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3 y K9 t* p: z! U, N$ t& q4 ~
/ @; {" j# U: I& M! B0 _企业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指南
& _" l( u( g$ b3 h
第一章 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概况
第一节 行业安全生产主要特点
简要介绍本行业安全生产主要特征,存在的安全生产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薄弱环节有哪些。
第二节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企业名称,地址,性质,隶属关系,产品名称,生产规模,主要经济指标,从业人员数量,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情况,从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
简要介绍企业主要生产工艺,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否属于高危行业,是否被国家、省、市安监部门列入重点监控单位。
第三节 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查找企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从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方面,分析、识别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评估企业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在查找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定性、定量评估每种因素的危害程度,确认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安全对策措施。)
第四节 本行业企业事故案例
选择本行业或本单位因企业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以下简称“三级教育”)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要有针对性、震动性和实效性。案例的叙述分为事故简要概述、主要原因分析、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查处等四部分,内容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第二章 “三级教育”工作目标和实现途径
第一节 “三级教育”工作目标
确定今后几年本企业的“三级教育”工作目标。
第二节 “三级教育”实现途径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简要说明应建立健全的企业“三级教育”各项规章制度。(一般应包括企业 “三级教育”的责任保障、培训目标管理、从业人员准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经费提取使用、生产作业场所风险评估、培训教材编审选用、培训过程管理、培训的考核、督查考评、档案管理、责任倒查等制度)
二、编审选取教材
1、叙述企业“三级教育”教材编写、审批、选取、使用等制度的制定落实情况。
2、叙述分级分工种组织编写企业“三级教育”教材具体做法。
3、叙述企业“三级教育”教材分级审批工作程序。
4、说明企业“三级教育”教材选取使用的具体要求。
三、落实培训机构
1、简要说明企业实施“三级教育”的组织方式,是自主培训还是委托培训。
2、说明实施“三级教育”的安全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企业选择委托培训的应重点说明机构名称、证照、教师、教学及实训设施等情况。说明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安全培训的条件。)
3、简要说明培训场地的选择。(原则上应选择入企培训,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开展“三级教育”。)
四、开展培训教育
1、简要说明应参加企业“三级教育”的人员范围。(原则上应包括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上岗前,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企业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新设备、新材料时,派遣工、实习生进入企业前、“三违”人员和“三级教育”动态考核不合格人员等几种情况。)
2、简要说明企业“三级教育”培训时间要求。(培训时间即包括国家明确规定的法定总体时间,又要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分解“三级教育”各级的具体时间。)
3、叙述加强“三级教育”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的具体措施。
五、组织考核发证
1、叙述企业“三级教育”考核采取的方式方法。(考试题库如何建立,如何确保切合实际。厂、车间、班组等各级分别采用的是纸质考试还是计算机考试,各级是否有实操考试。)
2、叙述企业“三级教育”考试合格的标准。
3、叙述《培训合格证》发放、日常管理及再培训措施。
六、建立培训档案
叙述如何建立健全“三级教育”的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发证等有关情况。
七、总结完善提高
简要说明“三级教育”工作如何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是否列为企业总体考核的重要内容,是否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三级教育”工作水平。
第三章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3、《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 t* a) ]# P2 l' H) q5 ^
' ^$ D9 {) l* D/ r2 c1 O2 ^; R
来源:网络
" T# r2 v! {3 x( F+ T) s! J
, J5 }5 c5 v, Q&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