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857|回复: 1

    国际知名钻井公司员工HSE行为培训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6 08: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国际知名钻井公司员工HSE行为培训指南# o0 |8 F) H% U& m
    8 t' Y9 G# J  E7 C6 c4 |: r$ ]1 @, Q
    1.安全意识
    8 e# `6 [1 v! e5 U+ R7 r我们都知道,安全意识在事故预防中是最有效的因素。安全意识就是对事故的理解和对危险的警惕。由于人们都具有维护生存和免受伤害的愿望,这就会对每个人的行为产牛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与安全意识有关。我们需要不断地增强安全意识。 绝大多数伤害都可以归因于某人缺乏安全意识—一通常是受伤害人,当然并不一定都是如此。伤害频率是评价工人安全意识的一个可靠指标。 如果某人去碰运气参与不安全作业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丢下一口敞开着的井不去看管。那么他就是缺乏安全意识。几乎没有人在任何时候都完全忘记他们的安全或没有安全意识;而更多的人是间断地表现出其安全意识来。安全意识必须被人理解,它应渗入到每一作业中去。在所有会议上都应把它摆在显著的位置上。尤其重要的是,所有管理岗位上的人员都应给其下属人员树立好的安全榜样、这不归有利于安全意识的逐渐灌输,同时也是管理人员具有安全意识的证明。% L! B6 n/ e% `$ g, k6 R6 R8 D2 h) g
    事故的频率也与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一种确定的模式。并影响着所有工人的安全、模式的形成是逐渐的,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安全的模式、这需要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处处能体现出安全意识来。我们如何来增强安全意识呢?有以下七个方面的要求,若遵守这些要求,就可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
    6 P# O( ]+ T' n8 T5 J0 L4 qa.一我们应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并熟悉工作计划;8 H: W; E) y5 ?7 A) w
    b.我们所完成的本职工作应该是既无事故发生也不会给其他人留下任何事故隐患;
    - H0 j$ s1 c  e2 ~9 n9 hc.一我们应训练工伤的急救处理,例如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q0 V) K; N% G3 c5 @8 h4 N1 L1 b- q
    d.我们应积极参加安全生产会议;. H$ X+ \( h0 R+ j0 t% _; T
    e.我们应通报所有危害、危险、不安全作业及事故;2 L8 v2 j3 e! r+ i
    f.我们要把在工作中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安全保护设施当成我们的责任;8 v( {: v3 {6 F# U
    g.我们有责任教育和帮助自己的下属及工作伙伴认识怎样预防事故。
    - l5 r3 _* v; Q6 h( A我们耍以讲安全为荣、不讲安全为耻、进人工作场所,思想就要警惕起来,集中精力投身到作中去,我们的安全意识定会有所增强。2 \. \; K# n( l7 h6 y- O1 B
    $ g, f1 o) Q1 w5 L) `$ b* l
    2.观点与事故: K8 W! s6 @. N6 p4 w! o
    没有正确的观点是会引发事故的。动物既没有观点,也无所谓事故、正如心理学家所能测定的那样,动物即使有观点的话,也是极少的。除厂水、食物。活动等,你很少会看到一个动物干出它身体需要之外的事情来。只有当物与人造装置进行较量时,它才会自己伤害自己。而这种人造装置并不是天然为它准备的。一般来说,动物只有物质欲望而没有精神欲望;而人既要满足其物质婴求,又要满足其精神要求。这种“精神要求”有些是畸形的或不健康的,是会引发事故的。有时间,可以通过自问的形式进行一次自我检查“我有什么错误的观点吗中”
    $ s% g$ h$ }6 {/ ka.自私——“唯我至上”,完全不考虑别人。
    3 O) Z( S) R. H  F" ]b.妄自尊大——其观点是“我高于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只适用于其他人。”
    : {, H. D- L% ?2 e2 k2 t+ p- GC.过于自信—一”我很好。我不必小心,我一切都会做得很好。”
    9 u7 y* b8 t- M# s+ w9 Hd.碰运气——这种观点就是“拿生命当儿戏”,他们抱着十分侥幸的心理,“事故不会让我碰上”,试问,会让谁碰上呢?  O# ^/ A8 E. F+ h+ w
    e.宿命论观点——你的命数到头了。你就该死,你做什么也没用。
    5 q7 H& H6 b4 V  @$ I4 Mf.敌视就是一种侵犯的态度。经常不断地以一种无故忿怒的感情来对待其他儿
    8 O, {; R1 o; s4 [3 n$ Bg.下级不服从上级——这种观点就是“我不会任人摆布”。
    - g# c% v) b! th.竞争——“努力争先”,击败伙伴或同行,其他什么也不顾了。竞争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意义。4 A2 S; P* F. _6 M. A% y5 O+ s
