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能做大的企业占绝对的少数,大多数的企业都会死在小规模的阶段,或者永远长不大,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这七种公司永远做不大:
+ z2 E# { G: P" r, M% H- @2 }1、格局小的企业
% g3 h8 G2 J- G: W0 b
9 d9 I& a8 D& E
& T- x3 s1 b! U1 A2 d9 u
▶1999年2月,牛根生对孙先红说:我给你100万的宣传费,对谁也不要说。先红问:为什么不能说?牛说:现在总共筹到300万,拿出100万做广告,我怕大家知道后接受不了。我就要一个效果:一夜之间,让呼市人都知道。于是1999年4月1日早上,一觉醒来,人们突然发现道路两旁冒出了一溜溜的红色路牌广告,上面高书金色大字: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7 J. Z+ N- K% U$ H6 T6 O但在现实中,许多老板肩上扛着品牌大旗心里打着小算盘,乐于小打小闹,希望以小的投入来获得大的回报,从没想过以大的投入来换取更大的回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格局。格局小的老板,想的永远是自己,希望从一颗鸡蛋中吃出黄金;而格局大的老板,则能着眼于未来,在大环境中定义自己的事业。
2 C- |& m/ \4 u2 J% {; D* _
2、心态小的企业
: a0 o# d& e) d! M- |
2 c; @# ?1 c1 J& U
( B& v* _2 _6 V6 Q6 m9 c
▶俗话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许多企业之所以做不大,就在于只谋子不谋势。谋势就是定战略,有了战略,路再长,总有一天会走到;没有战略,走得越猛,死得越早。置战略需求于不顾,希望用1分钱换来100元的效果的主,很难走出穷的境界,因为占便宜本身就代表没有境界。死抠一城一池,是活三年的企业,因为它不抬头看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是活三月的企业,因为它不低头看地。不看天,山雨欲来浑然不觉,要被洪水淹死;不看地,夜半悬崖大步流星,要被群山淹没。
0 I) K, Q3 c/ N4 B3 T+ _3、短视的企业
' A4 t a4 `, y7 t7 L0 R+ _8 K4 u8 a6 k, ?: u; ?) |" F
▶立竿见影、刀下见菜,是大多数老板的想法,当然这也没有错,因为解决目前的生存问题是第一位的。但是,生存问题属于战术问题,而发展问题属于战略问题,解决生存问题必须刀下见菜,但要搞定发展问题则需要细水长流最后水到渠成。现实中,很多老板都有短视心态,以为整一个亮点马上就能换回巨大的效益,于是一个活动搞下去或一期广告投下去看到没什么效果就马上停止。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品牌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长期工程和系统工程,既要有独特的个性,又需要系统的提炼及提升;对于客户而言,品牌又是一种认知识别和体验识别,他们需要你能记住你的特别理由,因此也就需要你在诉求点上要坚持深入。
# D) ]4 k' b }, y1 r6 W4、缺外脑的企业
& e, F) P6 T& l; M. G8 ~/ M+ {" j' z H# a% k" F& h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资源第一位,机遇第二位,能力第三位,学历第四位,不少老板比别人做得成功,就在于他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为他创造了部分条件。而很多老板之所以做不大,原因就在于他缺少足够的社会资源,单打独斗当然也就孤掌难鸣。说到社会资源,很多人都会想到领导支持这个词语,其实这并不全面,向领导、职能部门传递企业的正面信息,获得政策范围内的支持,这只属于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方面。
; X. Z, Y9 j2 z* L3 m
除了官方资源以外,能帮你快速解决一定融资困难的亲友资源,能为你迅速带来人才的人力推介资源,能为你出谋划策充当参谋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等,这些资源都会对你的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企业的外脑。想想看,那些做得成功的大企业,又有多少企业没有外脑、没有顾问呢?
