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2 J, b$ v) e- L/ c2 i9 \! Q
课前秀:三个段子9 X1 c2 X# N8 K' @
第一个段子:一个毫无餐饮行业经验的人开了一家餐馆,仅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所在商场餐厅坪效第一名;VC投资6000万,估值4亿元人民币,这家餐厅是雕爷牛腩。只有12道菜,花了500万元买断香港食神戴龙牛腩配方;每双筷子都是定制、全新的,吃完饭还可以带回家;老板每天花大量时间盯着针对菜品和服务不满的声音;开业前烧掉1000万搞了半年封测,期间邀请各路明星、达人、微博大号们免费试吃……雕爷牛腩为什么这样安排?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f9 j) o, V$ ^6 b) M; a
我们再看第二个段子:这是一个淘品牌,2012年6月在天猫上线,65天后成为中国网络坚果销售第一;2012年“双十一”创造了日销售766万的奇迹,名列中国电商食品类第一名;2013年1月单月销售额超过2200万;至今一年多时间,累计销售过亿,并再次获得IDG公司600万美元投资。这个品牌是三只松鼠。三只松鼠带有品牌卡通形象的包裹、开箱器、快递大哥寄语、坚果包装袋、封口夹、垃圾袋、传递品牌理念的微杂志、卡通钥匙链,还有湿巾。一个淘品牌,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做这些呢?8 l- l5 I& S/ g. n s6 H4 N9 {
再看第三个段子:这是一家创业仅三年的企业。2011年销售额5亿元;2012年,销售额达到126亿元;2013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32.7亿元,预计全年销售可能突破300亿元;在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达100亿美元,位列国内互联网公司第四名。这家企业是小米。雷军说,参与感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怎样理解参与感?
* ]( Z0 a2 x7 ]7 O& q+ Y 这三个企业虽然分属不同的行业,但又惊人地相似,我们都称之为互联网品牌。它们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 `& S; A, @- p* P# l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 A8 D2 B& Z4 Y0 q: f, @) }3 U 我给互联网思维下了个定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8 Y' |2 {" S% o2 i. N2 w! N “独孤九剑”是华山派剑宗风清扬的武林绝学,强调“无招胜有招”,重在剑意,与互联网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将像“独孤九剑”破解天下各派武功一样,去重塑及颠覆各类传统行业。
9 V3 ~" k% R! K2 e7 {4 `) U 我讲一下我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体系。
; x# b# T, f& o7 o, y. i- H 1、用户思维+ j7 {; c+ Q* _7 _3 N# i
“独孤九剑”第一招是总诀式,第一招学不会,后面的招数就很难领悟。互联网思维也一样。互联网思维,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 r& g. V! h& ^6 U' w+ Q 作为厂商,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户才能生存。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
+ t- i- J4 S- }, H' e- C1 l 这里面有几个法则:6 ^: N4 f- ^$ B% i2 S |- |
法则1:得“屌丝”者得天下。
- b5 l, m/ I& |$ i1 k/ \8 r* H+ K' ? 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多抓住了“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的需求。这是一个人人自称“屌丝”而骨子里认为自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当你的产品不能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们连接在一起,你的产品必然是失败的。QQ、百度、淘宝、微信、YY、小米,无一不是携“屌丝”以成霸业。* T% C/ p0 l# a8 z: X
法则2:兜售参与感。. Y" j; t4 l6 H
一种情况是按需定制,厂商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即可,如海尔的定制化冰箱;另一种情况是在用户的参与中去优化产品,如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新品上市,都会把设计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丝群组里,让粉丝投票,这些粉丝决定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 j4 O: d. N2 d5 l
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便是粉丝经济。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因为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粉丝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消亡。9 s! g( N' V' T0 C* G2 _; `
电影《小时代》豆瓣评分不到5分,但这个电影观影人群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这些粉丝正是郭敬明的富矿。正因为有大量的粉丝“**”,《小时代1》《小时代2》才创造出累计超过7亿的票房神话。6 Y+ @$ S- M \. Q: y; f
法则3:体验至上7 n, ~0 S; B6 L9 e7 x
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直爽。微信新版本对公众账号的折叠处理,就是很典型的“用户体验至上”的选择。
) _) m$ i/ o8 n9 ?) _, y+ ^8 j% s% u4 u 用户思维体系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标消费者——“屌丝”;What,消费者需求——兜售参与感;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 ]) M* Q7 k z
2、简约思维0 y! Q- ^2 ~; R u7 k c0 @+ y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他!; Q/ }% w. {( [
法则4:专注,少即是多
