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05|回复: 0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演练的正确打开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12 08: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演练的正确打开方式[url=]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技术中心[/url] - {4 ^! Q0 l- x: X% a7 a0 x" r

    # ~, j# Q2 N. \; E' \
    人员密集场所可通过平时的应急演练
    / t7 a+ q$ Q! b2 E; u1 b' r' S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
    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在第一时间发现事故
    开展自救行动

    " s  F' j9 }! `- z7 B5 }
    1
      I" Q/ P- U* B5 t9 I7 w, C  e
    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 k3 W6 Y) A7 ^- X/ A( a7 Z
    包括公众聚集场所
    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
    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
    食堂和集体宿舍
    养老院,福利院
    托儿所,幼儿园
    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
    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
    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
    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 R/ c1 j0 E/ o7 [
    其中
    公众聚集场所
    包括宾馆、饭店、商场
    写字楼、集贸市场
    客运车站候车室
    客运码头候船厅
    民用机场航站楼
    体育场馆、会堂
    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 I- ?/ r$ O8 _- r) @7 O
    2
    % _7 x) H* t1 G$ m
    一般要求
    应急疏散演练
    (以下简称“疏散演练”)
    按组织形式分为
    桌面演练实战演练
    桌面演练
    4 Z5 n3 q1 U, c
    实战演练

    . f1 J1 n1 q1 n7 m# \1 y7 T" P( Y
    ( S: i( ?$ `9 [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单位
    (以下简称“单位”)
    宜开展实战演练
    并按照先桌面演练
    后实战演练的顺序实施$ z% }4 F) d; V! j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单位
    1 o& Y6 [; Y1 S1 }9 C  f- ^2 r! q
    & L# a: [# k6 k; h7 p2 ]9 g
    单位应按照
    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开展疏散演练

    0 w/ {9 C3 a* B7 r& J# \
    8 P  R: ]! j( |& O
    单位应制订年度疏散演练计划
    对演练目标、规模、频次
    内容和组织实施等进行安排
    各部门宜按照计划
    制定本部门的疏散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0 e$ T/ @, S5 T

    ; D. p- c9 x# R% ]
    # A; l7 p7 G' a
    单位应开展疏散演练培训
    培训内容应涵盖以下内容
    组织体制
    工作机制
    基本原则
    应对措施4 ^) A5 M! V+ |& e" m7 V

    % _5 @8 T- _# V( V) K6 Z
    3

    # L- v; P; t3 d: G) A" S
    频次与范围
    单位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疏散演练
    员工变动频繁的单位应增加演练频次
    ; E7 h' |8 Y6 }
    6 l. F7 \! P$ p' L# B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的人员密集场所
    应每半年组织一次疏散演练

    + K* @( r8 G/ q% S/ t; _* ]
    3 q2 A3 J- B+ `/ p/ K
    学校应每学年
    至少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
    开展一次疏散演练

    7 Z4 y  W. u+ o, p0 r. i' s! R% p
    ( q( Z4 N; i  g- t/ Q5 V+ |( r
    4
    - S/ e: i/ I& Q
    演练内容

    ( i5 F1 r( Z5 r$ t0 |( |5 n
    单位宜根据应急预案和场所的特性
    包括建筑特点、环境、人员
    安全意识水平和人员密集程度等条件
    确定疏散演练的内容
    ( T0 \9 b; f% w4 |' d0 g/ ^/ P

    / k6 ]3 P) a8 m1 Z6 @
    疏散演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不同场景和环境下的疏散路线
    逃生方式与防护
    应急设施与器材的操作使用
    信息报告与报警
    应急指挥
    疏散组织、人员集合与清点
    医疗救治
    保障措施
    ( r( i7 f# }! V. A3 @, _
    5
    6 p3 |* C* J5 H4 W: D; F/ v
    组织与实施

    0 n0 J- V$ r$ S4 {2 |7 j
    组织与实施步骤应按
    AQ/T 9007 进行
    包括计划、准备、实施
    评估、总结和改进六个阶段。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7 M0 l" u3 T" \! C, j$ f; L( K' g1 z% R) B% _
    & x: e! H7 Z) _  b2 X  W$ F
    " C# C* @0 [$ _
    在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
    或者使用的同一建筑物内
    组织疏散演练时
    统一由一个单位组织
    明确每个单位职责
    及其在演练中的重点任务。
    # |: c: c$ p: ^1 w- q* K
    7 q3 ^. K, r! O6 Y/ n+ O( v2 w# ^$ }
    实战演练实施包括以下环节
    1
    熟悉疏散演练任务和角色
    参演单位和人员
    应按演练方案开展准备工作
    2
    组织预演
    宜按照演练方案
    组织桌面演练或预演
    熟悉演练实施环节
    3
    安全检查
    疏散演练前
    确认演练所需的设备设施完好
    组织疏散演练单位人员到位
    4
    发出信号
    疏散演练前,应发出信号
    5
    疏散实施
    接到信号后
    场所内的人员根据预案开展实施
    6
    引导疏散
    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引导、组织与搜救
    通过喊话等方式
    引导或帮助场所内人员疏散
    保持疏散秩序、控制速度、有序疏散
    7
    人员清点
    人员疏散至指定区域后
    应有专人维护秩序
    需清点人数的疏散演练
    在清点人数后
    应向现场指部挥报告
    并做好人员登记、统计工作
    8
    医疗救治
    对受伤人员开展医疗救治
    9
    现场评估
    应急疏散演练结束后
    应组织现场评估
    宜聘请专业人员或专家
    指出演练中存在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疏散演练评估的方法与程序
    宜参照 AQ/T 9009 进行
    AQ/T 9009
    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0
    演练结束
    疏散演练结束后
    应做好现场恢复工作
    包括组织参演人员有序返回
    对场地进行清理恢复
    及回收整理演练物资装备
    3 G* i7 Q2 d: z, p! h

