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如何避免员工推卸责任? 8 B% i% K4 A3 W* n2 i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1周前 ! y4 [- a a5 X, \+ M( p! z
' I* g! v* G [6 C, ]* X1 L3 J! I3 w- }$ T# s8 y
责任 导读:老板、高管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责任担当。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企业中依然存在推卸责任的现状。比如,一个复盘会议,大家都忙于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撇清自己,推卸责任。 ' B. Y5 h& ~8 a! U7 Q
如何避免员工推卸责任呢?我们往往简单地从术上面进行讨论。比如,怎么检查?怎么下任务书?这些方式是必要的,但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文将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层面为你剖析员工为什么会推卸责任?以及避免员工推卸责任的方法。 一、人为什么会推卸责任?
3 j: p, M o8 U& b/ g+ g) m5 @# z- d6 Q
/ U7 F' `& i* M4 ^4 ~$ N' C3 i8 H9 H
& b1 I2 H( ]" Q( @+ Y6 l* \; s$ u" c4 v P) z7 b
1.归因理论 - }& A2 V% y8 X+ j2 n% O) W, P4 P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都会有逃避责任的问题存在。 5 Q4 X3 ]5 j- q8 g4 @ W& F- P) b
读书的时候,考了好成绩,我们会觉得是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成绩考得不好,我们会觉得是题目太难了,或者是老师没有教好。同样的,作为老师会怎么考虑呢?就像这段时间网上有个段子,当学生成绩好的时候,一定是我辛苦教学的结果;当学生成绩不好的时候,那肯定是学生没有好好学习。
( ?4 d% D0 g R- U! y1 p3 A8 @在我们企业当中,是不是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当工作有业绩的时候,就觉得那是自己努力拼搏的结果;当业绩下滑的时候,我们就会归结于外部的原因,如外部的市场环境,其他部门的影响等因素。 : Y0 k" i( _$ |4 H+ a1 p B
由此可见,推卸责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性层面的原因。经过一系列的深度思考,我发现,其实我们逃避责任,本质是心理上的问题。
5 p& P6 y* @3 c, V0 ]' e0 a那么,我们人心理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呢?
1 U. a+ y$ ^* r2 N6 z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原理》当中提出了一个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
/ h8 m1 e" P6 \ {, s6 M归因理论,通俗讲就是归结行为原因。归因理论中,它把归因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内归因,就是存在于我们个体内部的原因,包括我们的人格,个人的品质,工作时候的动机、心态以及努力程度等等;第二个是外归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会、工作难易程度,包括其他部门、他人的影响等等;第三个方面是综合归因,就是一个行为出现以后,有内因,也有外因,即前面两种归因的结合。 , e0 c& ?% j( j/ k
2.影响归因的两个方面
/ s- w/ d7 F$ v8 ~% M6 N一件事情发生后,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归结为内因,很多人会把它归结为外因,也有很多人在总结自己行为的时候,会说内外因都有。到底是什么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归因呢? $ I7 i& H4 z% D' j4 n2 j
(1)视角问题
; i" S1 C4 \/ j/ g, q同样的一个行为,站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对归因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当我们过马路等红绿灯的时候,看着车水马龙,就会觉得,这个汽车通行的绿灯怎么那么长呢?但当我们自己开车路过红绿灯的时候,我们同样会觉得,这个人行道的绿灯怎么那么长呢? 0 Z' L3 z X7 N5 f" m. P! K
再如,我们工厂生产不畅,总是不能按期交货。站在PMC部的角度,他会认为这是生产部没有按照计划生产;生产部则会认为PMC部制定的计划不合理,生产停工待料、来料有问题,人员、设备等都不能满足计划的要求。你看,我们视角的不同,角色的不同,对我们归因有很大的影响。
+ j% W& b N7 i, G' ]9 o U(2)自我价值的保护
3 z: W+ r/ L$ N6 V! B7 T9 M我们为什么总会推卸责任?而且是潜意识的。很多时候,我们个人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无意当中会体现出推卸责任的想法,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这其实背后是人体自我价值保护的机制。就像人为什么会有惰性?因为你的大脑皮层里面,始终会想着怎么保护你的身体,不断向你传达“能不能偷下懒、能不能少干一点、能不能不要那么辛苦……”当我们在归因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是自我价值的保护在起作用。所以,我们习惯于外归因,我们习惯于从他人身上找原因。 ( e; | y3 H& h% \, q0 Q1 g
比如,别人的成功,我们往往会把他归结为外因。他当时的创业环境好,机会多,那个时候他有后台。那我们自己的成功呢?我们又往往会把它归结为内因。从心理学上,从潜意识里面,你就会这样认为,你说这是我多么努力的结果,这是我努力拼搏的体现。 1 g$ y: i7 V0 _% |8 d) ~
你看,别人的成功,潜意识里面,我们会把它总结为外因;自己的成功,就会把它总结为内因。但反之,别人的失败呢?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一件事情,两件事情,三件事情没有做好,这是他的内因造成的。而自己的失败呢?我们又会潜意识里面,把它归结为外部的原因,是别的部门、别的同事影响了我的业绩,是今年的疫情影响了我的绩效。
" D% Y4 T, C5 W: L. \; l/ d2 Q$ }这就是自我价值的保护,给我们在归因认知上带来的影响。 ' L( ]& O$ i* L$ e, P+ l& I' o2 E
1 T' b3 P8 \, X. v- k0 K
" n7 Y) x3 Q3 Y( ?' }' i2 m( _2 u
$ Z3 @- I8 w! x2 T& W1 W4 E! O二、避免推卸责任的3个认知和4个明确
9 h; H- w* z& k$ r6 m/ Q K/ m) ^+ F9 U. n
* |1 ^& B( z% Y; b9 X) r1 D% e- B
' T. y$ u o" S: }8 y
1 l5 h0 C6 t9 m0 b7 O2 @我们怎么样去避免推卸责任呢?或者讲我们不要那么明显地推卸责任,我们原来有50%推卸责任的习惯,能不能降到30%,20%?原来20%推卸责任的习惯,我们能不能够把它降到10%?这里给大家几个具体的建议,包括3个认知,4个明确: ; j, s2 z# G' `( E$ h3 L" {1 ?