# p# {8 F9 B4 S+ f. p) i 苹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苹果接近破产,乔帮主回归,砍掉了70%产品线,重点开发4款产品,使得苹果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即使到了5S,iPhone也只有5款。' J9 {2 ]. |6 J+ o k, U, @
品牌定位也要专注,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一个就足够。
3 }% ?6 X( P% C( K7 U 最近很火的一个网络鲜花品牌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买花者需要与收花者身份证号绑定,且每人只能绑定一次,意味着“一生只爱一人”。2013年2月上线,8月份做到了月销售额近1000万元。 i% Q7 F- O* k% x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尤其在创业时期,做不到专注,就没有可能生存下去。
5 v$ r( P* ^3 ]2 |" m& n8 i( N 法则5:简约即是美5 i. [. |# U- A0 A# |2 A& C
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做减法。外观要简洁,内在的操作流程要简化。Google首页永远都是清爽的界面,苹果的外观、特斯拉汽车的外观,都是这样的设计。
! C5 ]% N7 G: u% q1 m 3、极致思维+ h$ X* H1 Q2 s! W# N! Z! s7 Y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什么叫极致?极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 R7 |7 @0 @9 B1 |) i! j; [. O' l- L 法则6: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 \+ M: `. W4 s" @5 u! r 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方法论有三条: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痒点或兴奋点);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紧”(得产品经理得天下)。一切产业皆媒体,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
7 W4 c4 r7 T" f( j( Z+ p 尖叫,意味着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超越用户想象!* K& O+ m( J: V: X: l3 s, L, V
法则7:服务即营销
4 P3 B) @' v) Y9 o$ C 阿芙精油是知名的淘宝品牌,有两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其对服务体验的极致追求:1)客服24小时轮流上班,使用Thinkpad小红帽笔记本工作,因为使用这种电脑切换窗口更加便捷,可以让消费者少等几秒钟;2)设有“CSO”,即首席惊喜官,每天在用户留言中寻找潜在的推销员或专家,找到之后会给对方寄出包裹,为这个可能的“意见领袖”制造惊喜。
) K! F! `) ^! ]7 Y' D6 d% Z- J 海底捞的服务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联网思维席卷整个传统行业的浪潮之下,如果海底捞不能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的话,学不会的,可能是海底捞了。1 ^. L! r3 ~+ m
4、迭代思维
- P( h: N) X: m% \% q. \% x! J) J “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w+ S' o( u- R3 w
这里面有两个点,一个“微”,一个“快”。# Q; }) [$ M+ S/ x5 K9 J I; K" k
法则8:小处着眼,微创新
# p# u% K1 ^. _4 t0 I, n# u “微”,要从细微的用户需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可能你觉得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是用户可能觉得很重要”。360安全卫士当年只是一个安全防护产品,后来也成了新兴的互联网巨头。
$ C" u! ?! t- [! M: o 法则9: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O2 m: k" B5 C, r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应,产品才更容易贴近消费者。Zynga游戏公司每周对游戏进行数次更新,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就连雕爷牛腩的菜单也是每月更新。
+ m/ s9 J& E2 F) H! h" W 这里的迭代思维,对传统企业而言,更侧重在迭代的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及时乃至实时关注消费者需求,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P1 y- x3 b* R+ F: c) R1 t 5、流量思维! J- p% X1 S9 ]! U
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M0 [8 p' k p9 J+ ? ~
法则10: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 C& B: l6 n2 v# o& i K3 f; W4 c
互联网产品大多用免费策略极力争取用户、锁定用户。当年的360安全卫士,用免费杀毒入侵杀毒市场,一时间搅的天翻地覆,回头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杀毒软件,估计没有几台电脑还会装着了。! _3 p* j5 i2 D1 P+ N
“免费是最昂贵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选择免费策略,因产品、资源、时机而定。
6 i" ?+ T! g- \ 法则11: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 n: y# z+ H* Z 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只要用户活跃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产生质变,从而带来商机或价值。QQ若没有当年的坚持,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企业帝国。注意力经济时代,先把流量做上去,才有机会思考后面的问题,否则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
* M9 j- Q: }) y; k6 A. V. ` 6、社会化思维) T% `) n; F; ~- x
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 x" F V! T4 @' r* P
法则12:利用好社会化媒体
