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产过程中的潜在火灾、爆炸主要包括两方面:
7 G d: A2 k, l6 |# s1 P( t' J, [一是涂塑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含有以二甲苯为主的稀释剂的涂料;二是下料过程的氧气、乙炔等可燃气体和液体。油漆、油品、化学品等易燃化学品库房,管理、操作使用不当均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潜在危险。' Y3 R9 Y7 I! z ^$ b$ @; u
危险源控制、安全防护设施:
; h$ T$ _6 d' c# ~: V/ P4 r5 \7 g) c要有专用仓库储存,并采取防火、防静电、设防火墙、使用防爆电器等措施,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的规定。现场使用要遵守有关规定。储存和使用现场的消防要符合有关法规和制度,设立消防设施和报警装置。
8 N1 w0 w* L, h# O' Q: O. t H! w. \(2)下料车间的间歇脉冲噪声、金属件表面处理等存在的噪声危害;; v/ w9 |1 ~5 ?# w: V, c& E
A 危险源控制、安全防护设施:# T4 v$ h$ _4 l. }- d) g7 {
①、采用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的工艺;②、选用低噪声设备;③、采用操作机械化和运行自动化的设备工艺,实现远距离的监视操作;④、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等技术措施;⑤、个人防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和减少接触噪声时间。
, i8 V2 u K2 H/ HB 职业病防护:
) X9 l7 G) g) {' T9 W2 c①、建立定期的企业噪声评估制度,对员工的听力以及作业环境应定期评估和检查;②、员工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耳塞;③、对职工提供听力保护信息及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④、定期身体体检和检查。
$ c, j" P# C8 I/ `(3)在下料、切割、焊接、喷塑前处理、喷塑过程时产生有粉尘、化学品挥发的有害物质和漆雾等危害;
& M: X: J. l5 g" f1 q0 pA 危险源控制、安全防护设施:) i( m( u9 }. T0 X" g$ X0 c
①、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物料;②、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③、加强车间通风;④、采取防尘教育、定期检测、加强防尘设施维护检修等措施。6 s% H! c+ d" k; q+ q' e
B 职业病防护:; A5 y; u' ]. c( R, Y0 ]7 A
①.严格管理,防止泄露;②.对使用人员进行教育和应急培训;③.对生产车间有害物质进行监测;④、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⑤定期身体体检和检查。; T2 p( y$ F" }5 K3 v3 [
(4)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设备搬运、贮存、成形、切削、组装、检验等都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 J/ _! W" [- u4 s, c& s危险源控制、安全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
* e0 r# r* O# Y7 E①、设置安全防护装置;②、设置保险装置;③、设置信号装置;④、设置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 L9 Q2 y! @# W$ s5 j: A. N (5)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涉及的触电危害。
! B$ d( K8 c9 H. I危险源控制、安全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
9 ^4 q5 p: S0 C8 K. ~①、控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安全认证标志;②、接零/接地保护系统/漏电保护、绝缘;③、电气隔离;④、安全电压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