    i.“恶作剧”——炫耀。( T' C2 k$ d/ j* D5 I& d9 a* a6 T
    J.幸灾乐祸——幸灾乐祸是卑鄙的,是一种人的品质失调。5 z+ p+ S) R3 K8 t
    k.转移过失——转移过失就是制造一个假的现场,把责任推给其他人,以此来减轻肇事者本身的罪恶感和责任。
    " o0 M8 N8 U  R( C4 C2 a3 N$ @请记住克服这些错误的观点,你就可能避免受到伤害和引发事故。
    6 W' C9 s/ M. z9 ~) }+ j8 i( U& @+ \
    7 q9 j9 V) e/ @/ L0 R3.谁的责任8 B- V- M+ m! A
    事故发生时,人们通常容易把责任归咎于某人或某事。往往不知道事故发生的确实原因是由于众所周知的“推卸责任”:设备有毛病、其他人不小心及许多诸如此类的借口。在事故预防的各个方面,我们试图通过法律、规章、标准、练习、培训、装备和防护设施来增进安全。所有这些当然是有价值的,但归根到底,必须在每个人的心中树立安全观。每个人——和我都必须有安全的“愿望”、如果我们不去想安全,也不努力去做,我们就绝不会安全。/ O* @& z- d8 y2 }# M
    工人们为了保护他们自己和与他们一起工作的伙伴,他们可以做得比世界上所有安全规章、标准还要多,还要全面。的确,许多因素可以成为事故的原因:设备损坏、培训较差、缺之警惕。但是井队人员所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他自己!事故是否会发生在于他自己是否具有安全观、当他进行装卸工作时,或接近摆动着的钻杆、坐好的卡瓦、绷紧的钢丝绳等时,他应认清这些情况下潜在的危险。如果一个工人没有意识到可能的危险,不能保持警惕,那么谁又会帮助他呢?在我们看来一切都正常的时候,我们有时很难料想到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一管子掉落、钢丝绳折断等。
    $ h1 I4 b" [+ _8 ^事故预防的最终目标是没有残废性伤害和不发生损失时间的事故,然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难度是很大的、最主要的是人的思想,尤其是与安全相关之处。许多人觉得“在这儿不会出事”,而“这儿”往往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
      Z2 e4 r7 [# R1 y3 L0 w6 k- f8 U同一种事故,包括类似的伤害事故,当其重复出现时,那就是有人、有些地方存在十分严重的漏洞,没有考虑安全问题和采取安全措施、其后果可能把你所知道的截肢、永久性残废及死亡都包括进去。
    : r5 \( ]  P* [# h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使一个人具有警惕性,偶尔也会发生事故。但是,其原因通常可以追查到有人没有想到安全。事故的责任者是人。
    * U9 s3 Z- S  p8 R. c) }1 c, _, W记住!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考虑及实施事故预防措施来保护我们自己及与我们一起工作的人。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做得比已写出的或发布的标准、规章、安全保护措施还要多,还要好。在做任何一项工作以前,先想一想!3 U3 _- P' r3 p! r& f' z9 D# u

    % r6 B* r$ ]* }; B% u& w4.事故的发生井非偶然
    % [: m; Q+ V5 E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了事故,不管是否有人死亡,即使是你爱人把茶杯打碎了,准有人会问,“怎么回事?”。回答总该是一致的——这不是偶然的,是某人或某几个人引起的这次事故。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是有原因的、其原因通常总是某人或某些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某处有失。* k6 V, w! p; n* E) C0 ]
    假如你在自己房间的梯子上摔了跤,把腿摔断了,这也不是偶然的、这里没有什么恶魔在等着绊倒你。一定是某种东西使你摔了跤,而这种东西是某人活动的结果,或某人行动或观察的疏忽。假如是你的腿摔断了,你就是那个“某人”。偶然摔倒了是你自己的过失:
    % @* U0 m( T( |8 ^6 [& [也许你很急,上楼梯比你应该的要快;
    - d+ v( Z# R: K2 x也许你喝了些酒;$ W7 M1 K1 X) U% Q3 J. W
    也许你吃力搬运一件重物而使你失去了自身的平衡;7 k' s: C. ]# Z+ X2 l# H: ~" b# U
    也许你的视力很差没有配戴合适的眼镜……; O- Q" W: c$ J! n) W) V+ l6 ~) L0 `4 @' n
    当然也许是其他某人做了某事引起了这次事故:% d* c5 c! D6 y/ u: `& o
    也许是孩子把铁圈放到楼梯上了,或是妻子在楼梯上放了一只拖布桶;' e* U9 L% \' i4 Y9 y! d" T& P- U
    也许是地毯坏了或栏杆断了,没有人把它修好;. \. o- e) x; F$ t8 C; O9 a5 d" J
    也许是光线差而又没安上一盏亮一点的灯。: O$ m0 W' _$ w. n
