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曹操,这么多年,委屈你了 , j t; y+ P1 c" u/ U8 J
三国穿越指南:各位三国穿越观光团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1800年前的洛阳城,咱们今天的行程是“认识真正的曹操”。被称作“乱世奸雄”的曹操,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 m n: B' a" _4 r! H. Z6 L
"真实曹操"
; g' a0 G3 X1 B+ M9 o( r# I( g1、最赏识和看重刘备的人 7 y5 y8 i: ~( S3 u5 Q
曹操是在擒杀吕布那年跟刘备结为盟友的。当时刘备被吕布打败,一文不名地前来投靠,曹操立即任命他为豫州牧。共同打败吕布后,又表荐刘备为左将军。这是很高的待遇。给予刘备的礼遇也很高: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此外还有信任。
6 _2 ~! V9 S+ f" Y; p曹操决定以诚相待信任刘备。甚至刘备主动请缨到下邳截击袁术,董昭闻讯赶来进行劝阻时,曹操还说:我已经答应他了,不好反悔。直到程昱和郭嘉指出,借兵就说明刘备有异心,曹操才恍然大悟,但已追悔莫及。 / R4 Q/ c3 G. O( y
无疑,这是曹操一生中所犯最大的错误。正是由于这个错误,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一段插曲:三国。 ; s. E+ W1 K& [9 {0 A" }
2、第一个高举义旗讨伐董卓匡复汉室的人 $ ^$ R; ~7 N$ X8 r7 s9 h, e. ]+ i2 a
董卓来了,洛阳城燃起了熊熊大火。
" X$ N: S* q# _. B( l* D9 N刘协做了皇帝,董卓当了相国,并享有三项特权:拜见皇帝时可以不报姓名,上朝时可以不小步快走,上殿时可以不脱鞋子不解佩剑,叫“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4 K+ G: P/ D' t1 ]% G+ Y, n0 n他放纵士兵闯入民宅,抢劫财物,强奸妇女,滥杀无辜,而且只杀富,不济贫。洛阳城内所有的豪门富户,都成了他刀下的猪羊。 9 s8 K$ y# G) Z6 I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讨伐国贼董卓之声一呼百应。
/ r0 [8 ?( S6 @# Y! L) }1 f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只是他们名为讨董卓,实为抢地盘。因此加盟以后,或明哲保身畏首畏尾,或醉生梦死得过且过,或心怀鬼胎混水摸鱼,或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没有一个当真救国。
! P1 T* ]% j9 p国难当头,民不聊生,被民脂民膏养肥的那帮家伙却还在鹬蚌相争,这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于是,有一个人终于站了出来,决心以一己之力担负起天下的兴亡,高举义旗,讨伐董卓,匡复汉室。
* k& K9 M0 D) d3 r我们知道,他就是曹操。
' N( } q) t9 B: s6 F+ C X3、董卓祸乱以后真正贡奉汉室天子的人
4 j$ T; T q$ T5 y" f暂时住进曹操行辕的皇帝却非常满意。曹操不但大大地改善了他和朝官的生活,而且做得非常细心,很像一个管家的样子。他在为皇帝提供日用品的时候,采取的竟是“归还公物”的方式。曹操说:这些东西都是先帝赐给臣祖父和父亲的,现在陛下起居不便,理应归还。 ! w; i* ~: X: A7 s* P
曹操的这份细心不能不让皇帝感动。感动之余,皇帝也庆幸自己有了这样一个忠臣,甚至庆幸上天赐给他这样一个救星。他不用再流离失所,不用再像一件可居的奇货在军阀们的手上被倒卖,不用担心害怕随时会被废黜,被杀害。他有了一个保护神,可以过点安生日子了。 ) n/ ?; k% G0 w* [$ d/ W# M
于是天子下诏,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武平侯是县侯,比原来那个只是亭侯的费亭侯高了两级。更重要的是,大将军是武帝以来大汉王朝的最高实权职务,从卫青到王莽,再到后来的梁冀、何进,都是大将军。
6 H! ?, d& P( w" n% p2 Y* N4、称王不称帝 ; P. U5 C$ {* S6 z4 S$ c5 w
赤壁之战后,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
0 ]5 I- D! r5 b0 d3 B+ A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曹操的政治待遇登峰造极,礼节和仪仗已跟皇帝平起平坐。 / c* q" c7 f( d; i, K. L) g
那么,曹操为什么只称王,不称帝?
