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时间跨度拉开,我们发现每一次柴静制造的话题,最后都会引发一个争论:文科女能不能做科普?文科和理科从我们中学教育制度的分班开始就变成了一条分水岭,划分出两种信仰;还有点像那条裙子,一个人如果看到的不是蓝黑色,那就等于加入了白金帮。但是,学科划分毕竟和这条裙子有所区别,我们要寻找的那些真话有没有可能在两个学科之间呢?事实上,简单粗暴的二分法让我们失去了找到问题出路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发现我们那些真正的天才的机会。因为他们往往就在学科的交集之中。
1 C2 `8 D" I6 C5 `, I
7 V1 {; e6 H/ r# e: s6 D) N2 l2 x; H$ l8 }0 F6 U* h
《财富》杂志明星编辑杰夫•科尔文写的《哪来的天才》出版已久。多少有些讽刺意味的是,该书最让人难忘的是中文版的一个翻译错误,纠正之后方可真正读懂此书 —— 关于如何制造“商业神童”,书中有一段讲述:
; q2 ?/ }7 ?2 G0 {" b h
' K* b! o7 c, j3 X* h9 j
; b' M$ a k9 A) `$ s“在那时的美国,“高中课程的内容不再满足于工作技能,而是扩展到文科的各个方面。更多学生选择去上大学,大多数学生都选择文科专业。这成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繁荣的标志之一…”3 `9 z# w# Y4 T* b2 J. U
# v$ ^! S7 M- H9 ]2 y
$ j" Z) r9 m0 s0 q* p
看完这段也许有人会幡然醒悟:原来我们之所以不够成功是因为一直“重理轻文”,“文科生”才是国家走向繁荣的救星。其实,这里面包含的不仅是一个翻译错误,还体现了不同文化在学科分类理解上的巨大差异:4 \3 R) D z& x! |
; V/ k! i( M" {# j
* O7 t0 o3 B% m6 A( X0 i' z
通过对照科尔文的原文,不难发现提到所谓的“文科”时,他用的是“liberal arts”一词,而这类学科的繁荣带来了美国的成功。有些英语基础的人都知道liberal含有代表自由的词根,说简单点liberal arts就是对于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很重要的学科:首当其冲就是数理化、哲学,当然还有文学、语言和历史等等(以区别于体育、音乐、职业课程等)。. {- I8 P4 r" K' A! l. b9 g
% @. Q* ~. N0 Y5 p0 {
# N x, e: u0 S* j所以liberal arts更恰当的意思是通识教育,而教授它的地方应该被称为“文理学院”。自从科学家不再被绑上火刑架之后,这些对于精神自由无比重要。至少我们都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去向哪里,买菜不被缺斤短两,纳税不会重复,吃饭不要中毒,呼吸不会折寿… …
" x6 H5 F! I v6 A/ y9 |) l% i; X# a) D0 Z4 ` C3 y- z, ~+ W
& y/ M% m* T! j( u {3 P9 H我们中学大多数时间也文理双修,为何金融和创新中心都在地球的另一头呢?我们的教育体制忽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横跨文理的工具:逻辑和统计。前者让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值得辩论的话题,后者让我们的辩论能够分出胜负、导向共识。而仔细的读者从维基百科上会发现“liberal arts”的关键是要向往自由的人们具备“推理和辩论”的知识能力。0 c. M- X5 ~2 f% C) t: a J
E, T( X8 b/ j9 J
- T$ u+ ~# R) l1 G+ O
这些能力的缺乏是真正的内伤,痛在深处,却有口难言。比如知道雾霾让人折寿,但是从意见领袖到草根代表没有人能辨明源头,即便有人能找到问题的关键,估计也缺乏统一大众意见的论辩工具;而真正知道答案却不愿意说的人,正在心里暗笑而不语。这,才是真正的病夫之痛。就好比一种游戏,人家几十年前就进化到职业联赛了,我们连个统一的比赛规则都没有。9 S- T3 p) ~/ W( A* _