    就是这么简单!并不是每个危险动作都会造成一起事故。而没有一种或诸种因素的介入,就不会有事故的发生。也就是说,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一处或几处的疏忽。有时,我们自己有意跟自己开玩笑,“嗯,一切都正常,那么我就可以破一破例了,这种情况下准不会出事。”这种想法与你听说过的所谓没装子弹的枪打死了人正好属于同一类型。某人确信枪里没有子弹。可有时他错了,枪里有子弹!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有关枪的安全条例中规定,“不要把枪口对准任何你不想杀死的东西。”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存在于我们对事故缺乏认识的思想,存在于由这种思想导致的很平常的不安全举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只要处处、时时想到安全,就会消除事故发生的条件。) U8 S) S. g! O( q% n
    5 ]5 @9 X7 T1 t
    5.事故预防中管理人员的责任
    " i3 f5 h) t2 P2 f" Z现场管理人员、司钻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着任何一项安全措施的顺利执行。事故预防的一些重要步骤和环节几乎完全依赖于司钻在其日常工作中做了些什么。司钻的工作步骤是十分重要的,其正确与否将决定事故是否发生。
    - A  w8 }. ^$ V" F司钻应特别注意关心:
    0 n" ^+ z/ g$ L" aa.不断改进各种工作的操作规程;
    7 P: G+ v) A3 X- E' ~7 c, W) ~b.对本班组工人的工作指导;. p9 E0 F7 Y  F3 o7 i; O2 p1 n4 i: a
    c.对下作区、设备及具体了作的检查,其目的是纠正不符合标准的状况;
    4 |9 I( g6 f6 ]4 Q% q/ X' x4 x; c: |d.对事故进行调查(井场上发生的任何种类的事故),以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
      D; f2 o1 V4 M. u; |) R这四项内容,司钻要充分注意,满腔热忱并坚持到底去遵守。司钻有责任去防止其班组成员由于工作等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当然也有责任防止其自身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司钻有责任检查工人和要求L人不得采取危险的、不规范的方法去做即将进行的工作。
    ' Z5 Z6 r" C: B4 j% V1 e, g作为一名司钻,上述工作应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司钻的作用不仅仅是把工作作安排下去,而且还要检查所安排下去的工作是否按计划、按所建立的规程、不受干扰、不拖延、不增加作业成本地进行。
    + u/ n3 O! L+ m% Z, I+ x/ k司钻应完全理解这一责任、司钻应承认这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管理上的附加事务。这不是什么无理要求,也没有超出人的正常能力范围,更不是对其工作的过分苛求。. Y5 N( ^$ H# W6 F
    如果司钻对这一责任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那么他对此就不会有热情、而如果没有热情,预防事故就几乎成了泡影。说服并帮助工人养成安全习惯,“热情”就会产生预防事故的决心。“决心”正是提高安全素质的关键。1 d1 W% [4 D8 N+ ^) U/ H
    绝大多数事故的原因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也没有惊人的特点。它们发生得很平常,就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丁作中、绝大多数事故也不是发生前就会被人料到,事故的发生往往令人感到突然。工人们很少会故意不按或根本不按正确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去工作、但是,由于不接操作规程操作并不是每次都发生事故,这就很快会在工人的心目中形成一种错觉不接操作规程办事也照样不会发生事故、有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事故的发生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不按操作规程办事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条件。这种情况下没发生事故也许是事故发生的其他条件没有满足。我们还必须懂得,正确、合理的操作规程会制约形成事故的其他因素。
    ! f8 t7 Z9 g: \. M$ E- d, m在钻井行业中,司钻是核心人物、无论是日常钻井作业还是安全工作,司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司钻不但要懂得熟练操作钻机,更重要的是对井场各种安全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帮助班组成员正确地完成每项工作。0 L9 K) W' q3 b! R0 }1 c
    要这样看问题:事故的预防与有效钻井是同步进行的,当采取了正确的事故预防措施时,钻井过程出现的问题就会少,就会更加顺利。实际上,预防钻井事故要比发生了事故去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少得多、正如在钻机上了作首先依赖于正确的工作方法一样,事故预防首先依赖于安全地完成各项工作。而各项丁作安全、顺利地完成又依赖于现场管理人员和l人的共同努力。 钻井现场管理人员,主要是司钻,最重要的责任是要求和监督每个人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 K) \5 [7 A! C/ P' p% M  ^+ R) h
