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本帖最后由 hope19871006 于 2022-9-23 06:19 编辑 0 Y/ E1 n. ~2 h. h3 F& M
1 h- y( _* n" N
质量人绕不开的“直通率”7 Q4 A/ X' T% N% w
8 I. m$ {1 N/ @- e! y6 ?01 . 直通率——概念直通率(First Pass Yield, FPY)是衡量生产线出产品质水准的一项指标,用以描述生产质量、工作质量或测试质量的某种状况。具体含义是指,在生产线投入100套材料中,制程第一次就通过了所有测试的良品数量。因此,经过生产线的返工(Rework)或修复才通过测试的产品,将不被列入直通率的计算中。" k, o' U) W, B9 f
1 K5 I9 `! [5 B# U j9 ~02 . 直通率——计算式
+ C, u+ v: Z# q# w有以下几种形式(依生产取样不同而异):1. 产品直通率=(进入过程件数-(返工+返修数+退货数))/过程件数*100%;2.直通率=(直通合格数/投入总数)*100% 。
/ [, N6 r" ?4 c" n$ R' R. {0 D: [! R3 o# f) ]+ | {
$ M! u* l+ f$ ~- R
03 . 直通率——实际操作
$ d" B' O( T3 L上述的定义,在实务的计算上有其困难,因为投入批量的大小不一,批量完成的日期不定,所以实际的计算采用下面的计算式:FPY= p1 x p2 xp3 ... 其中 p1,p2,p3等为产线上的每一个测试站的首次良率。透过这个计算式,我们可以知道及时的产线直通率。有时这个直通率比良率更能代表生产线真正的品质水准。' e( g" i. r& p
* Z! `4 Q$ L$ F3 O( D3 v
" }, r% [( ^4 W. K0 S04 . 直通率——其他含义
% X" t& b# j. R- P. F6 a( ]除上述列出的含义之外,直通率还可引申到诸如对考试或测试结果的一次性完成情况等等的描述。
1 @- W. s2 L- ?7 v' H7 N: v( s) }' s/ f8 W
, r" r6 ]4 \6 i r4 \% v05 . 直通率——几大疑问2 _1 _+ a1 V/ y. c0 C: Q
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必须提高过程质量。为此,必须测量过程,了解过程。六西格玛对过程的产出常常采用以下三个指标:通过率Throughput yield,直通率 Rolled throughput yield和名义通过率 Normalized yield。6 R$ B) p% w' y( ?1 ^
' b6 U3 y3 z5 |1.直通率是测量全过程产出率的指标?
0 s5 l$ x/ P5 a+ y, y# l过程是利用资源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者一组活动。如果把活动也界定它的输入和输出,那么,这样的活动我们叫“作业”,它也是一个小过程。整个大的过程,也有叫流程,可以看成是几个作业,小过程组成的。通过率Throughput yield是测量过程产出的指标,它表明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某一个作业的概率值。而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RTY)是测量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整个流程的概率值。它也是产出率的指标之一。还让我们举例来说明。假定,整个流程有5道作业组成。它们的通过率分别是0.95、0.93、0.98、0.98、0.94。那么,整个流程的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就是5个通过率的乘积。RTY = 0.98X0.93X0.95X0.98X0.94= 0.7976它的意思是,大约是80%的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这5个作业组成的整个流程。
8 i8 V( @7 i2 K! S# J8 q/ l4 u7 b( j, D) P" ]1 ]0 C
2.直通率和传统的测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 F; r0 M; H+ M$ [ l: }(1)传统用最终阶段检验时候的一次合格率来测量整个流程的产出率。两者的差别在于:, g& {( I; N/ C1 W# s- d, @2 J
A、类似于通过率和一次合格率一样,直通率比最终一次合格率更加反映过程的质量。, O# r) q& ]) _% n) T
B、最终阶段检验时候的一次合格率不能反映前面作业的质量情况,而直通率可以。1 u8 O* z& k {9 u. ]
C、直通率率能向领导提供更加正确的信息。
7 g2 C/ S% m) x5 C/ l3 u; C(2)通过率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复杂性。直通率除了可以反映产品的复杂性以外,还可以反映过程的复杂性。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减少过程中的作业数量,可以提高直通率。而传统测量方法是没有办法反映的。
