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7-10 08: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7 ^- F! { }# b) ?0 V3 x1 H0 U( |1 h: w( o《辞海》1999年版:
8 Y* `. w9 B* _, o0 A# G, ^# u/ d“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2 l; i! L, O) K6 ]% [: i- G$ l
法国《百科全书》:
* l$ y- k8 g b2 F" h“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科学人物-爱因斯坦 b9 ?- [6 R, V" e$ A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
, h/ x4 f* Y; i“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5 m7 _! s) K! o0 N4 Y2 t3 I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 u) [4 D; z! n4 m# c“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c& Y7 ^9 E( [9 `/ m, |, }) ~
/ n- d# q9 g. h2 F; i& N对于科学的核心特征或者说所谓科学精神,随着人类的进步,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科学具有如下特征:
# D' [0 f' I/ M7 e理性客观:从事科学研究一般不以“神”、“鬼”、“上帝”为前提(一些科学家仍会信仰宗教,但是"科学"本身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通常科学家会设计实验并控制各种变因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以及解释理论的能力。
# p) p1 G$ N" W, Z, L' u可证伪:这是来自卡尔·波普尔的观点,人类其实无法知道一门学问里的理论是否一定正确,但若这门学问有部份有错误时,人们可以严谨明确的证明这部分的错误,的确是错的,那这门学问就算是合乎科学的学问。: G v" O: W- l: W
存在一个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可以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真理。例如:广义相对论在微观世界失效,量子理论在宏观世界失效。不过科学家们仍然努力寻找与探索是否有某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现象(至少在物理界,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合并是一至少延续数十年的野心)。
# z/ z3 u0 ^6 W) ]普遍必然性:科学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它必须能够解释其适用范围内的已知的所有事实。
n1 O/ e |9 c# Q; e7 A
+ j1 w1 c' J v6 |: o; e12、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非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假设能否被验证。比如,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杀,抗日战争将会更快的取得胜利。但是这一假设无法得到验证,所以历史不是科学。但是历史、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也都有其具有逻辑的核心思想。同时,科学与非科学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经济学,其中也使用了大量的科学方法来辅助解释经济现象,但总的来说,它与科学还相距甚远。; k+ {! f) ~, \2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