. e y0 L+ z ?# g/ ~$ L! H
: Z/ L$ ]2 t: G8 G9 q9 k$ ~% W, f6 H- F什么是逻辑推理?曾有一位数学教师说过:你知道逆否命题 -- 即“有A有B,没B也不会有A” -- 就可以搞定我们中国的各种文理科考试。这就是我们的逻辑。那么,什么是西方人高中的逻辑?忘掉书本定义,容我略微演绎:
, ^4 B: h8 ], p* L: J$ t( c! p; F% m4 f- O7 e) e1 ]( K
0 w- H X1 T$ @2 a3 F2 F
“我要早起,因为尾号4、9限行,而且要提前准备好三明治,因为今天公司餐厅关门。”
( T, w& ^. }7 |5 o
6 ?; K- f _$ f( L2 |, h, S7 M$ T
% P6 u) T6 C& Z1 q0 ] M/ d5 z- Y. u5 P0 i3 P$ A/ h
所以:尾号4、9限行是前提1;公司餐厅关门是前提2;准备三明治是前提3,同时也是前提2的结论;而早起是基于前提1和前提3的结论。是不是很绕,很佩服美国教师的出题能力?对不起,错!里面漏了一个论据,尾号4、9限行作为前提,加上“中国人买车习惯导致带4号的车比例较低”的前提,导出了”上路的汽车数量大涨”的结论1p,而这1p加上3才让我早起。8 \2 L8 C! y. U/ i+ g
5 ^5 O1 g/ ~1 b/ `& K! J- H y, K; {
+ c* V2 D2 B1 h以上是我从谷歌中随机抽取并稍加演绎的美国中学逻辑题。试想,这样的一个基础教育之下熏陶出来的群体,难道税负重不重,房价高不高,社保够不够,教育权利有没有被挟持这样的问题会辩论不清楚?辨清楚的人会缺乏听众?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想要偷换概念,让你忘了税负、房价、社保和教育之权利,有那么容易?看看总统竞选辩论中那两个不遗余力的候选人,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 Q& z, V2 H' } v, N$ k
" t) c* H) E: v4 m+ y. U0 F# h( B% a
而到了大学,他们要学什么?再演绎一个比奥斯卡获奖影片《模仿游戏》更为复杂和有趣的例子:
8 v& i- @: z3 ^0 i% S( }" g- g `# P6 y4 v5 J8 m% k
2 t# y9 L6 }8 s
“两军交战,我军占俩山头,在两山之间传递信件协调作战。敌人摸到中间,劫持并篡改来往信件,让我军完全落入他们的股掌之间。而我军发现了,从此修改信件内容,建立敌军无法理解的逻辑,即加密。而敌军不示弱,通过对比找出逻辑,继续模仿我军加密。我军发现,从此开始升级加密逻辑,让敌军无法破解。而注意:敌军没完没了,他们既然不能修改和读懂内容,他们就开始打乱我军传递信件的顺序,并继续传递错误的情报…”6 c; {8 Q7 U4 \
1 o1 N* h- s% v8 V8 R7 r: |% m- k, L
. `3 K1 T# o& u( q2 I2 d- @; E这是本人在英国研究生课程的一题,而类似课程最终通往了西方人的银行系统和信用体系。该课程的导师既是我的面试官,也是万事达国际组织加密环节的顾问之一。而在由文转理的过程中,这种教育上的差距很容易看清:即在文理科上轻视了逻辑、统计和修辞等方法的训练,让我们看不清、或是道不明,偶尔还会犯犯混。
+ R0 Y; X! f3 b- T9 w% q, g
- }- Y/ q3 Q& ?% }5 c! K2 `" B2 R$ r; w9 q5 e) } U
这些问题在《哪来的天才》一书中均有提及,科尔文作为一个美国作家,关心的是另一境界上的问题,他呼吁美国家长把我们成年人都缺乏的这些素质融 入到低幼儿童的教育中,从小就训练他们,因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这样的国家正在发展壮大。看完这书,各位请扪心自问:作为被防备的一方,我们在壮大吗?$ ]% ]# ]% ^" W6 ~3 s; ]1 D: K4 T
注:转载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