3 g- S3 E( M3 ]! T, F3 s4 Z$ m(3)六西格玛管理的通过率、DPU、DPO、DPMO和西格玛值等指标,既适用于计量型也适用于计数型数据。因为,六西格玛管理的缺损是直接根据顾客要求来衡量的,不同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先确定过程能力,再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Cpk,来反映过程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对计数型数据不适用。. a2 p8 J% A/ P& D3 N
(4)传统测量方法只是测量过程的结果,是测量过去;而通过率、西格玛值能够测出过程的能力,它给出一个概率统计值。如果未来过程的条件没有实质性变化,就能用这些数据来预测过程未来的结果。请见下没一节介绍。还有其他不同,将结合介绍其他测量指标时再进一步讨论。1 p- m% ]- p! Y/ ^. l
& w7 G1 T B! Z! u) x
3.为什么通过率和直通率得不到推广?* z* C+ x" V9 b9 b* b
(1)人们不知道有这样好的方法,当然不会去应用。 e9 ~' F# n9 g
(2)传统方法简单,实用。问题是,人们往往会用方便来代替正确。他们宁肯做了以后返工,也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把事情一下子做好它。六西格玛教人潇洒工作,不必要苦干。六西格玛教人正确工作,不只图方便。& h2 `( E9 n" z( w7 K3 G4 L" a$ P
(3)习惯问题。领导的习惯,关键是在这里。有些领导,不去研究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单凭直觉和主观愿望在指挥。只要过得去,还要去学习什么新的东西?不做正确测量,也就不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更不知道如何去改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同样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大大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 T9 h# ]& n: A( z; J( ~ t
# L1 J& b: n& v. y7 A9 p+ n2 k9 a, i2 e- C
06 . 直通率——几大应用0 |/ [# t$ _# j. @+ U
3 H) F9 D0 ^- A" m6 E
# O' s6 q, S4 c1 H( ]5 A3 `* ]
1、确定名义通过率。当我们知道整个流程有多少作业,以及要求整个流程的直通率RTY是多少以后,就可以求出每个作业的“名义通过率”。它的意思是要达到直通率的目标,每个作业的通过率应当不低于名义通过率。这个名义通过率NTY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RTY的k次方。举例说明。譬如有一个流程,由10个作业(叫工序也可以)组成。根据以往的数据知道,该流程的直通率应当达到36.8%。把36.8开10次方得到的结果是0.9048670。就是说,平均每个作业的通过率应当不低于0.905,才能达到RTY = 0.368的目标。这样,可以要求各个作业负责人计算一下自己作业的通过率,知道哪个作业应当改进。
* g$ ]0 ?6 A4 ]7 \. s7 k1 ?# h/ S( J/ i+ ]& l P1 T
4 V4 X4 j! f$ O* C
2、确定投料数量N。当我们知道了整个流程的RTY以后,就可以根据以下的公式来确定开始应当投多少料:如果所有的缺损都是可以返工的,那么,Nr = 1 + (1-RTY)如果所有的缺损都不能返工,只能报废的,那么,Ns = 1 / RTY。举例如下:已经知道直通率是0.70,那么,缺损可以返工的话,投料数量应当是1+(1-.70)=1.30。如果,缺损不能返工的,要投 1/0.70 = 1.43。意思是,您想得到100件产品,如果缺损可以返工的,应当投130件,如果不能返工的,应当投143件的材料。有的可以返工和的不可以的话,就介于这两个数据之间。
. P' M& w8 @5 `( n' N& {( p2 V
4 b( y. u0 M! s% M% T3 z( q2 T* J+ V! d |& E- S1 g# x Y
3、确定工时预算。当我们利用作业成本法来控制作业成本的时候,或者要求开展计划进度的时候,可以利用RTY来预算和控制作业的时间。譬如,我们把作业的标准作业时间用Tb来表示,预计实际时间用 Ts来表示。那么,上面例子,一个流程有10个作业。RTY是0.70。假如,每个作业的Tb = 10分钟。从平均的观点来看,计划应当安排13分钟。相应可以确定库存材料和流水线上的数量了。根据这些可以跟踪确定作业和流程的成本和时间安排了。利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得不到这些参考数据的。
8 `! S, y8 g: R1 `: u! V/ z
* f% g0 H' D- j
2 T1 Q4 [, T! L# h4、利用单位产品缺损数DPU的负数作为以自然数为底的指数函数可以很容易计算通过率和直通率,请参考有关文章,不在这里进一步说明了。
' o( t! C4 U, n' Y1 B! `* N2 ~% M/ E% H9 N+ P Q0 u" C
' J+ \ a2 [7 u( T* F来源:网络
; F' I ?5 u$ G! R# @! \; @9 l, W5 e- _! J/ R3 K- W
5 P8 j% W9 i6 N0 |% v+ m% }) q4 F% S! w; { f/ R, R& m* `4 z
5 f+ p/ h9 A8 V' V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