P, H4 H0 h. \# n& x% C- }% Q7 x ~
A.创新能力的构成: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抽象力等。
! T m: W! D3 C b
8 o( ^2 `$ c. p5 Y. eB.质量创新的基本内容:
, K( n$ |* n) s% E" a
0 @ B; }$ V4 o* W: p! w, u. \: ?a.创新能力首先表现在技术创新上。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很广、影响力很大而有待研究的复杂过程。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可以赋予技术创新以不同的定义。比如,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领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 w; f1 B- X8 b8 p5 G8 `/ \1 m& o% ?, S9 H& M
b.创新能力还必须表现在管理创新上。
0 R4 k3 R+ S5 `* E1 ]
: \; c9 \ k7 R7.出色的管理能力 * g7 B2 O4 D3 `7 {9 b: n
Q, V8 ]# L `* M" d. M8 V( o% q质量经理人必须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带领整个质量部门完成质量管理的职责,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经理人出色的管理能力体现在其计划能力、领导能力、激励能力及控制能力上。
{! v" f+ z% \! c% z3 J
C: g# I3 @2 r o( x9 aA.计划能力) ?5 y' e8 f) v6 T/ @: q5 x- s
$ R* U4 @& L) m: Z( `- A; b& [
所谓计划能力就是指制定合理决定的方法和程序能力。在提出一定的质量目标及其达成手段并给予适当估计的基础上,使之成为最佳结合,以实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产品质量。计划能力是出色管理能力 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它实质上是对质量管理系统经由思考、策划、判断与计算,从而制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及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以此作为执行的依据的能力。 计划能力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可行性分析,确定计划,检验与考核。
3 j& }4 T& H. t) ~+ a ~& Y- ?2 I7 R# B2 J
B.领导能力 . @4 z( E0 F$ P, d
9 s: ^; K& |6 A: F$ B
一般认为领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T7 o) d: H: I( Q8 Q5 X. q+ j
! K3 s$ g# f+ Va.完成组织目标,即完成上级和组织交给的任务; 5 c- s) U% b4 L6 h
$ d8 b, i5 [) P7 U3 F
b.尽可能地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 ~4 Q/ s, y' |: ~/ t. @
8 [7 v( b0 |( r# d0 J
C. 激励能力 . f; a# l) {+ P' i( ~, b! W
3 C; u, X( Z- g
D. 控制能力" u3 `0 C- G1 J$ i* {0 Z4 y5 ?
(来源:网络) 6 D! X. ]8 T2 h
, H! k1 s! `. C2 S W# ~
( D# }/ v2 T: Y;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