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
导读:作为管理者,手下难免会有几个“刺头”的员工,他们就像是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就给你摆上一道,这时,你该如何应对?
第一招:冷静应对、分化瓦解
, R1 H8 V5 P3 O9 n3 X0 w“为什么不给我们加薪?”
+ A X4 A. \: x) L* Q) G3 s耳边骤然响起一个声音,我眉毛一皱:兴师问罪的来了!
8 l4 t% Z' ]5 J! p2 P, V
抬头一看,果然是她——一个人见人躲的刺头,她身后还跟着两个人,神情有些紧张。
4 x1 P6 j2 }* H5 f' @& `! U
什么叫不给我们加薪?这话说的!我心里顿时刮起了一股风暴,一看到那副不要脸,就想上去扇她两嘴巴子,好像全世界都欠她,公司专门为她开的似的。
9 V0 y+ d% [3 q7 ]) _
但我忍住了没作声,只是风平浪静的说了句:“什么情况?我们去会议室谈谈吧。”
9 E4 M0 N" {! L. ]我起身带他们去了小会议室,然后义正词严的告诉她们:“如果是谈加薪,对不起,只能一对一跟我谈,工资是不可以公开谈论的,否则我们都严重违反了公司制度,只能恕不奉陪。”
/ H* G1 u( Q q0 T( H
看到我这个态度,跟着她的两个人瞬间耷拉下脑袋,耳语了几句,就离开了。
/ e8 d" W) _5 e% E3 a) h一见这情形,刺头开始软下来,她说:“其实我就是想给她们问一问,我自己倒无所谓,反正我又不是过不掉。”
* [) }5 G4 j' H& v; q6 S“你能代表她们吗?如果谁有问题,让她单独找我,直接找我谈。”
3 P2 N, Q0 ?/ ?. Z' m说完,我一声不吭,空气变得很凝重,她此时感受到了压力,支支吾吾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就走了。
6 @% e# k5 [' `& i# m
真是无事生非!
8 R/ Z! _+ d) [) k" f) s
7 ~! x. }- c* _) d5 l* d" a( N* V工作当中,总有人喜欢当“代表”,以为是替别人撑腰,以为是“为民请命”,其实脑子真的是被驴踢了,让人看上去都着急。有时候还以为多叫几个人,就能够仗着人多势众,给上司施加压力,答应他们的请求,其实这是弄巧成拙,恰恰反应了那种虚弱和害怕的心理本质。
4 o0 p) J: Q% H; w, X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管理者,既不能退缩和支吾过去,也不能顺着对方的情绪走,反过来骂对方,要主导谈话,但不要跟他们争论和解释什么,一定要先冷静下来,不要着急,然后慢慢找到应对的策略。
% Q% `, k( B5 C; H! l; ^
当然,刺头也是要区分的,不是所有的刺头都那么可恶,有的属于性格使然,有的是态度上有问题,有的纯粹是“二”——比如为愤青而愤青,为反对而反对。
% m) r _/ Q0 c9 _; l) K
对于性格使然的,要掌握好分寸与火候,有机会的时候要与其深入沟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态度上有问题的,要直言不讳的指出其问题所在,还要看表现,说不通和改不了的,坚决予以处理;对于“二“的,要给予引导,要强调,“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但是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类似这样的话,他会比较爱听,也觉得很受用,在无形中会认同你。
& Y x5 _3 m8 o. H# I5 h总之要针对对象,针对具体事件,各个击破,让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
第二招:找准软肋,对症下药
; ~/ D/ W' |& T# j6 p1 A公司过去曾有个员工,仗着其姐夫是集团公司高管,经常跟同事闹矛盾,无理也要搅三分,很多人都不想跟他一起共事,他上司也因为顾忌到他姐夫这层关系,也拿他没办法。
5 {. g9 U0 y( Q, A8 [ d
有一次,他又与某位同事因为小事发生矛盾,他得理不饶人,非要闹到我这里。
3 f! f, b9 L E我给他叫到洽谈室,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用语重深长的语气跟他说了一番话:
2 I; Q1 F6 F2 ~* L0 \, ~9 l; t' o
“这个事情孰是孰非,在没有了解清楚之前,我不作评价。不过我还是先说几句题外话,无论对错,你先暂且听一听。我听说你有很硬的关系,这个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想问你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亲戚是希望你表现好,还是表现差?”
- W: N1 E) j6 O& U+ `2 u“当然是希望表现好了。”他不假思索的回答。
$ X f( h0 C5 J! d! [+ \“那好,那你觉得现在你的这种表现究竟是好,还是差呢?”我开始追问。
' q/ D" m3 o- ^3 _3 D
“这……”他抿了一下嘴,一时有些语塞。
$ v# p, t7 N7 B' e, V" |$ u; G7 m
我乘胜追击,“嗯,那好,我不为难你,你再考虑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这样做是给亲戚长脸还是丢脸?”
; G1 ^4 E/ M. g6 h他变的局促不安,额头上开始渗出汗水,一言不发。
( A$ o1 k5 J: Y' U* N8 L% f我看时机已到,最后一个问题顺势抛出:“我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假如我是你的话,我会这样想:既然我有亲戚在公司当领导,我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而不能拖后腿,否则可能一旦出事,不仅亲戚保不了我,而且还会连累他,让人指指点点,没办法待下去……您有没有这样想过呢?”
% Y6 W" S: Y9 {; d0 E9 y
他涨红了脸,终于说了一句:“对不起,武总,是我错了。”
% {( }& H2 U- F0 c9 N一语点醒梦中人,孺子可教也。因为这件事,后来他真的改变了很多,跟同事的关系处理的也比以前融洽多了。
+ r3 x6 Y* e" s( |( v
常言道:打蛇打七寸。刺头并不可怕,只要找到他所倚仗的地方,针对性的给予解剖,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 k% A) m4 X: C7 S" t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刺头的背景和倚仗,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