: V) j% Z. t2 }/ |1 M6 {0 |5、缺内脑的企业
7 A4 t6 r; d3 `; A
6 G2 f* ?4 S1 G8 I% n) Q
▶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一批能征善战的下属为你冲锋陷阵,老板再厉害,也难以成事。许多企业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优秀的人招不来,有出息的人留不住,剩下的看谁谁不顺眼,为什么会这样呢?员工愿不愿加盟公司、能加盟多久,与薪酬福利、团队氛围、学习提升、办事机制,成就感,归属感、生活现状等各种因素紧密相连。
( @7 A8 g# [4 `/ L1 F$ Z8 Q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薪酬福利都差不多,关键问题是:老板只看重行政管理与业绩,只关注你今天卖了多少、有没有迟到早退,至于思想管理、技能管理、状态管理与团队氛围管理,老板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最后员工技能得不到提升,思想得不到引导,越干越没劲,只好走人了事。管理的表面化,最终导致员工素质同质化,做不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 \, i& |, c+ H* e* p" e9 W' h9 o
6、用金扁担挑粪的企业
6 }6 g: h: P/ `( p9 X+ D" o- x
1 W) u3 m$ Y \4 p* r! \4 V& ^: m
▶从前有个小伙子,祖辈都是菜农。小伙子每天挑粪去菜地浇菜,从小习惯了这年复一年的活。一天,他去菜地的路上在一棵大树下歇脚,坐在挑粪扁担上,远眺村里大财主的那幢豪华楼房,心里突然有个梦想﹕有一天我要是像他那么有钱,我一定要打一副用金子做成的扁担挑粪。
& j0 M( t; Z: a$ v' B6 F用金扁担挑粪虽然有了财富有了金子,但是挑粪的思维还是没有改变,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那种操作手法。所以,很多企业看到别人有了驰名商标就马上去申请一个驰名商标,看到别人开了一个自助火锅生意不错,于是就立马也开一个。有了这些金蛋蛋以后,马上把它做成一根金扁担挑着以前的大便继续前进。
5 [; q% Y# n% U( \
7、需要预约的企业
& y& \9 h9 a2 g i# M. n: c1 r* y( r% d' n ~1 L) s
9 {5 d9 y5 C% Q0 r% C6 @3 e7 g& q
▶中国的小老板令人感动和尊敬,在我看来,哪怕是开小饭馆的小老板,也功德无量,令人尊敬,因为他们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贡献了更多的税收,开发了更多的技术。他们多数才华横溢、精明能干、出身草根、白手起家,其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勇气让人佩服。他们在资金与技术贫瘠的土壤中扎根,在不利政策环境中破土,在外资、合资品牌丛林中成长,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让人感慨与惊叹。他们热情而富有理想,为了实现百年老店的梦想,很多人起得比鸡还要早,睡得比狗还要晚。企业最大的瓶颈是资金!
3 x# S: k8 F' n3 p5 M3 q. g3 K然而,在你没有实力之前要想获得金融支持,干过企业的人都深有体会,最缺德的机构莫过于银行,他们向来都是雨天收伞!在尊敬与感动之余,又难免有点儿心酸与不安。因为很多小老板都患上了这样的毛病:事业不大架子大、老板不大脾气大,自以为是,傲气十足,结果很多的机会就在这种需要预约的情况下丧失了。
6 g, C0 e/ |! u. b/ ^! E; i4 w
▶十种做不大的老板
- {8 z' e! n- l$ J
第一种:没有大梦想的老板
2 J2 ]- `. V# v) H5 D7 o
) S( Z9 x: [+ ~# l: K
% q5 e" D/ x x$ k% f/ E3 L
▶不想做出大成就的老板,安于现状,对竞争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机会不敏感。商界往往是大野心的老板做成了大公司,安于现状的老板最后不得不因业绩不良而关门或换行。
L1 L! {* O* T5 ~' J* p7 S第二种:没有创业规划的老板
$ Z7 s5 R7 W5 B. ~: m/ {& \) f4 ~; v8 Z' t6 L) ]
* x. u# x) y- n" V
▶这种老板不善于对自己的事业做中长期规划,往往在经营中浪费很多的资源,或者让人才流失,或者让资源闲置,所以他们的经营成本很高。
% ^# [; G# K$ z( b0 Q第三种:不重视人才的老板
) X/ t# z. n' D) `1 E0 R) L- J; t) F9 \' G
5 T* D2 Y! d0 t( e7 U. t
▶对任何公司而言,人才比资金比资产都重要,有了人才才可以做想做的事,没有人才一切免谈。老板最能干的公司往往都做不大,老板不太能干的公司,往往能做得很大。刘邦和项羽就是最好的例子,刘邦不能干,所以他重用萧、韩、张三杰,项羽很能干,所以手下能人都留不住,都跑到刘邦那去了。
. A' `" D! X) F* i9 K a
第四种:完全自己摸索,从不向明师请教的老板
$ l% d1 Z8 `9 ?: K/ O2 C- R) p& N3 ]* {, O. i. ^$ p
. ]4 L, S3 M0 F( y+ b2 P# r: p* S; Q
▶完全自己摸索的老板,在经营中就会要用很多的失败做代价,走了很多的弯路。从而造成要么信心不足,要么资源被浪费后没有创业资金,要么就是视野很小,看不到机会和危机。善于向明师请教的人,总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因为他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所以能看得更远!
