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24|回复: 0

    分享 | 坚持原则的质量人,你会说“NO”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8 08: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坚持原则的质量人,你会说“NO”吗?                     2015-03-27                                                [url=]质量与认证[/url]
    8 Z* H5 a* P0 w6 z4 x5 o  d9 B+ a# ?5 i9 i' M" O! ?
    如果你的顶头上司突然问你:要你们质量管理人员做什么,你们在工厂中充当什么角色?你该如何回答。
    质管之路,需要坚持;质管之路,也有红绿灯,而质量人,则是路口的交通警察......

    1 w8 T) E5 C, O! _
    4 d& g4 S  R  M5 g' D
    - m* l! D# {" I/ Y  有很多人、很多公司老总(在人才市场面试时)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做品质管理这么多年有什么心得,或对品质管理有什么自身的认知?你认为品质管理工作中最难的是什么?如果发生客户要退货你怎么处理?你认为品质管理人员充当什么角色?”
    5 Q8 `5 [. q. M5 w: X
    5 n- G5 }4 v2 }7 U  在多年前,这样的问题我必然是以一种应该说是刻板、较标准的方式回答:“品质管理就是一种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关键是执行、培训学习、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诸如此类的答案。”/ p/ y. B7 f/ b5 W
    1 y4 R+ P/ N0 ~4 S) E( P
      做过一年生产主管,从事了九年专业之质量管理工作,可以说几乎所有此类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传统工厂中,会发生的、该发生的质量问题我基本上应该都遇到过。此时,综合多年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心得,我却会这样认为或理解——也许很多人并不会认同:
    ; |" B7 \/ b7 o% n6 R6 D) {; a0 t0 x7 g- T/ G
      第一:品质管理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我们自己把它想得太复杂化了——为什么老是一叶追求新的质管方法,而不去落实坚持即有的方法。质管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用的不都是好方法吗?
    ( {1 z1 @" n" Z3 @. @4 T) t! |- J' K
      第二:其实对于大多数工厂来讲:以检验甚至全检的方式来减少客诉或客退,并且这是目前的确行之有效的办法:尽管我们有很多的人不愿意承认、但行动上却还是正在走这条:“中国式质量管理”之路。9 v3 f2 I7 ^; A" b
    / y5 }1 f" \+ Z& j; `
      同样的质量问题,几乎是无限次地循环发生,我们在对客户投诉的报告中时常这样回复“加强制程管制、要求作业员工自检、标准化管理、严格按标准作业、再培训等等”,一次、两次、五次、十次……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麻木了,不是吗?7 P- y* s) n2 I; ]
    7 n. M- j# i) w2 G
      也许我们听了太多的让人厌烦的长篇大论之“空谈”与“扯淡”,但是知识的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并且是必须的;然而在传统加工、制造类型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中,知识只能是基础,它不等于经验,所以我认为:
    0 i- k( E( h* _1 ^
    + _! _( B# O% {' {/ ?/ |  “知识不等于经验,意识应当高于知识”# V' V8 i; o8 ^

