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工厂管理,快速突破生产瓶颈五部曲' _+ G2 d2 c, z9 u1 L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 n G# w' t; h# m+ R6 \2 ^4 C
+ p$ H# c' J8 g5 b) j |5 o瓶颈7 U& Y* l+ @# }) ]; W8 K; |. [
导语:生产瓶颈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阻碍生产顺利进行的因素,通常分为“动态的瓶颈”和“静态的瓶颈”。“动态的瓶颈”是指每天在生产过程中,随机发生的人员、设备、物料等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瓶颈。比如,因为原材料供产不及时,造成间歇性的停工待料;“静态的瓶颈”是指长期由某一个瓶颈因素导致最终形成诸如产量不足、效率不高、品质不良的现象。7 @; q* z+ ~" C, s. o
4 f* q/ B Z: N! {8 p$ l9 A- ~无论是“动态瓶颈”还是“静态瓶颈”,都需要管理者在生产管理的过程当中快速地去解决。然而,很多企业处理生产瓶颈的方式像搞“运动会”一样。比如,企业遇到产能的瓶颈,屡屡无法按客户交期交货,于是,通过“下死命令”,加班加点的方式赶工出货;还有的企业采用“人海战术”,50个人做不出来再加20个人,加了20个人后还做不出来,就再加10个人……
$ q3 _, E: _7 g e$ N
% D# I3 R3 Z: q( M* D( ~. ]. K1 {“人海战术”、“加班”,我把这些方式称之为“救火”,其结果往往低效。快速突破生产瓶颈,除了这些方式之外,有没有更加有效、“高能”的方式呢?今天我将带你了解,朗欧老师在企业里面开展管理咨询的过程当中,快速突破生产瓶颈的具体方法。我总结为“快速突破生产瓶颈的五部曲”:
# o; @' i, ]# M/ G4 y3 ?: k1、数据统计。
2 ?. w4 O( V) U. j w! j/ R$ ?0 Z: I. y- Z
一谈到数据统计,很多管理者就会讲:“我有统计不良率,我有统计工序的产量……”这只是浅层的数据统计,我们要做的是更深层次的数据统计。/ M. a7 P9 {" z4 s1 Z6 ^
1 {" m' Y0 Q1 o( p4 c
数据统计的背后意味着问题的呈现,所以,管理者在做数据统计的时候,不要只统计一个结果数据,而忽略过程数据的统计,因为,这样就会导致制定突破瓶颈的改善动作的时候,没有针对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 }# b; g% W$ v t. M1 a$ C5 z) `5 h; |
数据统计的正确方式是怎么样的呢?数据统计分为结果的数据统计和过程原因的数据统计。比如,某一个工序产量不高,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数据的统计:(1)产能负荷数据的统计,即产能负荷分析;(2)是什么原因导致产能不高:品质问题?工艺问题?技术资料问题?要通过数据统计出的每个问题所占的比重;(3)如果是品质问题占比最大,还要进一步细分统计造成这个品质问题的各种原因的占比。 通过层层分解,层层细化的方式统计出每个问题的占比,这就是过程原因的数据统计。
. h6 `' a. J5 g2 `# M
/ v; }% e* b$ @$ ?问题的背后是效率。只有把问题占的比重一个一个统计出来,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数据的统计,而且这个数据统计不是浅层次的、结果性的数据统计,而是背后有很多原因的、过程的数据统计。2 h% r p3 p7 k3 f
) v/ P! l- {4 E( ?" [
“用数据做管理”是每个管理者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一个点。生产管理者要摒弃靠经验、靠感觉做管理的习惯,要用数据统计的方式,要用量化管理的思维去解决、去突破工厂的生产瓶颈。: I0 ]( v. r. Y- l4 A/ U
2、问题分析。
W; q1 c. @, Z
1 {& P4 t: W9 ]有了前面非常细致的数据统计以后,问题分析就有了基础。围绕着物料问题、品质问题、工艺问题、计划问题,逐个进行原因分析。其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瓶颈问题,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因为天天在车间现场,几乎都是专家。貌似原因分析是多余的。但是,我这里讲的原因分析,是为后面制定改善动作而做的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4 O# a# q0 z0 Q$ G& h/ t8 X, T& U$ c# h0 y7 ^! Y h' b