1.三个认知 , ?) \2 y1 r) |! z* ?. r$ r
(1)归因的认知 1 h+ c" }% I, g. p! e" B, z4 b% o
我们在归因认知上面,一定要侧重于内归因和综合归因。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自己该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哪里做得不够好”? 8 N* E; y# r+ z5 ]9 z: Q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因为面对外因,每个人都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多大能力去改变。正如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的出身,这都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面对自己,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定义自己,塑造自己,这样才会慢慢影响别人,这是我们能改变别人最大的途径。
7 j/ N8 ~! N; u: ~( g) @" ~# ]退一步讲,我们也要侧重于综合归因,不可否认外部因素的客观影响,但一定要以内归因为主。 所以,我们在归因认知上,我们要避免不良归因,侧重于内归因和综合归因。最好不要外归因,或者外归因在我们实际的操作工作过程当中,也不要占那么大的比例。 % x( h; o3 w3 `3 G! r5 a8 f
(2)视角的认知 9 L- ~4 t; F: Y9 [/ m, u6 ^/ B
我们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换个视角来看世界,换个视角来归因。
) K; ^0 g; t; z) j' \前面举的红绿灯的例子,当你开车的时候,你换个视角,假设自己是行人,该怎么来归这个因呢?走人行横道的时候,也换个视角去归因。正确归因之后,我们就不会表现得那么急躁和焦虑。 0 y2 z i+ F8 t% F+ j/ A5 x8 t- O
在管理上,我们的团队当中,任何人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换一个角度看。
+ `8 b+ G4 M$ v: i, ?. f) { l(3)价值的认知
- u& W: M3 j6 O$ J1 g$ o我们要认知到归因的价值。如果我们总是外归因,总是把问题,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短期来讲,你不用承担责任,你觉得舒服、开心,甚至暗自认为自己得到了好处。但什么是对自己真正的好?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 N W1 r' q+ Z2 S) g+ N( x+ T如果你凡事都是内归因,这个时候,你就会主动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我如何避免呢?该怎么解决呀?习惯内在归因方式的人,在成长中会不断鞭策自己,持续奋斗与努力。
$ s7 g4 w4 r8 ~; ]) s所以,什么是对自己真正的好?长远的责任价值和短期的利益,你选择哪个?我们每个人要有深刻的价值认知。 2 E; v! Q. e( @7 Y. T% `" d2 c q
2.四个明确
% [1 j$ N3 o( N$ m(1)明确任务 * x0 T, @: `& X2 z2 [' t: f0 M# l
“这事不是我负责”、“没人和我说啊”、“这不归我管”。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员工用类似这样的借口来推卸责任。所以,我们要想避免员工推卸责任,首先我们要明确任务。任务明确的宗旨是,能够动作化,必须动作化,能够数据化,必须数据化。任务明确以后才好明确目标。
4 ?& X7 q& G* D6 o9 E& F(2)明确目标
! v# \" l# @$ ~% {% A6 \: c8 w明确任务要适量,明确目标要适中。分配任务后,我们要给他设定目标,目标的设定前提是员工要能够达成。有目标才好谈责任,你目标都没有给他明确,怎么谈责任呢?你觉得他要做到90分才合格,也许他认为做到80分就可以了,你看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就产生偏差了。但是,你有明确的任务,有明确的目标的话,就不会存在这种信息传递上的误差。 # Y) {+ f: k; }0 I# [
(3)明确责任 ! r- f8 S* T" `# ]/ T0 N' h' q, }
权力、责任、利益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管理实质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权力、利益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责权利当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责任。一件事交给你办,没办好的话,你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我们明确任务和目标之后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 w" P5 k5 K/ u$ @ Y
我们在明确责任的时候要适当,你不要说一定要求员工做到100分,甚至120分,超额完成任务。员工做到100分、120分,那是他能力的体现,那是他的价值的增长。但我们一般要求员工做到60分及格,当他做到了80分,就应该得到肯定。
0 u0 s& D* o$ c+ H$ H8 O* g8 X(4)明确检查频次 ! e( m0 C* D B4 L+ [& u
我们在避免员工推卸责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去抓过程。怎么抓过程?不是天天开会强调责任心,而是需要付之行动去检查。检查的核心在于反复抓,抓反复。反复抓,抓的是频次;抓反复,抓的是习惯。
7 a z) x* a. @7 c0 d' H( v' k# Z1 b' b$ C
, P& o* o' C- E. h6 w/ `! v [8 f4 e: H
' k% r. k8 y' ?2 a0 s9 F0 v结语
' D; c; q1 m9 I: j. q如何避免员工推卸责任?首先要对归因、视角、价值进行正确的认知;其次,做到4个明确: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检查频次。
: G o$ W1 ]( q7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