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049|回复: 1

    任正非最新电邮:不是谁官大谁拍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5 20: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任正非最新电邮:不是谁官大谁拍板  i; O  W- T0 z9 b: _
    % ?/ Q8 h. H- J/ G/ Y

    " N# b- ~% y5 w. O) ~9 W8 c# X8 Z驻厂咨询 朗欧企管 昨天
      \& M! E4 }) q' \: l; n
    2 m2 B  h5 @+ B& u9 N, Y& W, G- a( I, a; `  I9 H9 A' ^

    0 ^5 B0 S" B( |# }. H
    专家
    导读:最近,华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谓动作不断。从百万年薪聘请天才少年,到任正非到访复旦大学等名校,无一不在展示着华为对人才的渴求。并且,近日任正非签发的总裁办邮件火爆网络,在邮件中,任正非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的看法,对华为内部人才自我驱动也提出了建议。
    1 z' o) m, C/ o' G2 f
    整理:石万佳  来源:本文整理自任正非签发的总裁办电子邮件
    , j# T. l( U* j6 ~- o2 B$ w
    “专家不能论资排辈”
    在讲话中,任正非多次谈到要摒弃一些不够灵活的体制,给了专业人才充分的理解与空间。例如,他提出,对专家简单的以岗定级、以产品规模定岗的机制要废除;专家职级一定比主官低的限制要取消,专家系统里不能论资排辈。
    : M7 q" M1 M4 T1 S

    & @; X5 |$ [; Z. L' A
    任正非提到,有些探索性、未来型研究项目是对不确定性的探索,短期很难出结果,但长期很有价值,要持之以恒的攻坚突破,所以,不仅要长期坚持投入,更要对专家以及他的研究团队考核,从开始的时候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用形象进度,基于研究的进度和过程结果对专家给予肯定。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考核机制,梵高是会饿死的。对失败的项目也要给予客观评定。

    & q  J- O, k8 |& q( d
    他还提出,要推动专家垂直循环起来,这样优秀的人能很快、很容易冒上来。否则按层层垒土的方式,等到我们的新员工进来要当院士的时候,应该是70岁到80岁了。现阶段要重点关注,如何让新的优秀员工快速获得提拔,避免论资排辈、整齐划一的晋升控制模式造成优秀人才流失。

    6 z" f) X) D1 W
    对于外来专家、新进博士、天才少年,任正非认为,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辅导、合理的评价和耐心等待,他们是我们明天的希望。他们一时还摸不清公司的架构,一时半会儿做不出大的贡献。可以让资深的退休专家来做他们的导师,帮助他们熟悉公司的技术框架,加快成长步伐。
    : O4 G+ F: D+ r7 G
    要学习美国、俄罗斯,尊重专家
    任正非在最新电邮中表示,公司的人才管理机制,要有利于专家和人才的成长和才能的发挥。管理机制的落后,会抑制创新,抑制我们前进,抑制我们进步。
    / Y; q) E  o9 G' J& b  A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要做调整,要改变我们对知识分子的评价制度和长远看法,要向美国、俄罗斯……学习尊重专家,否则就无法正确地发挥出科学家、专家、人才的价值。专委会以能力提升为中心,要对专业能力规划、专家能力评价承担责任并赋予权力。专家要赋予专业决策权,类似总会计师对能否入账做出最终决策那样,从部门首长那里分权。

    2 p3 ^& ~7 D5 S. j
    总体来看,任正非认为,在专家团队建设方面,第一,公司实现多元化管理,避免行政管理权力过于垄断,赋予专委会一定的人事权,与行政管理团队分好工,给予专家合理评价和有效激励。

    ; b# b! [- I2 @8 s% c
    专委会要拿出专家认证的标准,要以进度来评价他的能力。有些探索性、未来型研究项目是对不确定性的探索,短期很难出结果,但长期很有价值,要持之以恒的攻坚突破,所以,不仅要长期坚持投入,更要对专家以及他的研究团队考核,从开始的时候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用形象进度,基于研究的进度和过程结果对专家给予肯定。

