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551|回复: 0

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5 1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 C$ `& |" G0 X/ }6 C) Q: p& j5 e

& V2 j  x( w, ~0 A/ |  z# z7 \: _. v
【沦陷在父教缺失的时代】
$ r6 V& X2 N$ k. [
" _2 n3 L1 R# w

' H$ @9 q7 x% Y$ T) u  u) k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6 ?. {* r  k# {9 p# W4 \/ ]

4 N' B( b5 S( |8 J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妈妈和孩子来说爸爸缺席了,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
6 h2 x0 v" n( C; q7 G- @  v
1 |$ x# ?3 P" `6 g$ H针对北京3~6岁幼儿的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t, C( {4 V- m  N! ]8 Y6 p( r! B

* N% I1 R0 |9 ]2008年,中日韩美四国的研究者发现: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亲也已经远离了孩子。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后,其他三国的高中生也仅将父亲视为第五倾诉对象。
) s( P/ O, z$ I( T% l, C& ?3 p! A+ P* o) m
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7 C, q( O$ L0 A' s* c  J. b, F8 `) E- S0 q! t" E
【焦虑的妈妈如影随形】# d  X1 X% ~) e

; J/ K0 H0 d! @“祸不单行”在中国式家庭的体现就是,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父亲的同时,老天还会给他一个焦虑的妈妈。
' W" x0 |% I9 p
: J, s0 n2 Q. R$ ~; @& {当丈夫主动或被动的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但现在婚姻的不稳定使母亲对于婚姻的依赖、对于丈夫的依赖减弱了,此消彼长,于是母亲便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丈夫继续被往外推。母亲认为安全感要从孩子身上获得,毕竟这是血缘关系,是牢靠的、最安全的。所以妻子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而放在孩子身上。
9 o( T; p& p! r. `& d
' h' b* Z9 }. h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裹挟,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 [9 U. Y* r, l, |# R
7 t% j! ^! C2 U0 n" E- o3 G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而不是父亲的世界。夫妻情感、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接撞而来。- V: w: I$ h0 q% o. E0 e% J7 X* O

2 F( [, d- u' K- p5 l【失控的孩子】
( p$ p- ?/ n2 P) C( u7 N2 L; Z  K/ V. ?& u7 w2 A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有多少夫妻矛盾问题。
  G- Q$ O% n* @6 A& Q! T2 D3 r  N* A) X' W- D5 X( {
一个在家庭中被疏离的丈夫,是一个没法回家的男人。一个没办法回家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很寂寞孤独的女人。看似是亲子的问题,其实是夫妻情感的问题。; b" O9 ^0 x+ Y& m+ O# q

* v8 o9 _% j/ p# f- _& @4 ~2 _可妈妈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
' Q$ @6 C# n8 t. g! H: a+ g+ I' @5 ]# b/ Q( G# }' q! T+ i' A' n
成为妈妈 “替代丈夫”的孩子会过早的承担起成人的角色,家里会出现小大人,心里未被成长的部分被严密的包裹,以其他各种身心疾病来表现;或者孩子会“永远做妈妈的好孩子”而进入那种拒绝成长,依赖性强的状态,没办法探索社会,融入社会。( w4 L7 Y$ U) i* U) J( [
. G. [( Z0 |8 v& n
但当孩子开始失控,“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又会使得家庭系统重新达到一种病态的平衡。因为教育孩子的矛盾会升级成家庭的主要矛盾,从而掩饰了很多问题,让婚姻能够维持。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弹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7 p- K# z, ~  M$ F4 P4 F
& N4 |6 p. C# t$ G! ]  R  k& q这种现象隐藏的是家庭问题:当问题出现后,夫妻之间没办法良性地交流和发展。
) i: S# D* j4 W- ^& P0 ~& u& V' l% ~) r
男人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是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这些掩盖会填满夫妻之间的嫌隙。看上去,男人变成工作狂,妈妈则沉溺于对孩子的爱。两个人都以理直气壮的态度拒绝处理夫妻间的嫌隙,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但其实,每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别人忽视、蔑视。7 a# }. z  g, `# B! A% w

