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一名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的选择 2015-03-24 [url=]质量与认证[/url]* w4 E/ D; i$ e0 M9 Q" M$ w
6 B6 I$ M% e+ V, h
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王先生早就想“下海”单干了。他所在的单位效率低,薪水也不高。但由于这个行业的垄断特性,跳槽也没有好去处,他不得不一次次打消这个念头。不过,最近国家质检总局一纸文件让他看到了希望...... ; z. C" b0 F' q( l& p% p
1 O+ ]3 a5 M* C 3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点击蓝色字体阅读全文),提出将质检系统3500多家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到2020年基本完成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转企改制等改革任务,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W- h. i7 R: [5 q5 T6 ] j3 n0 I
! @! e/ E* @: f" n. b, k. I/ v 被政府部门掌控多年的检验检测机构终于要打开枷锁,奔向市场。这个消息不仅让王先生这样体制内的人感到兴奋,更让在夹缝中生存的民营检测机构看到了春天。) U- P7 }/ j |! {1 y' h
& @, T* ~$ ^$ Q( w1 T
整合颇为复杂0 W1 B+ L0 Y" a$ B
: Y4 e h/ i) c b5 j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未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将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前者主要由政府举办、由财政予以保障或补助,以公益服务为目的;后者则由市场配置资源,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存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 \% E8 [2 w7 U6 j5 T
" W+ C+ `- |$ M: i 这样的改革势必要动国有检测机构的“蛋糕”,但如何转企改制,逐渐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是一个类似国企改革的话题。
y4 s2 d1 j, x3 A4 ~
4 Z& m0 D& |( h ~; e6 P “这个要分类说,例如检验检疫实验室,由于是中央垂直管理,在决策方面估计会比较容易,但改革效果很难说。而原质检系统,由于涉及总局的上级管理,又隶属于地方,所以改革会比较复杂。”一位检验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 p: J! s, z9 _! e3 A" X9 t: C7 j3 Y+ V
这位工作人员说,改革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路径和案例涌现,改革步伐应该是有快有慢的。除非国家明确禁止某一类单位有下属经营单位,例如向卫生部门学习,直属事业单位、检测机构不能自主经营,所有收入上缴财政,或者干脆不允许有经营行为,直接剥离出去。否则,肯定会有阻力存在。
, o4 v$ D8 A4 ^: N/ G) s6 D. H9 E. @8 t7 `5 I3 X+ ?
他认为,现在大家的纠结之处在于都希望能灵活地在市场竞争中挣钱,又怕失去上级单位的照顾;而上级单位也害怕改革后失去一个小金库。“被改的主体是否愿意?改完后是好是坏?被改机构的直接上级单位是否会失去利益?一旦这些问题放在某个机构或者部门,问题和阻力就会出现。”
( p7 x# T) ]8 s! b) G+ X3 ?4 l$ h9 x+ }4 Z: b ]& b/ Z" {
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各地重点推进部门内和系统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 d1 H+ U3 h( b4 U6 j; d
6 i/ `* M' \. V/ } 目前,质检系统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南、广西、贵州、云南、新疆、海南等13个省区的省会城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均已整合到省级同专业技术机构中。- h1 i# W$ d. G6 Z y5 U" n
# T X" t: d( [& N2 u( G+ Q' U
例如,浙江省丽水市整合了市质监局、市食药局、市粮食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下属检验检测机构,组建直属市政府管理的市食品药品与质量技术检验检测院。( ], T$ O. A0 f5 k
1 @, ?" e- x( n1 E5 _3 M4 c8 i( j “目前工作人员都还没有变动,还是按照过去的程序在工作。市场上的检验检测多数还是由国有机构来做,民营检验检测机构也有,但是市场份额特别小。”丽水市一位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
0 Y* V7 N& N7 `
( v) @0 }9 `2 r “任何涉及人财物的改革难度都是极大的,理想的结果是市场机制占主流,政府承担具有公益性和战略性的检验公共服务。目前主要是行政强力推动,在整合过程中肯定会有阻力,主要是各级监管部门会"留恋"其下属的技术支撑机构。长远看应当完全脱钩,但一步到位阻力更大,所以"曲线救国"。”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对本报记者表示。! F; {" v m5 U H3 A. [+ n- \
7 ~/ v! c3 b% {) i I( F2 F( b
非国有机构夹缝求生! g! M4 G/ E. J- c
, O& Y( ~( V0 S _放开后的检验检测行业竞争空间有多大,非国有检测机构的春天来了吗?
g& s7 K( @; T6 W7 l$ C+ {4 \; z/ J2 o6 b- V' m b, f
目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有三类。其中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总数的近80%,市场份额约占55%;民营机构数量约占19.5%,市场份额约占20%;外资机构数量约占0.5%,市场份额约占25%,仅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SGS”)2013年在华业务收入就近50亿元。
* J& N" c& J W. D7 g6 i0 Q
2 _! k2 I8 |, d' L+ x 不同类型机构眼里的前景也不一样。
0 X! @. v. {; z0 l" f: K ]6 L/ S7 I: m% ^# X
在上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眼里,从去年开始,质检系统一些大机构的日子确实越来越不好过了。
. g, k g& m* Y: D4 j- f' v
! n7 v6 M+ Y) n$ h- v- ^- C! y% j “原来事业单位直属于执法机构,很多检测项目都是内部指定。现在一些项目要求购买服务、招标,放开了一部分市场。”他透露,去年一年,民营检测机构获得了很多订单,同时国营检测机构则丢掉了一些长期合同。
, d8 {8 P2 ^% F5 t
+ ^- W3 Y5 N) i# n' B0 i- \9 M8 E 对于未来民营机构的发展空间,他认为,空间很大,但是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大。“这是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未来几年市场会逐步淘汰一些机制不灵活、品牌和能力差的机构。”: R! j5 Y" s6 _5 x0 h5 S
. M) P, {* n: n8 E “很多人说民营检测企业进入春天了,我觉得不是。如果团队强会是春天,否则可能会是冬天。”申屠献忠认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原本就有较强的基础,设备和技术力量都不错,他们有能力挤压很多团队不强的民营企业。) @* {8 I. ~0 x+ ?% l
& T5 ]6 B! P. n' O9 ` 但本土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似乎没有这样的资源。对他们来说,起步尤其艰难。% ^& U2 E6 |3 g) g) e ?0 ~/ U
. U8 m6 Y+ l; E! f6 | 更何况,尽管有些业务,比如服装检测等项目已经是商业化运作,但由于国有机构是政府部门下属机构,仍会占一些优势。
; W, o5 o9 A& [7 V8 e% M; |' z) S+ v3 I n+ I
有些领域则仍然有待放开,比如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检测。据了解,目前国有特种设备检测机构也在整合,例如2014年成立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集团,有8个省的特检院加入。' R4 y- c8 }8 M0 H
* ~4 r5 D' _* L @5 L/ y# x8 {8 u& q- c; V. ~/ U5 c%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