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世界各国如何摆脱雾霾 2015-03-14 互联网 仪器信息网7 H2 n$ F, p) u0 p- {
# |; k6 v( b) V
在英语中,“雾霾”一词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由“烟”和“雾”组合而成。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同样为雾霾付出着惨重代价,而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行之有效,值得我们借鉴。1英国教训:1952年伦敦遭遇“雾都劫难”[size=1em]↑[size=87.5%]随着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英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直线上升的煤炭消耗量。19世纪末,英国经常出现毒雾事件。而最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2年12月5日至10日这6天当中。当时,伦敦许多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疼痛,并伴有咳嗽症状。医院接收的呼吸系统及眼部疾病患者数量激增。据记载,6天当中伦敦市因空气污染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000人。更为可怕的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有近1万人因相关疾病失去生命,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毒雾事件”。[size=1em]经验 伦敦成功摘掉“雾都”的帽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政府部门重视环境保护。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文件。该法案规定,伦敦市区内设定“烟尘控制区”,区内工厂不允许燃煤,以煤为燃料的电厂等企业必须搬离市区,市民也不准烧煤取暖。与此同时,政府加大投入改善燃煤质量,即便是在郊区的燃煤企业生产用煤也要达标,居民生活取暖改为统一采用天然气。 其次,英国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另一方面提高了群众搬离市区居住的积极性,有效降低了市区人口密度,对空气污染物扩散非常有利。除此之外,自2003年开始,伦敦市对于私家车进入市中心征收拥堵税,停车要缴纳高昂的停车费,私家车还要加装尾气净化装置。[size=87.5%]2美国教训:1943年洛杉矶烟雾事件1 \' N) B4 j& M! c. c% p
[size=1em]↑[size=87.5%]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size=1em]经验 二战后,美国洛杉矶等多个城市曾相继陷入空气污染中,弥漫在空气中的污染物被称为“杀人尘”,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在采访过程中,美国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告诉记者,“云开雾散”需多管齐下,科学标准、立法保障、政府监督……一个都不能少。 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根据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美环保署把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区分为“不达标”、“达标”、“无法分类”3种,PM2.5数据是其中最重要环境空气指标之一。 此外,环保署还对臭氧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发布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行多层次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 3日本教训:大气污染的受害者
0 q2 o2 A4 c/ B+ P; ][size=1em]↑[size=87.5%]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同样也未能避免空气污染,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更是成为了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1961年全市工厂粉尘、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达13万吨。500米厚的烟雾中飘浮着多种有毒气体和有毒金属粉尘。检测结果显示:在日本全国46个测量局中有34个测量局的PM2.5年平均浓度超过环境省制定的标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气污染公害事件受害人数骤然激增,特别是在东京。东京还出现了新增发病的患者,以及此前因某种原因未能受到认定的患者无法接受任何救济的严重事态。[size=1em]经验 日本环境省制定PM2.5标准与一场官司密不可分。633名1996年至2006年间东京大气污染公害受害者向日本政府、东京都政府、首都高速道路公团以及丰田汽车等8家汽车公司提起诉讼。2007年8月8日,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要求政府就设定针对PM2.5环境标准进行讨论。日本环境省2009年9月9日公布了PM2.5环境标准,规定PM2.5的“年平均值在15微克/立方米以下,日平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东京大气污染诉讼案推动了地方政府对PM2.5的立法。2000年12月东京都制定相关条例,规定达不到PM2.5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汽车禁止在东京都内行驶。2002年12月首都圈7都县市首脑会议上决定加强合作,促使尽快安装减少PM2.5排放的过滤器装置,设置了“柴油机汽车对策推进本部”。4德国教训:重工业进步的代价
: P5 [; z! J! P, i, }2 G8 ]2 k- c7 b[size=1em]↑[size=87.5%]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曾面临相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以煤铁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经过数十年持之以恒的治理,德国已经基本解决这一问题。[size=1em]经验 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用技术手段限制排放 德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主要有三大战略:首先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方案;其次是用技术等手段限制污染物排放,包括关停污染源;三是完善监管机制,针对具体污染物给出排放上限。与此同时,德国联邦政府还积极促进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制定长短期减排措施 德国联邦环境局发言人介绍,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须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第二,就是要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此外,关闭城市内的建筑工地也有助缓解污染。在火炉中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一定要注意避免。5意大利
- k& C! w- Q/ Y7 P5 Q- U6 c# S0 _教训:米兰的痛
; L# v: l% A( }6 ?: B) u- G+ _[size=1em]↑[size=87.5%] 米兰在西欧地区属于污染较严重地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采取治理措施以来,米兰空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苯、二氧化氮、总粉尘等污染物浓度都显著下降。目前车辆尾气排放以及扬尘是米兰空气污染主要源头,也是当前治理的主要着力方向。米兰地处意大利波河平原腹地,人口密集,周围工业及农业生产活动频繁。此外,米兰上空类似“厚毯子”的逆温层厚度达300米,更加不利于烟雾的消散。因此早在十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把米兰列为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一。[size=1em]经验 [size=75%] 为“多争取一片蓝天”,米兰市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其重点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和集中供暖。在米兰,差不多两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当地政府在市中心增设交通管控区,加收交通拥堵费,以抑制车辆进城需求。据统计,这项政策实施后管控区内车辆减少了30%,外围地区车辆使用量也减少了7%,市区碳排放量也大幅下降。
. F5 H1 b$ N9 |0 g 取暖方面,米兰市则增加集中供暖面积。当局还定期检查供暖设备能耗使用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效。
( r1 N: X8 R) z% a1 G( f$ |6 d7 y
3 k- h4 k; ]$ Z6 z4 i!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