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和去年发布就引起行业震动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还有业界高度关注的《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等等,突出“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特点,山东、江苏、河南三省相继发文,允许“信用好”的企业超资质承接工程;“四库一平台”的建立,通过大数据共享提升监管效能,建筑企业经营模式有了根本的改变,从施工总承包模式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项目角色从单一施工角色向“投资+施工”双重角色转型。武汉的火神山医院高效施工体现了硬核的中国建造能力,之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装配式建筑工艺创新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关键。 6 v( x/ L Z; h- s
认证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 z- J; d. J0 D9 Z& ^1 X8 u
认证人员作为传递信任的重要载体,人员素质关系到认证质量和行业健康的持续发展。随着建筑业政策迭出、资质变革,建筑业的发展业态一直以来对认证行业是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从事建筑业50430体系的认证人员,除了是建筑企业退休的技术管理人员外,就是一批新晋人员,知识面不宽、新知识不够的新进人员,他们当中科班出身的人员缺少在施工现场的实践经验,能力差异较大,影响着项目现场审核的质量,适应不了服务客户的需求。如今的建筑业已经不是简单的建筑产品,在市场模式的创新以及建筑市场主体和施工资质的变革下,建筑市场主体以前是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以前是四家,而现在变成了一家,竣工验收四方的主体也变成一家或者两家。一家业主要求一级资质施工企业承揽的业务,也许是二级资质企业在施工。大量数据表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装配式建筑工地正广泛应用,如项目工地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4D模拟施工等,如何审核这类企业并减少审核技术风险?这些都将成为每个认证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要突破认证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瓶颈,对于从事建筑业50430体系的认证机构来说,就需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多下工夫,一者需要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较大的机构确定合作课题研究,提前对于终端消费市场做出预判,二者需要认证人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业务,及时掌握建筑业领域的发展动态。认证的发展与建筑业发展彼此呼应,才能更好地在发展中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2 I- p# q' H: W1 B创新服务意识、满足客户需求
6 ?/ K1 @7 _: A* E) N3 w随着我国的资本、产业、企业、产品走出去,迫切需要相应标准和认证跟得上、相匹配。但目前,我国认证的国际采信度有限,使得企业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精力成本,认证机构要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强烈意识,在“走出去”过程中提升能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认可角度讲,值得关注的是需要识别和满足能力的要求,如审核一家监理企业,按照CNAS《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指南》的有关规定,审核员的专业小类“34.01.03”是合理的,然而,对于监理公司的职能是为建筑工程领域服务的,既然是为工程服务的,在专业方面是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建设、工程设计,这些都离不开50430体系,这就需要增加28大类的专业,控制最低风险;针对物业公司的现场审核,主要职能是负责商务酒楼、住宅小区等设施的维修保养,一般100人以上的物业公司,在审核工程部,防水处理、物业土建、弱电、强电、给排水、消防系统都会牵涉到50430专业,这些专业小类35.15小类与业务范围仍是不匹配的,如果认证人员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受到工作阅历等客观因素限制,没有真实的专业看家本领,难以满足客户业务的要求。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传统的审核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笔者以为,从业务受理开始,客户从勘察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存在技术风险,审核员应当密切关注知识的及时更新,不能“一本皇历看到老”,不然的话,固有的知识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审核员应当与时俱进,及时关注知识更新,特别是在合同评审和策划审核方案时,不能以“想当然”替代理解,应事先要做足功课,尽可能做到对本行业的发展动态知根知底。
- _4 H# b8 p$ c1 M' N+ l完善“书证”,落实诚信原则
- J0 A( m1 z4 r( o$ N% a以认证的基本国际规则夯实自身发展基础。认证机构是向社会出具信任证实证据的特殊组织,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应当遵循基本的国际规则。实践证明,遵守制度规则越好,发展越长久、越稳定。反之,也有一些认证机构,对基本国际规则知之甚少,没有建立起基本的运行规则和诚信原则,即使前期以低价竞争取得一些市场,也很快垮下来,难以持久。如一些机构与认证人员共同为了某种利益提供虚假工作经历,将4年的工作经历说成8年,有些行业没有工作经历的也堂而皇之地取得了证明;一些认证人员在咨询机构任职,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在公信力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虽然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监督机构在诚信方面处罚的力度一年比一年严厉,但弄虚作假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与一些机构在此类问题上的“放水”是分不开的。首先,建议在3.0系统注册申报上增加“书证”(三证明一凭证),即工作经历证明、社保证明、人事档案证明、薪资发放花名册财务凭证等,在源头上消除3.0系统申报的弊端。其次,电子数据可作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存在,电子数据包括网页、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四库一平台内容”、工程交易单、施工视频、项目验收视频,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工作经历事实的信息。同时,要求认证机构自查自纠3年以来认证人员申报的工作经历,核实注册信息,对在注册过程中存在的提供虚假工作经历、虚报审核经历、学历证明文件不真实的,将终身不得进入该行业。此外,修改部分注册细则的重要内容,对“书证”提出业务范围、审查程序等进行细化规定,并将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纳入“书证”的适用范围,以促进诚实信用原则的落实,由此,诚实信用不再是抽象的原则性规定,附加了一定的可操作性。
6 |9 u0 {1 ?. f; E) Y2 z: |结语
$ K- d/ O% @4 D" p# l2020年,建筑企业存在诸多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舞台,装配式建筑处于黄金发展期,促进建筑业认证与行业同步发展是全行业各领域质量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成立工程技术认证研究中心,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装配式建筑工地的应用,以及项目技术认证的难点与质量控制,进一步推动认证技术与高校合作,扩大知识、技术来源,凝聚知识与技术的亮点,使认证技术得到良性发展。 希望有远见的机构能深刻领悟到技术与人才的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的科研基地,培养大批研发人才为国内认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科学总是按照自有的规律不停地前行,相信通过相关理论和知识的不断完善和普及,以及在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证技术会给更多的认证人员带来希望,将会给我国在认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原创性技术发展方面一个新的诠释。 同样,认证行业也存在诸多挑战,要突破这个包围圈就需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多下工夫,提前对于终端消费市场做出预判,率先作出变革,以求在同质化现象下脱颖而出,以专业能力突破发展瓶颈,以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 v: {) X0 c5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