    3 l# v# J7 \* A" T, O, K
    3 J& a3 ]% J  p* [* f8 D; R- c
    ( K7 d, y1 [0 a8 r/ ]$ ~
    每次演练前
    应明确告知参加人员疏散为演练活动。

    ' G5 O" ^, _9 }2 ^
    应指导人群
    靠近疏散通道右侧依次疏散
    如遇特殊情况
    疏散方向发生变化
    应宣传并反复强化演练
    ' d7 n# _9 F! S" q

    # s/ r: p, {) g' [
    定期组织的疏散演练
    在场景设置发生变化时
    应加强宣传,强调演练变化内容
    & ^" u1 q7 X; O* e& W: e
    $ R' B/ U  d. J; ~
    桌面演练内容应参照实战演练内容实施

    延展阅读:

    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二应急预案三应急预案四

    制定应急预案考虑因素:

    • 影响疏散时间的人员特性和建筑特性很多,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a) 对于人员:
      1) 人数和分布;
      2) 清醒或睡眠;
      3) 熟悉并受过训练或不熟悉;
      4) 体能。
      b) 对于建筑及其系统:
      1) 报警系统;
      2) 消防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
      3) 单室或多室,以及复杂程度。
      c) 对于火灾场景:
      1) 火灾警报和其他人们可获得的线索;
      2) 火灾的特点与产物。
    • 火灾模拟动力学:火灾模拟动力学是人员生命安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第三个主要因素。人员生命安全评估的目的是保护人员不受火灾烟气和高温的危害(或由于结构失效造成身体伤害)。这是通过提供足够的疏散途径和保护措施来实现的。为了评估火灾中人员的安全,需要得到火灾及其产物蔓延的信息,以及对建筑物的影响。为此,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具体因素:
      a) 人员可接收到的火灾警报和线索。当某一房间发生火灾时,需要判定“火焰和烟气的能见度”,用于分析人们意识到火灾发生的时间以及做出怎样的反应。不管是有人房间还是无人房间,都有必要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触发的时间,并通过模拟寻址系统得到火灾蔓延的信息。这主要是为了确定在整个火灾过程中,建筑内的人员能够得到的信息。
      b) 所有房间内的火势大小和蔓延范围、烟气密度、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和热流。对于所有房间来说,应了解其中火势大小,火场范围或向邻近区域蔓延的范围,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以及受火灾影响房间的温度和热流;还需要了解烟气的光学密度、刺激性气体的浓度以及产生的窒息性气体浓度,用于估算房间内人员的可耐受状况,这对人员向外疏散的范围也会产生影响。对于无人的房间,当其作为可用疏散通道的一部分或避难场所时,这些信息尤为重要。当火灾烟气被控制在设定的烟层厚度内时,需要提供烟气层的高度和向下的热辐射通量。
      c) 自动灭火和烟气控制系统的启动。自动灭火和烟气控制系统的启动将阻碍火灾烟气在建筑物内的蔓延,这决定了人在疏散和避难过程中是否会受到烟气威胁。
    • 人员特征:人员生命安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人员特征。主要涉及人员对火灾征兆和警报做出反应的特征和时间,人员运动(特别是疏散运动)的方式和时间,以及火灾烟气和高温的影响。需要考虑的人员特征包括:
      a) 人员数量和密度:每个区域在不同时间和季节的预期人数;
      b) 对建筑的熟悉程度:与建筑类型、人员光顾的频率和紧急疏散演习等有关;
      c) 人员分布和活动;
      d) 行为关联性:人员与所从事活动的关系;
      e) 警惕性:与从事的活动、当天的时间、睡觉或清醒等状态有关;
      f) 灵活性:与年龄、健康状况和身体有无残疾等因素有关;
      g) 感官与智力的损伤和障碍,比如听觉和视觉障碍等;
      h) 社会关联性:独立的个体还是从属于某个群体,比如家人或朋友等;
      i) 目的关联性及其他;
      j) 角色和责任:一般群众、经理、楼层管理员等;
      k) 位置:所处位置距离疏散通道的远近等;
      l) 义务:对火灾发生前所从事工作承担的职责;
      m) 焦点:人员注意力的导向,比如剧院的舞台和商店的柜台;
      n) 反应:人员易于对警报做出反应的程度;
      o) 整个疏散过程人员状况的改变,由火灾对人造成的影响而定。
    • 建筑特征和消防安全管理策略:建筑特征、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及人员安全疏散应急管理策略,是人员生命安全评估过程的重要要素,具体包括:
      a)建筑布局和几何尺寸(包括建筑规模、建筑高度、建筑层高,平面布置,空间复杂程度,内部分隔,内部空间划分,不同区域的连通,行走距离,门与楼梯的宽度,日常的交通流线,防火门开与闭所需的力以及门的附属装置等);
