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质量人,要敢于秀出个性 2015-02-26 [url=]质量与认证[/url]质量与认证 质量与认证 [img][/img] 微信号 cncete 功能介绍 质量领域、认证检测行业综合信息平台 ! S5 A3 c; z. [$ o( M/ F: i4 u1 `
& L9 U1 @: [9 E- F1 y0 i8 Z) C& }6 L4 `
- _$ E' Z, L3 l3 [$ D; `
6 u0 v, K( O& Y3 r( t+ J质量人在企业中经常是救火队员,不断面对极其困难的质量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当然是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折磨人的地方,不过,这也是展示质量人独特个性的擂台。 ; e; n, q& h$ W$ U2 o5 @
曾经有某个时代,大家是集体中的一分子,不准有与众不同的个性,要亦步亦趋地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完成各项工作,许多人没有了个性,也没有了独立思考,于是不断地着火,却无人勇敢地扑救,于是废品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最近看到一个笑话,说是一位老师问学生,一个别的国家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让大家发表个人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是食物?美国学生问什么是其他国家;欧洲学生问,什么是短缺;中国学生问,什么是个人的看法。在我这个奔五人看来,这个笑话想笑话中国学生什么,心领神会。而不允许有个人意志存在的某个年代,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成了许多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但是,从事质量管理的质量人,如果不能走出这个迷思的境地,那么就无法在公司中取得认可的江湖地位,质量管理的进步也可想而知。也就会听到不断地抱怨着质量不好,不好,真不好,而没有什么办法解决。
a" D1 S" B4 N& g: i* p8 g1 Z/ ~2 \5 e
质量人要敢于暴露自己的短板。进厂后曾经在一线实习,那时的实习不是没有任务的看热闹,而是给了一个岗位,让我担任质量管理”工程师“,而我刚出校门,能力却十分不称,甚至有些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备,坦白地讲,经常成为班组里老员工嘲弄的对象。哎,*工,他们经常这样开口,你看有这么个问题,咋办呢?是不是这样办?然后给出一个明显不对的答案,而我总是扑通一声就跳进陷井,我看这么办行,结果引来大家哈哈大笑,这个白帽子。在脸红耳赤之后,我厚着脸皮,向老人打探,为什么不对呢。在得意之余,老人们亮出了底,原来是这样。于是,我在”白帽子“的嘲笑中,不断地知道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而有些人聪明,面对陷井,选择沉默,于是保全了颜面,也错过了找到自己知识盲点的”机遇“。我有时候就想,有什么呀,别人的嘲笑固然让自己露出了不足,可是这也是学习提高的机会呀。于是我发扬光大,不断地问,大胆地回答老师傅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掌握了更多的东西,这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8 x" i2 P! Z% D" n& ?/ V' L( Y; U* L' m4 ?
质量人更要充满质疑精神。刚走上技术质量专责的岗位时,科长让我整理一下规程。于是,我对许多重点的工艺参数进行现场”标定“,也就是到现场地亲眼看着是否可行。这一下,我发现了许多工艺参数形同虚设,如果按这些参数生产,肯定会有许多不合格;而以前许多人没有注意,结果规程上写的是一套,员工操作是另一套。改了以后,不仅理顺了工艺,操作也依规而行,质量得到了提高,我也出了小名。
7 k4 I- X, u5 c4 }% b5 T M* n2 _0 v2 y
质量人更要敢于创新管理,出新点子解决问题。曾经遇到过几个难题,看上去根本无解。一个产品生产合格率仅仅20%,难度可想而知。几年里一直问题没有解决。当时我只是毕业几年的人,学术地位实在不高,比我地位高的公司有几十个,轮不到我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好胜的我要挑战这个难题,于是偷偷地记下了所有的生产参数,暗地里不断地思考如何解决 。突然有一天我开窍了,想到了一个办法,兴冲冲地告诉公司权威人士,可是,最终石沉大海,没有机会使用实验。一等又是几年。终于,机会降临,我将新的方法结合其他人的创新付诸实施,合格率变成了100%。其实所谓创新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可是行了。
" n; W0 J+ r' r
; ^3 t( b1 V2 C" l0 A5 t质量人在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是在不断地”救火“,也就是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意志不坚,心态不好可能会抱怨,也不预防,非得纠正。可是,着火了,先扑灭吧,至于什么预防第一的以后再说吧。这个时候,需要质量人相信自己,敢为天下先,舍我其谁的个性。当一个所谓”天大的难题“落到质量人身上时,我一直认为是质量人的机遇。曾经一个很难处理的质量异议让我处理,好吧,我去。结果皆大欢喜,即找到了问题根源,又让顾客高兴,这也许就是难题向勇者让路的一个极端例子吧。还有一件事,质量管理讲究全员参与,先进企业里据说QC小组盛行,可是我们企业里,QC活动一潭死水。公司先后安排几个人出去学习如何推动,结果培训之后,只带回了培训证书,并无实际动作。我本没有机会出去培训,可是看了带回的案例,决心要推动这件事。说干就干,部门一下子成立了三十多个QC小组,先任命组长,再安排三天的培训,然后大家讨论列几十个课题。为了达到效果,制订现金奖励的政策(要是奖在工资本上,全交给夫人了,得不到,这你懂的,没有积极性),分成几等,开始时写成成果就发钱,后来好的发钱。每年两次,每次一季度一个周期。结果,两年下来,QC四个阶段十个步骤成了常识。其中一个几年都无法解决的老大难质量问题,质量异议不断,这次,每年降低近70%,两年下来余下20%。成果还得了部级二等奖。哈哈。一举多得。
9 z ?) ]# M h" P% |2 P; ]. [ G3 D q' ?$ p
解决质量问题难吗?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就看质量人的个性了,是嘴里高唱质量第一,实际毫无动作的假把式;还是,不断学习新的管理办法,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的真把式。看行动。很明显,你行动了,你展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能力,勇敢地扑向大火,采取各种办法终于灭火了,结果,你成了质量高手,你成了公司离不开的管理专家,质量人的地位随之提高,企业里开始流传起这帮管质量的,还行,真做事。$ _; {5 s6 d3 K1 q0 r# u& b# i0 L
2 d- f; B. G7 v+ w2 u! y6 E
然后,木秀于林,行出于众,更加挥洒自如,更加得心应手,于是,从内心里喊出,我是质量人,我骄傲!
! x0 r! d: N. O) y. p; P. D9 F* u9 B5 J4 w E+ Q4 e
3 p) s1 n9 X8 d: ]
7 H6 d$ z& k8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