    / k2 T8 ^9 X7 Z3 T3 ]  引用近代“质量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大师的名言:“我们质量人员从来不去设计一件产品,从来不去采购一个产品,从来不去销售一件产品,从来不去制造一件产品……”* m8 }; F. c  Z3 M; X+ H1 \* I
    ! ~$ d3 h, g$ @3 A% w
      “我们有的只是销售问题、市场问题、设计问题、制造问题、安装问题、采购问题、物流问题和服务问题……”。- C( T/ L$ s: i
    " H+ U* C, ~3 O; o
      如果你再问我“要你们质量管理人员是做什么?”
    + _: G- J& m+ T2 Q0 j
    & u+ g# C" L$ \) e! E  那么我会用同样的回答:“我们质量管理人员只是帮助你们解决问题的!”
    * h  M+ r+ V/ H7 J4 Q" w! ?" d) y; V* L$ i
      如果你再问“你们质量管理人员在工厂中充当什么角色?”
    ' r- R5 `. q  \& R
    7 s2 c4 s+ o1 G0 c  那么我会这样告诉你:“我们质量管理人其实就是质管之路上的交通警察:但是我们不会制造红绿灯,也不修建马路、更不会在马路上画斑马线;我们的职责而是:要引导、监督大家遵守交通规则;阻止闯红灯的行为,将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揭露出来,并及时制止,必要时对你的不守法行为进行扣分或处罚。”
    ' N4 q7 c+ o& h1 x. f$ j# F$ {7 g8 u# X$ u, Y) _
      2013年,在宁波市发生过这样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有个年轻的女子,在人行道上闯红灯,结果被值岗的交警罚款20元(好像是20元,记不清了),结果此女子竟然公然大叫“我又不是开车,闯红灯怎么了,以后再也不来你们宁波了、、、、、、”。这说明了什么,其实这应该是一种很普遍的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现象,之不过是我们很多人视而不见,或者是没有严格、并长期有效地管控而导致的必然结果而已。
    9 W$ [* {5 A+ ^) Z% n4 Q: n, j! c; B% J& l; |
      这跟我们工厂品质管理一样,现实中却时常面对这们的场景:2 O+ C+ {$ V8 F2 t3 d5 E
    $ A2 \& _$ P2 b9 ]5 c- ?# a
      如果有个作业员工或管理人员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而违规操作、不执行规则,当你提醒或者处罚他时,他可能会马上来一句“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就要这样做……”,或者来一句“要不你来做……”。如果身为部门经理或者质量管理人,你只是象征性地提醒或问一下而没了下文,那么你就是在无形中降低管理水平,产品品质岂能会有保障。
    ' l# l" h- O; Q$ v( b% S8 J7 O/ o7 f( O5 s: d7 K5 V, {( h
      “制度是来遵守的,不是用来迁就某个人的”,所以我不赞同“大公司法制,小工厂人制”的借口类型的理念,难道大公司不是从小公司做起来的吗?" ?4 E3 G# Z. s. o. r! h

    ' a2 l& I& e/ s% Z  这个时候,身为质管之路的交警的我们,是否有坚持,把规则坚守下去呢?!
    ) p' P* Q3 ]4 \  M; Y- @( C5 v8 I7 d" D
      在红绿灯路口,总有着这么些人,见缝插针式地抢过马路,视红灯而不见,总还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我有急事、过了一万次都没事……别人都也这么过的……”。
    8 T: @6 o. h6 k6 ^7 T( i0 m
    . U. U% m* Q) t% m  [, a  在工厂的物料采购、生产制程中、成品包装出货过程中,同样也有这么一些人不按标准作业程序执行,不按质量标准作业。也许会有那么几次原本的质量问题,而客户没有深切追究,而我们却一直以此总抱着侥幸的心态“上次客户都没投诉,做了那么久都没见客户投诉……”。然而,作为质管之路的交警,我们关注的不是几百次或那么久的多少次,而是要防止那一万次中的万分之一次或那么久中的一次的事故。
    ) _% g3 i1 a$ }/ w1 O
    + M1 F) l/ y0 p4 v6 r0 q8 M0 j  有一些人,在马路上总自以为是,是否考虑过如果你发生了交通事故,影响的可只是你一个人这么简单吗?在我们工厂的质管之路上,当因没按标准作业而产生了产品质量问题、而又懒得或不愿意改善时,请我们的某些作业人员或主管经理不要用那句“来我签字,出了什么问题我负责”——这不是你权责,也不需要你来签字负责,即使有再大的争议,也需经过相关单位各专门人员综合评审而做决定。当真正造成巨大损失时,除了老板,怕是任何一个部门的经理都负不起那个责。也许我们得到只是一个处罚,但公司重大利益的损失,谁来买单?!(宁波慈溪市有一家做变压器和LED的公司,因生产经理的错误,导致一下子被客户索赔几百万元,虽然老板要处罚生产经理7万元,但本来的重大客户,业务量从那时开始消减了七层之多,这对这家仅有两家大客户的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4 Y" ^& C) ?; B8 l2 J2 E% Y0 J' |4 W7 r- g3 s  B  C: w
      所以当非质量管理者的人说要为我们质量人的工作负责时,这个时候要说的是“NO”,要做的则是:坚持。- y  G+ D$ `1 Z7 n/ Q" N
    # l0 d3 u: a1 \! t
      推行“5S”管理,相信做过品质经理或主管的人都应有过经历,开始搞得风风火火,三五个月后就成了“例行公事”、一次又一次的走马观花——成本投入了,也浪费了。其实“5S”管理的道路,同样是有起点无终点的历程,我们要做的仍然是:坚持。+ u0 h& s' X) X% T, J: u/ j

