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4 22: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ISO14000系列标准可以分成几类?: G3 a7 p, _! f3 W2 [$ A* I; T& Y
+ v- Q& B1 I. B5 @* f% N) B( L' D! }+ Z ISO14000做为一个多标准组合系统,按标准性质分三类:# c, K0 l8 c* n
+ W( f2 Z% p! B- H. U/ {
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 E8 a5 r: {, a/ ~" V5 }
9 b$ E1 E2 S1 g8 }. g. j: h
第二类:基础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则、应用指南。
& e( S7 c4 E# T1 {9 L3 k6 R& v
) q8 J7 C9 l& B% l0 P 第三类:支持技术类标准(工具),包括:
3 \& j7 D& l+ |- n
: q2 { `" H; W1 p2 J9 E& ? ①环境审核;) F( A/ y2 J& V
3 Z! R! u2 E' v; Z( f4 D: U ②环境标志;9 E5 I. y& E% A: D! Z8 M- `
* O: |8 E5 A t+ e ③环境行为评价;4 V9 O, v: D4 k, K. f; o. w
% u6 K" ?% ]; t$ U8 N ④生命周期评估。
( l, E" J+ }/ a; T+ @/ D! m
, L- ^. y$ t; ^7 l$ i9 ~6 u 如按标准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 E& O4 u& [) o/ B' O \! e( u' g
4 E6 o' D& T& I, U5 X6 h 第一类:评价组织- t( Y, s+ T4 E$ f1 ?& y
% K. `4 ]+ M) Z: w8 W ①环境管理体系;* f. ^1 U7 n j% H
$ N% Q1 Q W7 E) X7 {( p( D
②环境行为评价;
" l1 t T1 ^+ @. F
) G& m0 V' x( m5 j" n9 O ③环境审核。8 e0 s& G. O: Y$ P" v% `
t' I1 S1 w% s# F1 V( l
第二类:评价产品. Y9 o" `" J2 g) O
$ O" j. p+ U" A. l. i& t7 V
①生命周期评估;
7 n) G5 f4 A! Z0 Q8 w+ K
9 w% B! V! X/ E. |& v ②环境标志;
5 z Y5 z: r I& q( h
% j5 R0 R9 F2 E! T$ M ③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9 B+ w& _5 _$ G W
j" C6 U) ~ z) n5 n t1 H0 E! H 二、ISO14000系列标准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7 N+ C) E3 i6 Z6 n6 u
; Z9 g$ E/ K2 e; P5 Y3 w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大会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任务,历时若干年,在考证大量素材后,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这篇报告首次引入了“持续发展”的观念,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份报告一颁布即得到了50多个国家领导的支持,他们联合呼吁召开世界性会议专题讨论和制定行动纲领。
( V% R5 }" B/ U2 T: C% X0 W) S; a+ ?0 u- g
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公司为了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标准化和许可证制度。1990年欧盟在慕尼黑的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质量体系标准(BS750)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 }6 E9 t I9 v8 s' U B
$ W+ u# c! I0 N# T: ~+ F. k4 s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开始了。各国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6 b$ Q/ s) J# Y [: b
3 f, j# J v& T9 S1 I7 ^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8 N- d6 |- A# {
3 E4 z0 _$ O x. }( m
三、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需具备以下条件:
. q0 g h& M; C5 L: r' V0 D0 H7 |% L9 o
1、具有相对独立管理职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旅游区。
' j a# W* u9 j2 g# ]
- \* }2 b7 Z1 L/ \. T$ p) p 2、本区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例如: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并具有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3 O! z; J- {/ e( Q/ n
% w' |1 N: q' R9 [# O; M! y5 y6 _, c4 I 3、本区管委会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环境标准和ISO14001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 ?" T- u/ n# d% {
% l$ N( U* X9 O/ B: ~4 M8 d7 y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相关目标、指标和“一控双达标”目标有可能的就列入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指标中。% R8 L. B0 L0 q$ r4 a$ M8 Q
3 u5 M2 G6 X8 z
5、环境管理体系运行6个月以上,并通过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 V% u4 X1 y6 q4 c5 ], a. M, e+ d0 F6 h! S) f& K; ^6 h5 f# q, Y9 D. B
四、我国为什么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了什么管理机构?职责是什么?
0 z9 B( w! l2 b& Q9 M4 c$ G) y, m
" R9 V* [: |5 Z! R 为了统一领导我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国务院于1997年4月21日,国办函[1997]27号文件批准同意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简称指委会),并于1997年5月27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樗着我国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l+ l/ E; t* w
$ y! D& H8 ` L+ F3 W" ?) a& W
指导委员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担任主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国家商检局、国家计委、经贸委的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 d. W: v1 Z) i( G) Z( a* ` Z
' d7 q% ?& C: O4 E4 a 委员会由33个部门和单位的代表组成。
9 \8 t8 S4 x `) w/ m7 B2 Z4 y; x4 Z7 S+ F9 T6 Q
指导委员会下设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的认证注册机构,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为我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提供保证,也为认证/注册的国际互认奠定基础,从而使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到“一套标准,一种制度和一种证书”。
5 o8 t+ ^7 t8 j6 A- j1 S% t |* v/ u6 n) ^% `& c% B. q
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标准管理处承担。
) E. S/ S8 e) k
' e9 f7 N# L% \- }& j; Y 五、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最关键的原则是什么?
