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
导读:很多老板都有一个困惑:“我们员工的收入水平在同行业当中属于中等偏上,但为什么员工依然对收入不满意,对公司不满意呢?”
( X5 t$ R* v+ t) G) d3 a2 V然而在员工看来,同样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的收入、我的劳动所得跟我的付出不成正比呢?我付出那么多,得到却那么少……”
- f' l; y* o8 s8 W. n/ R; m6 @+ s
在“付出”和“得到”的矛盾当中,老板和员工各有各的立场和想法,久而久之,老板和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博弈。员工心里想:“你给多少钱,我干多少活。”而老板心里想:“你干多少活,我给多少钱。”
1 `' ] H/ b5 c; z; t/ w* K
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呢?本文站在员工的角度,为你解读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收入跟不上付出、配不上能力?
—1—
三个原因
(1)公平性法则
4 |* y2 W6 c$ ?2 r我经常讲,我们选择入职一家公司,其实一定是经过了多次的对比,并且是当下自己所认知的范围内最优的一个选择。否则,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那家公司,更好的那份职业呢?
% T' a$ N9 p$ k1 s有了这个心理上的认知后,我们再深度地思考一下,当初明明是自己最优的选择,为什么到后来我们会诸多抱怨?
: B+ K* f, H9 e* ~: |( a" k
其实第一个原因,我们习惯对比“得到”而不是“付出”。
: O; H9 e& m% t# Y0 A+ c$ s3 ?在这里,我要讲一下公平性法则。俗话讲“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在职场中,喜欢跟其他的同事比收入,一对比发现B同事这个新人的收入比我还高,落差感马上就来了,我们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于是抱怨就产生了。
$ C' H# r: ~2 c8 f' ~1 ^: `; N2 D/ l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抱怨的不是收入本身,而是抱怨“不公平感”。因为从收入角度而言,你会发现,无论待遇再低的公司,它都有一波人在那里兢兢业业地做事。同样,无论待遇多好的公司,它也一定会有人觉得待遇不够好。
3 @! n& B& m/ \+ I, `
所以,工资绝对值的高低并不是我们产生抱怨的最核心原因,最核心的原因是,我们习惯性地对比“得到”,而不是对比“付出”。
' r2 r2 V. z4 @% G
对比“得到”会让我们过度关注利益和结果而忽略过程和付出。当一个人只看到别人的收获,而看不到他的付出和努力的话,就会产生妒忌心和抱怨——凭什么他拿得比我多?殊不知,他的付出也许是你的几倍。
$ ? g8 \9 `$ ~ y& \3 |+ K
所以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场,获奖者在走红地毯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一个颁奖词,告诉人们,他(她)因什么作品而获奖。这叫对比“付出”。
8 [# }* _4 ~! m1 k6 S0 J# q9 u企业里面做优秀员工评比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有一个颁奖词,我们要告诉大家,这个员工为什么会被评为优秀员工?是因为他的业绩、人品、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如果没有这个动作,简单粗暴告诉大家,张三、李四、王五被评为优秀员工,大家上台领奖,500块钱一个红包加一本荣誉证书。这个时候,其他员工的关注点就会放在“得到”上,很多员工会想,优秀员工为什么不是我?甚至骂领导不公平……
0 a, M% y6 e$ O( ?* t) Q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收入跟我们的能力不匹配?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跟别人对比“得到”,而不是对比“付出”。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的得到,而没有看到别人的付出,这是错误的。
(2)归因法则
归因法则讲,把原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我们在看待成功和失败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双标的。
% T2 _$ {9 n' v o' Z当看到别人成功了,我们会说,那是因为当年那个大环境好,比如,马云是活在互联网的元年,所以马云把阿里巴巴做成功了。你看,我们会把别人的成功外归因。
7 @, \1 R4 L+ Z6 o6 O8 O
那别人的失败呢?那我们会内归因,我们会觉得那一定是那个人不行,那个人有问题,是他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 H+ c& y( P6 b8 w e8 [反之,对我们自己来讲,我们自己的成功,我们一定会心里安慰并告诉自己,你看我多么的努力,多么的热爱学习和拼搏才得到了今天的成功。我们把自己的成功习惯内归因。
, k) w" |2 o5 X y9 N$ }' z
如果自己失败了,我们就会怪外部的原因,你看,这几年疫情的影响,经济形势不好……这不能怪我,是外部的原因,这叫外归因。
9 }4 K s- I2 @所以,我们经常会觉得收入和付出不匹配,我们经常会把对收入不合理的感觉归结于外部原因,我们把没有升职加薪归结于领导的偏心和不重视。
' x* n( p! q) C: ]9 T! I那你思考一下,为什么怀才不遇的总是你呢?如果领导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偏心,他为什么能做领导?就算他糊里糊涂做了个领导,为什么他针对的总是你而不是别人?