    0 l8 p- Z  t( ?8 l  在原公司,老板投入几百万推行TPS(精益生产/丰田式生产模式),顾问公司让老板当TPS执行组长,我来做TPS副组长。刚开始推行之时,前几个月(半年)不但没有成效,反而还影响了生产,频频出现质量事故,人员流失,几乎整个公司90%以的人都泄气;但是既然花如此大的成本推行,那么就得借鉴、警惕顾问指导老师当初所打的预防针:“很多公司之所以推行不成功,就是因为做一段时间后失去信心,难以坚持下去……”最终,老板坚持了,我也坚持了,而TPS渐渐步入正规化(虽然老板的坚持也许同别的两家跟老板相识的公司推行成功,而有了底气,但是坚持赢得胜利)。, w  }2 [: N3 c7 x) Z4 r* `
    5 w4 o8 [+ r4 B# C7 w
      我的坚持是因为我相信:精益生产,有可能是未来工厂生产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所以我:坚持。
    1 e/ U; C% a& t2 n& [
    5 y/ ?$ s4 i2 }; A  质管之道真的就那么难吗?为什么不用怀疑的思维去思考,我们有对质管之路的走法是否偏离了宗旨?核心?! _. `! D2 @5 ~# ~" D: `7 H$ C

    5 |! t; T& o! g. \' |+ v  对于质量经理级的人来讲,也可以算得上公司的中高层,对于这个群体的质量人而言,品质管理的实力应该体现在对质量管理的:理念认知及心态上,而非是会用什么CAD制图或者会操作某个量测仪器......追求管理时尚不一定能提升企业的质管水平,很多的公司在做SPC、在做PPAP、FMEA、时的目的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应付客户而已。TQM推行、JIT导入、还有ISO八基基本原则中“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等一些与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这些,在一声又一声如雷般的响亮口号下,也正在一些人心里、身上渐渐麻木......
    0 S0 _  |9 E2 d% x& Z, b2 \4 P: h; j" |
      而这些究竟提升了多少管理水平,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这个时候,我们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高明理论,只是用心把已推行的可行性质管活动、导入的系统认真、坚持落实下去。) J5 ^; a5 m/ Z9 r+ I6 R1 Z

    3 h& J. f+ T# O$ Z0 K2 J* y, S  在质量管理之路上,没有所谓的“救世主”。一个新入职的品质经理不是,长期在职的品质总监也不是,就目前的企业质量管理来讲,从技能、知识上来讲,基本上可以说到了成熟阶段,所以如果老是想着指望新引进的质量管理人有多么多的创新,有多么的为公司力挽狂澜——那么得到的多数只是失望。也许对于目前所谓的“中国式质量管理”之路上,大多数工厂还远远达不到全员品管的境界;但是,我认为身为企业里质量管理的带头人,就算99%的人没有长期坚持对品质标准的认可和维持,那么质量管理人也必须坚持到最后;并且绝不能抱着反正大家都这样儿,我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的之随波逐流的思想。/ o) }! ?8 f3 F0 N4 x4 g
    ( Z9 F+ d- B" E& w3 a8 S' S' L9 `# X
      质管之路,有起点、无终点。我始终相信:质量管理人,应该是质量之路上的交通警察,而用尽一切办法引导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才是我们的天职。而这条质量之路是否走得顺畅,关键就是我们有否:“把原则坚持到底。”
    & ~4 t) J* Z% N6 Z% L7 E$ s
    2 J! F2 Z; `( q. \1 z# z; W; ]. o3 I( o, j, f6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8: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