7 M Z c6 u/ m6 w' x3 X! S( `
) Q: s. M0 p: L( C ?- o 经充分协商,ISO/TC207对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规定了七条关键的原则:
* P& n3 S' J: I7 U. B* z1 I1 q" V7 t( v5 H
1、ISO14000系列标准应具有真实性和非欺骗性9 [. z7 P+ J, y+ x$ G
& _) n) F: x1 {) \ 2、产品和服务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信息应意义准确,并且是可检验的;
- @+ Z8 ]. U; N/ c9 R; r' N2 V, R. g
3、评价、试验方法不能采用非标准方法,而必须采用ISO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或其他技术上能保证再现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e1 T. h0 h7 _6 J3 n6 J
* [, S, `' C7 S& q+ Z, [
4、应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但不应损害机密的商业信息;
) f: x7 i9 Q# u2 i. ]7 ?, c/ }- a
六、ISO14000系列标准对贸易有何影响?- t0 k+ n, |' ?8 }% [; I' b
% O& L0 E# w2 }, ?0 v# _
ISO/TC207在制定ISO14000时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不增加并努力消除贸易壁垒,无论对环境好还是环境差的地区”。, S* b, ^/ c" S% Y# x
" L& B! D* _+ X 客观上ISO14000系列标准统一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使那些以此制造贸易壁垒的国家有所收敛;标准要求各国公开其有关体系、产品标准和认证方法,为其贸易伙伴提供便利条件,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0 V! ~1 {3 V" Y: b" e( p) R
2 a+ z. R1 B. `$ M! v 另一方面,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又是另一种壁垒,它对那些信息不通,行动缓慢的国家和组织将造成实际上的贸易障碍。各发达国家对ISO14000系列标准持臭味相投态度,在标准尚为草案时就开始了试点认证工作,并做好了标准正式发布后的国内转换工作;发达国家也以环境为借口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要求。因而,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其受控制的地位就必须迅速着手开展ISO14000实施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ISO14000的认证是通向未来国际贸易市场的通行证。2 w2 A( z8 ]+ S) T' ~
. ^% y5 m8 G& F5 \( Z
事实上,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明显,环境已与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因素联结起来,形成了严重的技术贸易壁垒。这种壁垒是各国为保护其国内人民和国内市场而刻意制造的,是近期内难以消除的。
5 @4 n' m- u9 O$ `: f, ~4 v6 ^7 ]' z3 C$ G' K2 c6 ?1 f- ~' V
5、非歧视性;, h3 J6 W( }) C$ m' P
" ^6 |) N1 K9 q( N
6、能进行特殊的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教育培训+ C) o; ~8 R* x8 ~- x. G$ v! m7 ~
; ^8 F1 R0 Q& C$ a) h7 _
7、应不产生贸易壁垒,保证国内、国外的一致性。
/ }5 {: g4 A9 H6 l3 e/ ]! G. u& S; y3 k- L
七、ISO14001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S" \8 V, k# ?2 D( L' R
- z" e! W2 v, K% ]& p7 |1 q 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
2 W& O, ^/ {5 h3 F
& J: I6 s( i' m, v0 g& @ 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标准(见图),该系统包含五大部分,17个要素。五大部分内容概括如下:+ g, K- I( T8 y$ Z4 ]& S+ \
* j0 `, U. g" ^7 ~3 Z6 y
五大部分是指:9 \7 ~. C* L* M* p+ N3 a q
% B. t2 V, r, U/ M0 ]6 V ①环境方针) A( \5 T/ K: w
4 [) M6 g3 k% Y% P* A ②规划
2 U1 d9 [( ^! Y' K( m: k* Q+ ? ^ u) l/ M# p& H! m" o1 n8 w
③实施与运行& F8 O7 v% E r
( T0 c7 ~% p+ L0 ~
④检查与纠正措施
- @# Z! `4 t! g0 P3 w1 i/ L% k9 S+ O+ Y
⑤管理评审
" G7 d9 B5 ~, @7 u/ ~' g7 L7 I# Y2 N
# m+ ?; Q- R' {, e/ f9 A2 \ 这五个基本部分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Z: Y3 y& Y- h1 n ~% L
8 F( i; T |2 V2 [7 i5 s" T
17个要素是指:4 F- |3 I D9 U! |
5 t: W8 E3 \( H8 @) E 1、环境方针
% |7 b% v3 D* J4 s
2 l( r5 B! j1 U/ m 2、环境因素7 O+ L6 L5 \# V
V6 ?5 l) S, |; P
3、法律与其他要求6 ^ ~7 ]; |2 h: D! \( Q
( e( T, _ P8 ?+ A 4、目标和指标9 O8 H2 K, i2 l
# E( _4 y1 o$ ?7 g! @# p: q3 M 5、环境管理方案, |5 i* t* l6 d- i/ L
0 T, b( B, z; c5 v( R 6、机构和职责
/ ^ r" E9 y8 r0 f. k; k+ d' S$ }9 E% m U" a' r
7、培训、意识与能力: N- M' r- e9 m5 a7 _
! u( A/ _6 N0 @8 Y! \
8、信息交流
) n3 C; V; b) I3 g; X) t( q4 s7 o3 O7 e# h
9、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N. m% v9 J9 ^. n
( [- f+ c! K9 V3 m! x! B( W* l' v 10、文件管理
% t2 S, @! K! p- e3 s Q
! `$ X& }% r7 H& t7 Y# F 11、运行控制
+ b3 v6 m5 {9 ]& b6 r
! {& b3 u W5 ~8 z. D! @ 12、应急准备和响应
$ N$ B. d8 C- z$ ?$ q: n C0 Z$ ~- ?# K9 n! ^
13、监测" J/ O4 q4 |& x) `1 ?& z. i: P
$ r P3 t& a; ^ 14、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 X* B( |$ I' Z" i" H; N+ j
2 S0 P% N1 m7 g8 p
15、记录! L# h! [# `6 A9 W4 S' x. b; N
3 n ?% S5 F3 y
1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L5 J$ S* n! P4 r6 a, H% w8 ^2 J: t: P1 O% v) n1 C! }7 u5 l
17、管理评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