(3)欲望清单法则
欲望,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饿了要吃,困了要睡”,这就是生理需求。“我要吃大餐”、“我要吃山珍海味”、“我要喝茅台、五粮液……”这叫心理需求,其实也就是我们的欲望。
! P( j6 k8 I' l# j5 t% ^
这个欲望,你把它用好了,会让你不断地上进;但如果你没有用好,就会让你变得贪婪、无知,让你变得投机取巧。
/ s' t2 g; H+ T& V1 J# Y0 ], Q很多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总是认为收入低了,殊不知让自己的能力匹配得上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2—
三个建议
(1)做到原则公平,规则公正
7 C- U1 ]. b1 f$ T+ M3 l8 |
我们既然知道“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既然知道“一定要对比付出而少去对比得到”,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原则上公平,规则上公正。
M4 J8 f( Y! _8 I3 o( w公平、公正本身是一种最好的激励。公平、公正就是给我们的团队每天、每旬、每月“照镜子”。
& H! [$ a' f# X
你给他多“照照镜子”,让他看一看他的付出,所取得的业绩。以及别人的付出,别人的业绩。这样有对比,而且是对比付出,他就会觉得原则上公平,规则上公正,而公平、公正是最好的激励。
7 R2 P0 x% p/ U4 _6 U7 D4 B8 u) A
(2)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我们遇到了任何自认为的不公平、不公正,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给别人找麻烦。我们要想着,我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因为你怪别人没有用,别人不会关注到你的情绪,领导也没有办法了解每个人的想法,那我们唯一可以关注的就是自己。
3 B. e$ y3 Y) P$ w* S就像这次疫情,很多人抱怨生意不好做,但我发现在我们朗欧服务的客户企业当中,有些企业这几年的生意反而更好。因为已经跟我们合作的企业,这些企业家基本上关注到了管理,他在同行业当中,企业是颇具规模的,同时他的思维是具有前瞻性的,他知道请外部的团队来帮他解决内部的管理问题,所以这都是百果必有因,百因必有果,因果是不虚的。
3 w0 F# \: c7 V0 |: J
所以,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自己身上用力,少一些抱怨,多聚焦一些能量,培养自己多一些能力,你才能驰骋职场。
(3)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
我们要关注生理欲望,还要管理心理欲望。
6 I I; _0 Y. H! M8 L欲望,每个人都有。但问题是,有的人自身的能力跟不上欲望的增长,能力是一口井,欲望是一片大海;能力是一颗星,欲望是一个宇宙。
4 U# [. p4 p7 h一个人没有欲望也不行,我们合理地把欲望用好,它就是追求,就是梦想,就是目标。但如果没有用好,不匹配的话,你就会变得懒惰、牢骚满腹、狂妄。每个人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欲望。
结语
3 f$ M7 I. I& Y% F2 S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收入跟不上我们的付出,我们为什么觉得收入好像跟我们的能力总不匹配?3个原因和3点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我的阐述,引起大家的重视,大家一起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我们去找寻到属于我们自己认知范畴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