2 h8 P( b/ j8 ^' Q: M% L9 _ 有一个做智能手表的品牌,通过10条微信,近100个微信群讨论,3千多人转发,11小时预订售出18698只T-Watch智能手表,订单金额900多万元。3 J5 s/ c9 q* J" U' a# E9 @
这就是微信朋友圈社会化营销的魅力。有一点要记住,口碑营销不是自说自话,一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以用户的方式和用户沟通。
9 X0 v# y; C2 q) s 法则13:众包协作
. v, O* U! Z, N: w 众包是以“蜂群思维”和层级架构为核心的互联网协作模式,维基百科就是典型的众包产品。传统企业要思考如何利用外脑,不用招募,便可“天下贤才入吾彀中”。
i% C4 {. x& [& _0 L InnoCentive网站创立于2001年,已经成为化学和生物领域的重要研发供求网络平台。该公司引入“创新中心”的模式,把公司外部的创新比例从原来的15%提高到50%,研发能力提高了60%。
: m0 e" s. t1 o) w" x 小米手机在研发中让用户深度参与,实际上也是一种众包模式。, \7 o) P& }3 Z. N& ~! T7 Z
7、大数据思维% B3 S8 W+ n4 C6 E0 v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1 j; G- |9 k& p1 j3 B
法则14: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7 \" r( R( o, G" \ F( L
用户在网络上一般会产生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沉淀,有助于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一切皆可被数据化,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3 _5 \; d( h0 s 法则15:你的用户是每个人7 {, o' v/ [7 J; N: |+ _6 e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营销策略应该针对个性化用户做精准营销。2 B) S7 c7 O; w0 Z( H2 {
银泰网上线后,打通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的会员账号,在百货和购物中心铺设免费wifi。当一位已注册账号的客人进入实体店,他的手机连接上wifi,他与银泰的所有互动记录会一一在后台呈现,银泰就能据此判别消费者的购物喜好。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和库存的可视化,并达到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g( |6 L: }# Q: _- R5 `
8、平台思维
' Y! s" [- ^. [. U4 {4 f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产业巨头。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包括苹果、谷歌等。
, h: U }3 S- @' d- Q$ W8 @9 H+ r 法则16: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F! }; |9 ]9 m9 H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 h7 g4 y {4 v- O& t+ A 将来的平台之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围绕搜索、电商、社交各自构筑了强大的产业生态,所以后来者如360其实是很难撼动的。% @9 \; s; r2 T9 l
法则17:善用现有平台
, H/ t" A- j/ F; T 当你不具备构建生态型平台实力的时候,那就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平台。马云说:“假设我是90后重新创业,前面有个阿里巴巴,有个腾讯,我不会跟它挑战,心不能太大。”* \6 I2 |1 g# A2 K4 v: X
法则18: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平台
; S% r0 F/ W" [$ N# Q: w! [2 s- ? 互联网巨头的组织变革,都是围绕着如何打造内部“平台型组织”。包括阿里巴巴25个事业部的分拆、腾讯6大事业群的调整,都旨在发挥内部组织的平台化作用。海尔将8万多人分为2000个自主经营体,让员工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内部平台化就是要变成自组织而不是他组织。他组织永远听命于别人,自组织是自己来创新。2 m( r7 S% ^/ D q/ n( l( [: `
9、跨界思维 _* \9 A. U5 y; \" E2 {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无孔不入,(如)零售、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 L( V8 V4 \: w8 \( o$ c% P- }
法则19:携“用户”以令诸侯( t, V/ f5 a4 Y$ X
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能够参与乃至赢得跨界竞争?答案就是:用户!他们掌握着一方面掌握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具备用户思维,自然能够携“用户”以令诸侯。阿里巴巴、腾讯相继申办银行,小米做手机、做电视,都是这样的道理。! I' D2 N5 ?% ]1 f. L
未来十年,是中国商业领域大规模打劫的时代,一旦用户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不及变革的企业,必定遭遇劫数!$ ^5 F8 }: T: l5 I5 }# y
所以,最后一个法则:用互联网思维,大胆颠覆式创新。
3 ]/ W+ ]. G, Y7 u& e7 U( u 一个真正牛逼的人一定是一个跨界的人,能够同时在科技和人文的交汇点上找到自己的坐标。一个真正厉害的企业,一定是手握用户和数据资源,敢于跨界创新的组织。李彦宏指出:“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 T5 b2 f5 Y2 L& ]" Q# }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企业,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美图秀秀蔡文胜说: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金山网络傅盛说:产业机会属于敢于用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发起进攻的互联网人。' C, L3 F9 \) ?( S' K5 D
我们认为,未来一定是属于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商业的本质,也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不管你是来自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领域。未来一定属于这种O2O“两栖[url=]人才[/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