    5 J* i. t2 N1 J- ], L/ q. }4 i: t
    第二,专委会设置要按专业领域能力划分而非行政部门来划分,负责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掌握技术宏观方向,坚持专家评专家,选出各类领军人物;专委会的结构上,要实行任期制,老中青相结合。
    ' q) }+ |  g* o4 {8 y2 c
    高级专家要精专于长,矢志不移地追求,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另外,中级专家要有一定范围的流动,给相关领域带去活力,更好地激活组织,有计划、有策略地跨领域、跨部门流动;年轻的专家要甩开距离,大胆流动,去吸收宇宙真气,去吸收丰富的地气,有小小的成功,知晓成功的过程。
    : C% }) P) _& f& H7 X0 k$ _
    面对美国,华为应做好自强与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强调,对待与美国现在这种状况,最终还是我们自身要做好,第一要自强,第二要开放,自强了就敢开放。专家不能只埋头苦干、像蜡烛一样把自己烧光。在某些方面要细嚼,但如果只是这样,就是书呆子,因为你没有广谱的知识,没有战略洞察能力,就会事倍功半。

    5 ]' {/ Z, P, L8 ]
    埋头苦干,你就是自耕农。世界是开放的,土鳖专家要加强自己洋化,多上网,多读文献,更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要做蓄电池不停充电,然后也要做灯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 r: S2 i# E4 @$ k# n$ V+ `! R
    他认为,专家要敢于参加会战,你不参加会战就不能综合提高。不要认为自己是做这个的,就只能垂直往上做。参加会战不能固执己见,因为会战会有多学科的专家一起,你要去向别人吸收营养,理解别人的架构、方程等各种东西,在一起形成综合平台。

    3 R! ?' H( u) R0 @. M" E3 Y4 t
    “我们公司在大的优势上超越美国是困难的,美国的技术很强,但是我们综合起来就有实力了。端、管、云、芯——世界只有华为一个公司,综合平台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综合优势上做到世界第一。”任正非说。
    * E" k' o$ G; F0 i& l
    “逐步由专家来当家”
    任正非表示,随着华为公司管理越来越规范,领导的作用更多的是组织作用。如果领导冒充专家,就会打偏、打歪。未来公司要强调专业作用,应该逐步由专家来当家。
    5 l0 q/ R/ s5 v8 ^
    要梳理好专家在当前业务决策团队中关于专业决策的责任和权力,通过合理的专家分权,让专家真正掌握作战中一定的专业决策权,以强调专业作用对作战的提升与保障,简化管理。

    - l. v* g+ `4 r: a% ^) @  Y
    因此,在日常作战中,要将主管与专家的责任区分开来。首先要明确专家的核心价值是解决问题,专家就是要能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的根因并最终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就要能参与决策。

    4 z7 N4 y1 ~' c, s% j
    “所以,要将业务开展中各种权力在决策团队(如ST/IPMT/ITMT/SDT等)、部门主管、专家间分配好,专业技术领域的问题应该由最懂的人决策。后续的变革要将专家和行政组织及主管各自的责任区分开来,逐步明确哪些事的权力能够由专家来闭环,让专家拥有作战的一部分专业决策和局部的专业资源聚集权力,这样简化管理,责任和权力对等到专家上。”他说。
    5 ?/ I5 J7 n- b0 z. f0 k3 {9 P) l
    “坚持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英雄主义”
    除自主学习外,人才还要坚持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英雄主义。任正非解释道,我们允许个人英雄主义,但你先要有集体主义。专家的创新如果完全脱离大平台,一个人孤军奋战,最后脱离平台造出来一个模块,不是公司需要的。

    ; g: c8 x$ l! T+ `/ c
    比如说鸿蒙将来是一个大盘子,一个盘子里装了好多水饺、丸子。水饺说:“我不要这个盘子,我要悬在空中”,那怎么能行。在我们公司,你不可能拿着这么高的工资让你做小的苹果、小的萝卜。
    " @# W) ?+ R7 b0 @
    最后,任正非提出,专家想要发挥价值出来,要有矢志不渝的精神。一是自己要呐喊,不能等着别人来发掘。煤炭在地下几千万年我们才知道这里有煤炭、石油。对于不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你该攻击就攻击,到心声上去呐喊,大家一起是有可能改天换地,打破官僚主义的。

    + m" C  P% o; e+ Z. X! i* x

    8 |4 d* l- i3 y4 t
    ) B% I' X# ^9 J* V' Y' n
    发表于 10-15 2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任总的粉丝,必须点赞
    问思辨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06: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