% |$ B. t& x3 E4 w. F" J6 _* i原因可能很多,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大道理是:世受汉恩,报答之心犹存;信誓旦旦,总不能自食 其言。小道理是:出身不好,形象欠佳,怕人笑话。 * y# P" j5 i! X
曹操形象不好吗?
9 G8 F% {: X5 q- m0 X W可能。在《三国志》一书中,袁绍、刘表、周瑜、诸葛亮都是一表人才,曹操的身高和容貌却只字不提,可见不敢恭维。匈奴使节来朝,曹操让崔琰做替身,也可见自惭形秽。东汉风气以貌取人,曹操不能 不有所顾忌。
1 K4 ^$ x9 A( i( {刘备和孙权也是障碍。曹操很清楚,只要自己公然称帝,这两个人马上就会跟着上来,“篡汉”的罪名却得由他曹某来背。何况都称帝,就没有了“中央”,刘备和孙权也就从“地方”变成了“对方”,岂非便宜了他们? 3 d `" X$ p7 k' u
他说:如果天命在我,那我就做周文王。
- f- ?. i( S% u6 E1 D这话曹丕听进去了。曹操去世几个月后,他就逼汉献帝禅位。只不过,他给曹操上的谥号是武帝。
! U4 z2 Z7 L4 i3 e! l1 M5、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0 L# @2 G1 M4 @# t: @9 M
曹操依董昭之计而行,把皇帝弄到了许县,住进了自己的行辕。曹操不但大大地改善了他和朝官的生活,而且做得非常细心,很像一个管家的样子。% \" g6 y+ s: f- F7 D
# `, |0 d3 u* _1 D! Q天子非常满意,于是下诏,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下子,曹操完成了“奉天子”的全部程序,获得了从前没有的崇高地位,他可以号令天下了吗?
6 v) w. A- w7 }. z! k不能,因为袁绍不愿意。 - C1 R+ [: v7 W0 r1 x1 S6 N' k
袁绍怒不可遏。 - r$ L( ?, a2 W% q! V8 M) \! c( A
曹操当了大将军以后,袁绍被任命为太尉。袁绍马上就跳了起来,因为太尉位在大将军之下。袁绍气 哼哼地说,曹操早就死过好几回了,每次都是我救了他。这家伙如此忘恩负义,难道还想“挟天子以令我”吗?
: q) e& N) ]+ Y8 _, p1 c这大约就是所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起因,也是证据:献帝便是他挟持的天子,袁绍则是他企图号令的诸侯。可惜曹操并不承认。无论他或他的谋士,都没有说过这句话,也没有使用过“挟天子”的提法。 / y& m/ m3 |; H: Z
“政治建树" 1)变军阀收拾山河 . A N8 f9 ^' b0 t0 k+ z8 E3 b7 ^
曹操也终于明白,世家大族徒有虚名,门阀根本就斗不过军阀。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实现理想。因此,他决定先把自己变成军阀,然后再来收拾山河。
. b; \" E s. a0 p4 j那么,曹操又是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的?