8 ]) L% L5 S$ k0 \# V$ r$ E第五种:观念保守思维不开放的老板
) E) y. U# \8 v& t% s5 ]5 |
' R, q# w, |" x7 B! M
% H2 D/ S, {8 f. X
▶看看中国发展的轨迹,越是开放的地方,越是发展得快,越是观念落后的地方,越是贫穷。思维不开放的老板,总是自己拒绝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 R' S8 n9 q; }5 [! U2 b, H6 b
第六种:恃己之能从不学习的老板
& \4 u( n0 P2 Q* I' P: C) V
" l* @' b" M$ k+ B
- S. q) G! |* a& T5 [, X
▶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的老板,都是一些取得成就的老板;从不参加培训的老板,肯定公司业绩不良。为什么?不学习观念就要落后,思维就要保守。
0 G+ b* {7 S' L# c; x
第七种:畏首畏尾顾虑太多的老板
' o" k- l5 E) p8 ?" n! f! U
2 `5 Z9 W `- y0 F) M0 C
9 l- L3 P @4 c; [" V
▶风险与机会是均等的,从不敢冒险的老板,肯定是要失去很多机会的。世界上的两大公司,都是在风险的浪尖上走过来的。果敢的企业家总是这样想“万一我不做万一我不投资丧失了机会怎么办”,他们想的是“万一成功了”;有些老板总是这样想“万一我做了万一我投资了失败了怎么办”,他们想的是“万一失败了”,所以不做就没有失败,但更没有机会成功!
' Z* ~( v% r# W; `第八种:心思太细专做小事的老板
- N1 J! d- J. S7 Z2 I7 c+ w7 y( a
) L" t5 F( W7 Y# Q4 t
▶把时间都花在小事上的老板,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考虑公司发展的大事。有些老板,充其量只是自己的业务员,因为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跑业务上;有些老板是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上哪里,却从不考虑如何才能不出问题。这些老板都很累,业绩却不良;反过来看,那些只专注于公司发展大事的老板,把小事放心地交给员工做,员工既有了用武之地,就会长期留下来,老板自己反而很轻松。
9 Y$ ~8 ]* B0 t0 ~0 A( V6 G
第九种:埋头经营从不做宣传的老板
; b+ d4 d0 x# I+ }* e% q7 U/ m0 K2 b: \! O
# T" \/ P' }6 b L% X2 P" c
▶营销就是做广告,越是多做广告越是会做宣传的老板,公司就会发展得快,业务就会做得多,连少林寺都要用宣传来推广自己,否则它哪有那么多的香客和门徒?埋头经营的老板还在满足自己的客户量还可以的时候,却不知已经有人做宣传占领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 r1 S& _' G$ A% `3 y
第十种:贪图小利不讲诚信的老板
1 s3 m; `( [( J' F
) @$ W& ^9 W* y2 Q3 ^
; J1 x2 F& k; q/ q# _; ^
▶讲诚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往往代价很高;但往往也因此带来了自己长期发展的各种机会;不讲诚信,看似代价很低,暂时占了很多便宜,却不知付出的代价更高,丧失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做了很多年还没有发展起来的老板,肯定遵守诚信不够!
( O3 t9 U" v; |" R# d( Q
- \2 k" Q% Y. T3 F' u% P% E2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