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k$ M: C. m9 [
公司中有60%的员工的工作没有正常产生绩效!对,这不是夸张,也不是假设。如果一家企业长期如此,结果只有一个:倒闭!
' d7 H: u. g5 s9 h& K! y) q! v9 i& ~
7 u: z, j- Q+ q Q8 n P! P
9 L) \+ Q! ~: D- k1 g
请认真思考一下,你的公司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普遍现象——
( V: V9 `8 Z1 K0 f W
有5%——10%的公司员工,一上班就是来挑毛病、和你对着干的,所有的制度他都看不惯,所有的决策他都有不同想法,而他不会去想自己做得如何;
有15%——20%的员工,他做出的东西就是不合格;
有20%的员工是蒙着做事,做得对与错,他都不知道为什么;
只有20%的员工的工作,是高绩效的。
9 I. m- g* Q& k9 M; g+ c也就是说,公司中有60%的员工的工作没有正常产生绩效,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尽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也学习过不少管理知识,尝试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总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9 v+ X& d4 O( f- I2 G. ?4 Q; F
7 X( `4 r$ h6 A, q
这是我10年间对200家企业跟踪研究的发现。十数年来,正是这些问题深深地吸引住我持续迷恋、关注管理——
0 Q5 _/ J9 e6 i- s+ ?/ v
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差甚远?
2 ~2 ?8 B+ C# K5 _) O( R
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了无效的、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中?
j" [9 e+ K4 G( w8 c6 ?影响人们工作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 [5 C/ q) @+ ~, L人员为什么会流动?
0 j% }& R" F2 D, s5 ^$ ]$ j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用?
! Z! }( s: u4 ]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源于管理观。
' X( n4 r8 }, P, y3 E: U* y1.用绩效说话: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 o [- g2 _: Q# [$ [7 L2 Z+ l% p
1现象一:功劳与苦劳现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劳”是对绩效没有帮助的。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有了“苦劳”之后,就会觉得已经很对得起公司了。 x/ U7 V9 h. S# O/ F
3 Y" F. ]: F. d& [# R% P
其实我们也会接受这些看法,很多公司还是以苦劳为考量标准。这说明对管理的观念还是没有认识清楚。讲苦劳是对管理上的第一浪费。
2现象二:能力和态度
( t) |" v( X# U5 z! y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直接产生绩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态度。谁产生绩效,谁就最重要。当态度转化为能力,才有用。
" U) R. h5 s- q2 [, v# l) Y
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业,你公司活得好的员工是谁?是不是能干的人累死,不干活的人活得很好?而通常是能干的人总是态度不那么好,不能干的人总是很讨好。那么你的管理就一定出问题了,你考核的是态度多,还是能力多?
+ x4 t- [4 n+ W% i7 f( i3 C
如果你50%的内容都是在考核态度,那你的公司能干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这意味着如果有机会,他就会流走。这是对管理的第二大浪费。
3现象三:才干和品德3 b$ m, H L2 t% s) n! M
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战时才能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去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是好还是坏,管理不能把赌注押在这里,而恰恰应该去设法解决它:
0 E( x w7 Q4 v管理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没有机会让人去犯错误,让品德转化为才干,创造绩效。所以学管理,要看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
# k5 K' R# N6 Q' I7 _ J. \
何时“德”比“才”重要?
|. ]% G/ m3 h/ W+ Q8 Y, C必须要说明的是:在两个时间点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时;一是在提拔时。
2.等边分配法则:管理是一种分配
7 M* Z( V; Y. q+ A; t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即权力、责任、利益三角对等。
2 x8 c1 Y) w6 H3 f6 d几乎所有管理出问题,都是因为三者的不对等。
) j, L3 N; I' ~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分配,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这里分配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权力。我们在管理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分配权力。必须明确,权力分配的依据不是岗位,而是责任。
2 P R, M# |- d _" w' {* l3 I8 a- [比如:如果完成绩效的责任,分公司的责任最大,那么权力最大的就应该是分公司经理。但是现实中常常不是这样。我建议大家做两个重要观察:
1公司的总经理经常给谁开会?参加会议的人就是权力最大的人。1 V0 P/ n+ P, D" Z
他是经常给总部职能部门的人,如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开会?还是经常和分公司经理、一线经理开会?和总经理经常开会的人最有权做决定,只不过这个决定是通过总经理部署下去。
2公司头衔的设计,是一线人员的称谓高,还是公司职能部门的称谓高?
称谓具有象征意义,权力常常在岗位的称谓中就分配了。
; o! ?# Y# c& P你会发现,总经理的会议室里多是职能部门的人,而二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称谓都比分公司、一线岗位的称谓高。你又如何让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去为一个小小的一线经理服务?彼此见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态就立刻拉开了。
4 I. o% b$ R' |" ]% V: v1 M( N
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基于责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I: t6 G4 ^, K, C$ K# g' _3.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2 I- n. P1 h( I* M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也是谈得最多的话题。其中含有两个重要的认识:
! f; H& C! X" a% e9 }0 ~* j第一,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决定;
- C" @7 P9 H& Y% F* [
第二,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 k/ H0 ^, d* r! C1认识一 :为什么管理做什么要由经营确定?
* x- ?8 i3 U$ }5 @7 s在一个公司中,“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对。逻辑关系非常明显。
* n3 d( E; N/ A) x4 F8 C ~( o比如通常情况下,薄利多销经营,对应规模化和成本管理;一分价钱一分货经营,对应品质和品牌管理;服务化经营对应流程管理;定制化经营对应柔性化管理等。
2认识二:为什么管理不能大于经营?3 r3 c( Q- |- g% h l1 c
因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大于经营能力的话,那常常意味着亏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进、人才很优秀,但就是经营不景气的原因。虽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观有问题。
# D! y& U! U" M! z! U你不妨看看,你公司最优秀的人是在做经营,还是在做管理?你开内部会议多,还是开外部会议多?
' J3 h7 `' s; }. u& ~7 G0 y
如果你的高管团队每一次都是开内部会议,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属,那么你的管理就大过了经营。
5 c; M5 j, c) U) W. {+ T* j7 W
这就是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说:
. J8 l3 I6 O }6 g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开内部会议,下午不重要的时间见客户;
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见客户;下午尽量少的时间开内部会议。
从时间的分配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经营大,还是管理大。
6 p ^" R* B& n-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