    . J  t$ k/ g. x- z* Y, f( g* J
    6.鼓励工人们讲安全$ ^9 j# Y2 u4 A2 m( X
    说白了,井队长和司钻的工作就是组织人员使用设备件地下钻孔、如果井队长和司钻不能使人员安全、有效地工作钻井就会遭受损失。班组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受他们的司钻影响,而全队职工的工作态度宫接受队长的影响。为了安全、有效地进行钻井作业,队长和司钻必须知道人们的一般要求和欲望——哪些会激发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安全的高度重视。钻井人员首先需要精神上的满足。他们希望自己的了作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当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的时候,当他们知道自己是人类能源大军的主要成员的时候,当他们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以诚相待的时候,他们就会精神抖擞地、认真地去工作。只有这样,钻井人员才会为他们所干的行业而自豪,他们才会有兴趣、尽全力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才会注重安全。进行多种渠道教育和帮助,使他们精神上首先得到满足,是鼓励他们安全工作的最好方法、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没有高低等级之分。
    " m' U" K, B8 r1 D, O6 u. K在井队的具体工作中,可以进行安全竟赛等各种有助于促进安全的活动。同样要鼓励工人学习。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安全知识、标准等。学习者应受到表彰,让井队人员都知道学习才能进步。在安全工作中,人同样是最重要的因素。几乎一切事故最终都可以归咎于人。所以,应想尽办法、尽全力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也就是说,把人的力量用在造就安全者身上。 安全工作做得好的井队、班组或个人应得到精神和物质奖励。
    2 u" Z- R! `; M+ y  {2 f
    - Y% f$ s1 L7 z+ I/ D+ D7.你自身的安全情况如何
    6 w7 z3 p$ @, T+ I  s6 F' E( L这里给出一些评价每个人自身安全情况的问题
    9 z4 f) R2 O5 X  c5 K/ Qa.为避免滑倒;你是否立即擦掉漏失在钻台上的油和钻井液?# r2 X4 K& K  P+ D) H+ H
    b.扔烟头前,你是否先把它熄灭?你是不是在规定的地方抽烟,你能充分意识到在井场抽烟的危险吗?! G  Z3 a! _. b5 k
    C.你是否总是坚持在发动汽车马达以前先打开车库门,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造成死亡?9 p' P; N6 I* q' ?- S5 r
    d.你是否回避搬抬你力不能及的重物,并请人帮忙?搬重物时,你是否屈膝,而使重物的重量落在你的腿上以减轻腰部受力,
    : k# F7 E: ?) V8 ye.在使用刀和其他锐利工具时,你不会割到你自己吧?
    ' l2 R- q; R  G* w  s4 ~" G0 ?0 Of.工作中,你是否总是注意、留心、全神贯注?知道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工作?知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不匆忙,出现意外知道怎样跑和往哪里跑?5 e# z# G2 m! N3 x) x( X
    g.你是否使用所有安全装置及为你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
    , {, q& f& p: ~3 U1 R% H9 A/ Gh.你是否注意不去做任何可能会使你或你周围的其他人遭受危险的工作?( [9 e( J1 c! x2 p" A; x7 I
    i.你是否避免使用井更换所有已损坏的或有缺陷的工具?% P* s  V5 t$ [1 \6 D
    j.你是否始终使用梯子而不从任何一个高度上跳下来—一如管排架、大门跑道、卡车上等?. y8 ^( r( v! r# p2 Z2 V8 F
    k.在达到充分安全以前,你是否不在运转的机器周围工作”
    , C+ K5 \! L# v- o- y5 Q1 Z/ TL.如果你不能肯定吊件已充分固定、在吊件下走动十分安全,你是否避免在其下面走动?. B2 j) b0 T4 X
    上述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的安全情况就是好的。当然反映你自身的安全情况远不止这些内容。我们每个人、每个班组、每个井队、每个钻井公司都可以用一些安全问题来评价自己,从而找出自身的不足。6 E5 q1 Y- Z7 ~& R8 K2 M: y% o( I

    / h7 t; D  C) `+ ]( S/ R7 K2 V6 a- f$ [" d" u
    # b3 ?' X2 y. t+ I
    : |: ?# F% M8 b, _: V
    发表于 12-6 14: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用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08: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