还是产能瓶颈的例子,一个企业因为订单量的增加导致交期延误。通过负荷分析,表面上看起来是效率不高的问题,但通过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企业的产品结构没有调整,企业的工艺没有进行变更而导致的。原来经过这道工序的这个产品类型,它的操作量相对小一点,而现在换了一批产品呢?可能某一个工序,它的工作量有一些增加;再比如说品质问题,是不是上工序导致的,然后本工序又是哪些原因产生的呢?, ]( x T& l5 d1 f* r
* x0 r7 e" E) A6 L2 S
所以,要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深层次地去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分析到很多问题的产生原因不需要过多地去解释为止。9 \0 @+ n3 r; h2 ?( g
3、改善动作的确定。
- Z2 t+ A1 g& P J& r; v3 L; [+ \: W) y# b' p" x6 Q2 P! A
有了数据统计,有了原因分析,紧接着就是非常具体的改善动作了。5 P5 A G* Q9 u" ^6 y+ X& r/ H
1 \. ~- h- {9 v/ D c“改善动作具体、责任明确、分工细化”这是确定改善动作的核心要素。即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改善动作背后都要有对应的责任人、对应的完成时间,对应的具体工作,一定要防止“假大空”。0 r0 L1 G- G7 K. B
4、持续的动作固化。/ S* m9 D G' _$ O- d; n8 J
+ N6 N6 S; T: \( O; z% v2 L' ~很多企业的老板经常跟我讲:“张老师,工厂的很多问题我都知道,因为从建厂以来,很多工艺的设计,包括业务的开拓我都亲自参与,所以,各个部门的问题,各个瓶颈问题,我都知晓,我也都明白这里面的原因,但是每次我亲自去抓,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但,我一走或者过一段时间不去关注,问题就又复发了。”
+ B8 M' l3 Y" R4 p) I. |) ]3 _
$ X& \; D6 F% H; r( m! I& t0 o其实,这个里面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在做一个改善项目的时候,我们在突破一个生产瓶颈的时候,没有将有效动作进行固化。* s4 a5 z; Q7 A/ n; u& W
, G$ m, J/ i2 z
如何固化?就是用管理的方式把有效的改善动作形成持续的改善机制。比如说,很多品质控制的动作,那我们从品质检验的各个流程把它规范起来;员工的操作动作,我们把它用作业指导书、用操作动作视频把它固化下来。通过管理的方式方法,通过稽查,通过管理者的频繁持续的检查,瓶颈的突破不仅仅是把效率提升了,把品质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个瓶颈的突破,把企业的流程规范化,把企业的团队培养出来,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h) ^2 w5 j7 }% G3 a
5、对效果落地的考核。
& U1 ] H O# Z/ @- E
/ V& v1 F) A. F* F9 y- a我经常讲,衡量一个管理动作是否能够长期有效地被执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标准是:能够对这个管理动作、流程进行考核。
7 `& K) B2 E8 n7 A, W/ @, [3 P1 p9 c. T
改善工作做好以后,并取得了效果,紧跟着就要用考核、绩效管理的方式,把整套改善方案形成一个闭环,这个闭环就避免了“做做而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改善效果反弹”的问题。3 u; Q% @5 s4 a# T" u+ ]5 p9 G
1 M+ a8 ]1 I0 `, x; [管理者要通过绩效管理的方式、考核的方式把业绩效果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就像很多以计件薪酬体系为主的企业,容易出现很多的品质问题,因为员工很多时候只管效率,那我们通过现场改善把瓶颈突破以后,通过把各种流程规范化以后,再做一个绩效收官的动作,就让品质、成本、效率情况跟员工的收入挂钩。如果没有“绩效管理、没有考核”最后这个闭环,过一段时间,这个改善动作也会慢慢变成假动作。这是企业突破现场瓶颈要注意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让很多管理者、老板忽略的方面。5 `, I7 l1 {3 z' c" R2 C
结语
6 |* |. J, E/ Y4 A- z1 ^; b( K
0 G6 K3 S P6 U2 n$ Q8 p快速地突破生产瓶颈,需要从这五个步骤入手:数据统计、问题分析、改善动作确定、动作的持续固化、绩效考核的机制的建立。. B1 q1 d9 `# J4 n4 s! @5 e2 E
# X3 M$ U7 y4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