      b) 疏散路线[包括:可看到的路线,复杂程度,被动和主动防护措施,长度,水平与垂直(向上或向下疏散),可用性(例如通过击碎玻璃,使用钥匙,使用安全锤),日常用途,最终出口(数量、分布等)];
      c) 建筑内某些区域的使用功能可能对人员行为反应和疏散路线的使用产生影响(有的可能便于人员疏散,有的则不利于人员疏散);
      d) 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建筑管理,重要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建筑内人员的管理,防火管理,管理的适应性,人员的培训,安全与火灾监控,应急处理程序);
      e) 人员安全策略(包括人员安全的设计原理,疏散策略,被动与主动消防控制系统,火灾探测、报警和通讯系统,消防灭火救援设施,应急照明,疏散诱导系统,消防安全管理);
      f) 主动系统应用(包括自动喷水与喷雾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烟气控制或防排烟系统);
      g) 疏散标志和照明(包括应急照明);
      h) 避难区域(类型,防护等级,通讯系统,以及疏散路线、中转地点、救援通道的连接);
      i) 环境因素(例如,风和内部空气压差对开门造成的压力,在潮湿、炎热或寒冷的条件下的疏散,装修要求,出口处积雪的影响,白天和夜晚的影响)。
    • 有毒气体的影响:火灾中的有毒气体是刺激性和窒息性火灾烟气的混合气体。刺激性气体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取决于混合气体的浓度和其中每种刺激性组分的效能。火灾中导致人们失去行动能力和死亡的关键窒息性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氰化物、二氧化碳和缺氧。在受到烟气影响的初始阶段,窒息性气体不会对人员的疏散行为和行进速度产生明显影响。
      1、火灾中有毒烟气和高温对人员生理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会对人们的疏散能力带来各种不同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 看到烟气或火焰的影响包括:
      1) 害怕靠近被烟气或高温侵袭的区域或疏散路线;
      2) 害怕房间内的火焰或烟气,这种心理可能会激励或阻碍人员疏散,这取决于火灾或烟气的位置和强度;
      3) 被吸引到发生火灾的房间(亲火综合症)去观察或扑灭火灾;
      b) 烟气的遮蔽和刺激性烟气产物与高温对眼睛的疼痛刺激,会导致视力下降或视野缩小;
      c) 吸入高温刺激性烟气会引起呼吸道疼痛和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道损伤;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由于喉部痉挛和/或支气管缩小(尤其是患有哮喘病或其他易感人群),几分钟之内就可能导致人员窒息而死亡;通常在几小时之后还会出现肺炎,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损伤;
      d) 吸入有毒性气体引起的窒息会导致精神错乱和失去意识(尤其是易感人群,比如老人和患有心脏病的人);
      e) 高温引起的裸露皮肤和上呼吸道疼痛,伴随烧伤和体温过高,都会阻碍疏散并导致死亡。
      2、 安全疏散的危险性和耐受指标分析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
      ——没有直接暴露在火灾中,由于看到火灾烟气而对人的疏散行为产生的心理影响;
      ——由于暴露在高温和有毒性烟气中,而对人的疏散行为和能力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
      ——导致人失去行动能力的区域;
      ——导致人死亡的区域。
      人员疏散评估中,考虑火灾对人员造成的心理和生理影响主要是为了确定人员的耐受极限,同时也能判定火灾对人员疏散能力和身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对可能出现的物理灾害的耐受能力,比如结构失效对疏散路线的影响,或导致直接的身体伤害或死亡。
    • 火灾烟气和高温引起的中毒和生理影响。 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 一定浓度或剂量的暴露会对人员心理和/或生理产生影响,从而降低疏散的效率;
      2) 一定浓度或剂量的暴露会对人员心理和/或生理产生影响,从而使人失去行动能力;
      3) 一定浓度或剂量暴露浓度甚至会导致人死亡。
      - A8 n5 m1 x; r

      g0 o) o7 ]+ B& R# v  h
    - k$ a5 }% E, v6 a4 G. i' e! `
    来源:沧州吴桥消防

    " V) d% P( L+ Q  W
    5 @. c3 M3 q! g6 Q1 R0 k4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1: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