! C) c; s) n h; u略地,募兵,屯田,招贤。
4 Q% Y* k( F: P9 X4 w3 T8 \2)青年将领到政治高手的蜕变 ) w- i5 K. x$ b! K! l
他打下了东郡和衮州,选精锐士兵编成了“青州兵”,用屯田解决了军粮和军饷,还招募到了荀彧、郭嘉、荀攸、钟繇、程昱等贤才。. D5 ?9 n( i$ k! n( Z! s/ v) ~
4 b6 g9 n1 a$ {这一年,曹操四十二岁。 3 n& @4 J% {3 M3 S- f% ]0 k2 l
从首倡义兵帅军讨董,到屯田备战广纳人才,四十二岁的曹操已由血气方刚的青年将领,成长为胸有成竹的政治高手。相反,他那些当年的战友,现在的对手,却很少有什么出息和长进。
; I& b' s' z# ?) e天下将是谁的,已毋庸置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尽管有准备未必一定有机会。但,如果既有准备又有机会,那就是天助了。
( b# N, F7 G$ m( o3 t曹操就是这样的人。 % \6 c- c) u1 Y& W
3)毛玠版隆中对
6 ]5 {+ _' \ w% Q8 t: b7 e毛指出,董卓之乱以来,社会动荡,国本动摇,经济崩溃,灾难流行,可谓国既不泰,民也不安,确实需要有一个雄才大略的人来收拾局面,成就王霸之业。可惜袁绍和刘表之流貌似强大,却目光短浅,不知根本。 % ^/ f9 e" F3 g: e# i
根本是什么?一是正义,二是实力。实力当中,又首先是经济实力。有了正义的旗帜,就师出有名,也就能克敌制胜,这就叫“兵义者胜”。有了经济的力量,就财大气粗,也就能进退自如,这就叫“守位以财”。
+ B( a* F2 a' _9 s, y7 c! A总之,有了这两条,就进可攻,退可守。 " f; E5 Y& _, {' Y: M/ F H, ~5 H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皇帝终于回到洛阳。面对被董卓烧毁破败不堪的京城,汉献帝欲哭无泪。 : H! t& c: Y C$ P- |
八月十八日,曹操进入洛阳,拜见了汉献帝。 ( `- C/ j. `+ x1 [* s
曹操带来了皇帝久违了的问候,也带来了皇帝许久不见的粮食和酒肉。他万万没有想到,至尊天子的饮食起居竟然形同乞丐。皇帝也没有想到,在这混乱的年头居然还当真有人惦记他,尊奉他。君臣相见,都感慨万分。 & k! c7 [6 y/ l
于是天子下诏,授予曹操符节和黄钺,录尚书事。授予符节,就有了军中执法权;授予黄钺,就有了内外指挥权;录尚书事,就有了最高行政权。 " p1 ?. q4 t3 L4 r5 `
“曹操所致的历史拐点” 1)官渡之战,袁绍VS曹操
) H7 j5 ]4 F! |* j" u8 s9 d袁绍和曹操都是不同凡响的军阀,他们对战后重建也都有自己的打算和看法。袁绍要走士族路线,恢复代表士族利益的旧秩序,这是他们那个阶级赋予他的使命。
1 e! @( ^8 u8 C, ?: G4 O& P+ v! m曹操却要建立一个“非士族政权”,至少不能再走东汉的老路,政治上也必须有所更新。他在战后颁布一系列的法令,主张抑制兼并,以法治国,唯才是举,甚至提出“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观点,就是证明。 + s) s6 W) v/ Z7 ~1 Y6 p' f% W- e
曹袁之别,即在于此。 / S; ]6 p2 Z( M' Q. C: `: I
换句话说,董卓是旧秩序的破坏者,袁绍是旧秩序的维护者,曹操是新秩序的建设者。所以,曹操和袁绍要联合起来反对破坏秩序和扰乱天下的董卓,却又会在董卓之后分道扬镳,甚至决一死战。 7 s$ n- K7 s* v9 \- _; q0 H8 s5 h& t
因此,官渡之战不仅是两个利益集团的斗争,更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决战。在社会地位上,是士族与寒族之争;在意识形态上,是儒家与法家之争。这里面没有调和的余地。袁绍胜,天下就是士族和儒家的;曹操胜,新政权和新秩序就将由寒族和法家来建立了。
: l% }; ?6 N: X9 ]+ _/ ?; a2 P! m$ y! S2)划时代的赤壁之战 1 A( z! j7 ^0 m4 C; b+ U$ q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曹军从江陵顺江而下,孙刘联军从樊口逆流而上,两军在赤壁(今湖北赤壁)相遇。 9 Z$ W# F+ q& ~
曹操一败涂地。这一回,曹操失大于得。 4 ~+ }) _- I9 t
刘备变成了战后的暴发户。
, M) W. m. w- i6 }# a! U赤壁之战实在是三国史上的一个关键。由于这场战争,鼎立之势已现,对峙之势已成。此后,南方和北方也曾有过征战,比如曹操南征孙权,关羽北战襄樊,但不是无功而返(如曹操),便是自取灭亡(如关羽),谁都不能再向前迈出一步。
* J) _9 t4 B5 k8 W- M, f3 ` C3 t q* l# E
+ @: e/ k, \: X! `- N
8 ?! c l+ ]( t* m5 C;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