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92|回复: 0

    安全工作长期低水平运转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8 2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安全工作长期低水平运转的思考
    1 g/ E  v7 F( ^$ @5 t) n/ d: l$ R* q解放区 [url=]安全家HSEHOME[/url]5 I. `# k' U# V: ~, w2 s
    , h2 B1 L6 G% T% w2 z" P, o9 _4 G

    2019年3月21日,位于江苏盐城响水县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截至3月25日,已有78人死亡,数百人危重、重伤和受伤。近年来,我国重特大安全事故总数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还是时有发生,刚刚过去的3月份就堪称“黑色3月”,发生了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V. l6 v/ ~  [


    . o& E. P+ j* {* O" h: W/ H% n

    ) ^, p# B# ^2 a% X2 m" O& {1 {+ D% W

    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与生产经营单位密切相关,勿需赘述。但是,为什么同类型、相似的事故会年年上演?为什么我们的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一遍接一遍,可是却依然“涛声依旧”?安全工作为什么长期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转?

    + j3 t0 X" ~: i5 B+ X

    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及其安全管理部门一定会开展事故调查。调查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翻开各级政府及其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基本上都是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追寻事故的原因。并依据这些原因,判断相关人员的责任,其理论依据来自于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连锁理论”。

    4 M8 D) y; e' G1 K9 b8 [0 d

    这样的事故调查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其存在一个预设前提,就是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人”和“物”的问题。机械伤害事故,想到的是违章问题、管理问题,没有延伸到相关产品的设计、质量、制造问题;滑坡事故,第一个谈到的是监管不严的问题,而没有考虑有关的政策、标准和规划问题。一切调查都是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开展。当然,“人”和“物”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一直把关注点放在“人”和“物”上,就可能错过更关键的原因,导致真正的问题没有关注到。


    ' e1 R5 d# ?" t& \; P# b+ u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波音737-8飞机发生坠机空难,这是继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空难事故之后,波音737-8飞机发生的第二起空难。在狮航空难后,波音公司反复强调波音737-8飞机是安全的,发生空难是驾驶员培训不到位、素质不够的问题。而媒体铺天盖地的追问显示,事故发生的原因极可能是波音公司加载在波音737-8飞机上的自动防失速系统因为传感器故障而自动将机头大幅度降低,致使机组人员无法重新将机头抬高,最终导致飞机俯冲或坠机。随着未来埃航黑匣子录音公布,关于自动防失速系统的问题将大白于天下。如果没有埃航事故,估计狮航空难可能就会这样一笔带过了,死无对证的机长就会成为“背锅侠”。

    9 P% U# M$ T' |" @! O

      g+ W/ W1 c& F9 j1 R2 T4 B& h& J1 t) J- l

    组织学行为泰斗阿里吉斯(Chris Argyris)教授提出了一个“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的概念(如图)。“单环学习”,通过一般的学习,依据既定标准、公认法则,寻求行为和既有标准之间的匹配,有可能有改进、但是效果不大。


    - I0 ]2 _/ ~; [1 V/ G2 s! ?
    : ]5 k" ?8 }! O- ]; X- W  k
    , [7 }: y/ I5 @& Y5 V, p! D* U

    比如,笔者在大学机械专业学习时,经常接触一些经验值,比如钢的硬度等,大家就按这个经验值选择不同的材料,丝毫不予怀疑。一旦发生问题,也不会在材料上找问题,导致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同样,在安全工作中,林林总总的处罚只是按照既定的法律条款对行为进行纠正,除了警醒外,并不能促进企业安全工作有明显的改善。因为这种“单环学习”的思路,执法者无法给企业提出具体、有效的改进建议,大多数是按照法律条款要求宏观地、含糊地提出“加强”“切实”“严格”“提高”工作要求,操作性较差。


    ) T$ _' n- u, g  i' B

    而“双环学习”是对行动背后的想法加以认真检视,反思我们看问题的模式是不是不到位、错位或者偏移了,通过深刻反思查找出真正的问题后,再采取有效的行动。当发现错误时,其改正方法包括对组织目标,政策和常规程序的修改,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质量,还涉及到标准和规划等等。

    1 K% S4 Z9 G+ C( r1 s, X

    比如,江苏天嘉宜化工厂事故原因还没有公布,但是从目前信息来看,可能是储存的危险废物引发首次爆炸的。假定就是危险废物问题,我们如果只是从现行的安全和环保法律规定去思考,可能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如果我们进一步延伸,从现行的环保政策、危废临时储存标准、危废处理政策方面进一步探索,就可能找出问题所在,危险废物就能“控得到、管得住、灭得了”。


    % i% S) i1 C; H, ]; D

    还有,对于危险化学品非法储存的问题,如果只是坚持严格“打非治违”,而不从政策、环境方面突破解决危险化学品合法储存及短距离配送等问题,大量危险化学品非法储存于普通仓库、荒山野林等现象就不能根治,永远也打不完。所以,“双环学习”是向根深蒂固的观念规范提出质疑挑战,有利于人们提出与以往不同的问题解决办法,并获得巨大的飞跃。


    ' M/ c( O+ z7 Z& Z! x2 x1 l, H) T

    , @' v( t  z1 P6 B

    安全生产领域长期存在“运动式监管”的一个原因就是“单环学习”思维横行。大家只是对照法律规定开展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只要出事就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每次都要求“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严执法”,年年相似、岁岁相同,事实上每次“安全风暴”过后依然是“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在安全监管时代如此,到了应急监管时代依然如此,没有变化。在安全和应急领域,“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之间有一条鸿沟,那就是习惯性防卫和“路径依赖”。

    3 N  V" x8 T$ D: y2 r6 o

    * U. ]1 y8 a* m4 R7 F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个事故要60天内出报告,延长最多不能超过60天。如果按照“双环学习”机制,大多数重特大安全事故,甚至包括较大以上事故,想在120天内把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问题查清楚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政策、标准和规划的考量了,时间过长、成本过高。在“单环学习”的机制下,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很快能够出结果,可以凸显调查权威、迅速处理一批人,达到平复社会舆论的效果。


    ' u9 P+ E3 ]' g$ i

    这样的时间较短、成本较低,理性选择肯定是这种模式,这就是习惯性防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路径依赖”,没有人愿意改变。反观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事故调查,动辄两年、三年,调查报告极其细致,把可能的问题都涉及到了,最后聚焦核心问题,并针对核心问题修正标准、体系、政策,意在实质性改善。希望对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的事故调查能够开个好头,像德国、美国等国家一样,从“单环学习”变为“双环学习”。


      o, H$ L3 h9 S# L& c! m5 p' E/ O5 H

    在城市化加剧的今天,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中,任何安全事故也好、自然灾害事故也好,都可能外溢成为公共安全事件。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安全监管时代进入了应急管理时代。公共安全事件这个名字本身就表示它的牵扯面很广、关联因素很多,而我们未知的领域也很多,如果还是停留在“单环学习”的低层次上,很多问题将始终得不到解决,工作将始终保持低水平运转,将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事故。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有必要研究“双环学习”,在日常工作、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中应用,标本兼治,筑牢公共安全体系,将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运行在高水平的状态上。


    1 {+ z% p# ^5 t; e3 H( R& m5 e% j
    5 h6 B  B9 z) G$ b& G, q

    4 _# N+ K+ l7 }3 e9 d; f#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