) t! R. v1 g8 a/ \

最大的危机是夫妻作为父母分工合作系统的破裂: w" u6 H' q0 |, V2 d: @

- v3 W% w6 A4 W' z. ^, p4 H
从女性视角很容易简单认为:男人连基本的责任心都没有,直接把男人贬为动物层面。因为男人没有责任,父亲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顾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很多母亲抱怨:你们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么辛苦?男人也会说:我养家也很辛苦!双方都抱怨对方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于是就更不愿意去理解对方,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I( N" j/ X: g9 K# O) Y' _; H! q
& h5 I& ]% i; y1 b+ C, O- D: U# e
让大家更平和地看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批判,批判只能带来反击,即使对方真的错了,但是也会出于面子去反抗。) C$ c4 V3 D2 ^- N4 J# A- L

" H* n% k) ?3 m所以,我们不如理智的思考一下:一个男人为什么没办法执行父亲的角色?难道单纯地是由于男人工作太忙造成的吗?当然不是。
2 j# r3 k; o1 t# Q5 h& d2 l% e& G$ ~/ Y$ A. s2 O
1、应试教育的问题或者工业城市化问题, y9 [2 n1 O8 o5 }& ]

; n( K: u; t& B$ h( K% b* H农业文明中,孩子有很多的生存技能需要从父亲那里传承,比如说木匠是祖辈传下来的,必须要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孩子不再需要去父亲那儿学习,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了。
. a7 n6 P$ ^+ W
/ {6 x; q. g* p1 b6 N' f6 F另外,应试教育导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无从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学习,母亲照顾孩子的起居。还有,就是中国的家庭关系,西方国家夫妻关系是第一关系,所以丈夫和妻子对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等同的。但中国不同,中国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第二关系才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显然母亲对孩子更亲,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父子关系,又被挤了一下。父亲进一步退居二线。) i( p% C" n1 T9 D. C$ T. _

" R( X" X3 H5 z8 V2、传统观念导致男人远离孩子
2 a4 g+ Y. b" [5 h  k6 S' H, c) ?7 R2 y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本身父亲就不是重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家庭。家长制也是中国的传统,家长制就是父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血缘、亲情关系,还有一种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父为子纲,即上下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亲会不自觉的提醒自己“要保持威严”,“不能离孩子太近”,这是一条迈不过去的沟壑。
4 r( x8 C$ i; V! A' h% `6 [0 ]2 y7 O4 ^  \8 V6 ~- x) ~" X6 U- h
3、男人害怕担当父亲- Q; n' n! x4 i9 C, j) N: J8 h( m
2 k4 q  n$ K* |  F
从心理学角度讲,男人长大必须要期待一个重要契机,就是要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而这种摆脱的阶段对于他是痛苦、焦虑的。所以男人在潜意识里对于孩子的诞生和到来总是“悲喜交加”,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虑和分离的痛苦会呈现出来,他会有些害怕,担心妻子有了孩子后,他又要面临分离。# f1 P/ H! K5 |* w! b+ _4 Q
" W( d1 R# Q9 W0 k; G
对于男人影响更大的是情感,因为妻子的情感势必要转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丈夫会有被忽视感,这种被忽视感与他童年和母亲分离的痛苦会产生联系,等于放大了他的恐惧。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受到的创伤和痛苦恐惧,让他经常在成人的角色与孩子的角色之间转换。( d1 V+ g4 G1 u

6 {. ^1 E3 C  U+ y( Y男人是矛盾的动物,他既渴望爱,女人给他独一的专属;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爱,又会受到束缚,没有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继承血脉,但是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爱会失去。
3 P6 u7 b. K9 \! C, x* k
& P( s; S/ Q9 h6 x) n系统地看问题,为中国式家庭寻找出路
5 ^" j! c6 n) C! Q6 \9 B# _5 V* Z( {; p( p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男人的问题,那么只能造成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会导致孩子与父亲更大的隔离。+ r" I3 ]/ S9 X* k
' b+ d( U" U3 f6 {2 q: G
问题的正解是:女性需要去发展除了家庭之外,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女性的天空很大,如果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那么,她是在浪费生命。 一个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么,他无法去面对一个核心的主题,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怎么去挑战一个女人,而不是像躲避妈妈的小男孩一样去生活。
+ @: z  o# Y/ r$ O3 D3 k- |; R
2 E, P3 b/ G! c) w0 f2 z
8 X6 ^0 _0 k) t( F/ {# E; D: S% F. H8 P/ W9 U( J4 w
& k" W5 H) a0 S( l% m3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8-5 0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