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0 Z$ y5 s( v8 B r
本手册旨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内容通俗易懂,规定了基本的安全条例,提醒所有员工防范可能的风险,以免对自已或他人造成伤害。
4 `1 r3 G) r, e! V
l 安全守则 |
l 办公室安全 |
l 交通安全 |
l 恶劣天气 |
l 商务出差 |
l 上下班和外出安全 |
l 宿舍安全 |
l 工作前 |
l 工作中 |
l 工作结束 |
l 设备操作 |
l 检维修作业 |
l 动火作业 |
l 有限空间作业 |
l 高处作业 |
l 吊装作业 |
l 危险化学品 |
l 防止火灾 |
l 电气安全 |
l 装卸搬运安全 |
l 事故应急处理 |
l 化工安全生产四十一条禁令 |
l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
0 O2 {. x3 N8 Z% n* {: S$ a/ a4 n! X9 `$ b* D) u, g7 F
1 X8 k% W1 j. x
8 M2 f+ d3 b: o" v( p安全守则
& t. {/ F6 B: A$ G0 @5 m, d1 c$ V" F" }7 p) X; B
7 y8 x3 m: a0 H f; S l·我对自己及同事的安全负责,安全始终处于首要位置并贯穿我们的所作所为;
·我坚信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我深信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内安全同样重要;
·我积极与同事协作以防止任何不安全之环境及行为;
·我保证自己及同事的工作环境之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
·我关注安全条例,程序及法规,并在需要时帮助完善;
·我参加为提高自身安全知识和表现而举办的安全培训和活动;
·我就所有事故及环境问题进行汇报并参与相关讨论;
·我对新员工及合同工进行安全指导,帮助他们以安全的方式来进行活动;
·我每年对这些条律重新评估,这是我年度目标的一个整体部分。
5 Q) }" {0 k3 p: ?( u# F: p
$ M2 \5 t g$ Q4 T& A$ u: B, X" B- `. K
/ o+ u! }' z$ O4 R& _* d/ A
办公室安全" O6 |: }/ K/ M, m: D
5 \' C' j/ @6 _
6 z" L/ I+ d: E& r$ |·避免将公司保密文件外传;
·接触保密文件的员工应避免在公众场合讨论有关内容(例如在飞机场、餐厅、车站、厕所等公众场合),在使用台式电脑时也 要确保敏感信息不被他人获知;
·员工在使用完保密文件或离开办公室时应将文件上锁;
·员工离开办公室时应将存有保密文档的电脑关闭或设置开启密码;
·各部门的来访者应在有相关部门人员陪同下,方可在办公区域走动或经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域;
·最后离开办公室者负责关闭所有灯具和电器,并确定办公室门已上锁;
·员工应将个人物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并上锁;
·严禁未经许可在办公室内接拉电线、电源;
·使用办公电器时,应严格遵照使用说明;
·电源插座不得超负荷使用,发现插座电线发热,应及时通知电工处理;
·保证安全通道畅通,禁止在办公室吸烟;
·如果有任何安全隐患,请立即通报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
·如有任何个人物品遗失或公司财物被盗情况发生,请立即通报公司办保卫部门。
8 n+ V: a7 b, \' Z* z
7 k. x% u, i# r+ d. b. N$ a9 |/ ^8 \, M) H
2 B- N% I- i) R- B# r) u交通安全
5 V( V7 S6 j7 E$ z3 s& `2 J. s0 o, G6 [% ]- s+ w
) @9 V1 [( W7 a·员工在外出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乘坐班车上下车时注意安全,尽量等车子停靠在停靠点待车辆停稳以后再上下车。
·因公驾车的员工应遵守交通规则,小心驾驶;
·严禁无证驾驶、酒后和醉酒驾驶车辆;
·如有意外发生,请立即报警(110)或拨打急救电话(120)、保险公司并通知部门、分厂负责人或公司分管领导,在偏僻地点发生意外时,更应注意个人安全。
" l( E0 e1 m, P" ~3 h% s& `& Q3 [/ O0 f! B) {" B' I) x0 b7 \- ?* M
) M2 }% y8 z# r8 E
2 H) T& @2 z5 ~/ r/ d1 \# e$ D恶劣天气6 d4 z; x, }. o2 B! `/ h7 M
1 t1 z$ b% |$ I# g" b6 P. y* p* ~' B/ E& z) Z' Z: p
·在极其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应听从负责人或紧急通知的指令;
·雷暴、台风时应停止室外一切作业,在有避雷设施的工作场所内避护;
·应远离窗口、门及外墙,不要在危险状况下到户外走动,特别是不要到建筑物顶部活动;
·电闪雷鸣时,尽量不外出,同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使用电脑、电视机、电话和在户外使用手机等,并将手机关机、拔下电视有线插头和电源插头;
·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中游泳时,如遇雷电,要马上上岸,更不要停留在没有避雷装置的船上;
·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切勿奔跑,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若能披上雨衣效果更佳,千万不可躺在地上,以免增加危险,同时,要避免多人挤在一起,不要在孤立的树下或无避雷设施的孤立房屋内躲避;
·在室外工作时遇雷暴天气,不要将金属工具扛得高高的,手中不得拿有金属器具物件;
·在雷雨中一旦感到头发竖起或皮肤有明显颤动感时,应立即蹲下。
. D+ U, ~& {, J7 u0 D& ^0 O
* t* R( y, l0 \5 _* P8 t2 R4 G
$ b# q9 J3 j5 ]2 a$ O6 X
/ l5 r3 g3 J, D. \/ D商务出差
. A& B- I2 v" E: p j0 f
: c2 D" P. }3 l4 x& b
2 x6 Y+ Q ?! f0 T2 {9 y·将有关个人资料的复印件存放一份在家中及办公室中,如:出差路线、护照(身份证)、签证、对方公司联系人和电话号码;
·随身携带紧急联系资料,应包括:家中联系电话、健康信息、过敏情况、现在或曾经患过的疾病、现服食的药物等;
·携带护照(身份证)、机票及所有旅行资料,应将其复印件与原件分开存放;
·将珠宝饰品等贵重物品存放家中;
·注意行程安排,与同事保持联系;
·尽量不与陌生人搭讪,需帮助时尽量找警察;
·应酬中,严禁醉酒;
·在酒店中,证实来访者后才开房门;
·入住酒店或进入其它公共场所,应首先了解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灭火救生器材的位置;
·所有意外事故,应保全一切已掌握的证物。
·业务人员日常外访,当遇到竞争对手、客户的无礼行为时,应礼貌地与之进行沟通,有必要时可致电直接负责人寻求协助;
·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在设法进行自我保护的同时,致电报警,并注意保留好证据;
·事后24小时内直接向负责人汇报事情经过,重大事情,应当即通报公司。
; }) X% p+ g& @8 A4 f0 Y
$ y9 }+ q1 r& ~. L
7 k5 _. d/ r0 e: }) S
8 u4 P' a* @1 S/ w. h上下班和外出安全
) d9 V. C4 E8 ]- O" H: e
& T+ e2 b0 z9 _
- `3 i& ]; ]5 R5 q* E. ^- h! t2 N·上下班和外出尽可能结伴而行,途中避免将个人财物显露在外,尽量避免佩戴各种首饰;
·应行走于人行道,并注意周边闲杂人等,特别是尾随身后和蹲守路边的人;
·应注意路人中那些眼光乱扫或紧盯提包女性的人员和停在路边或走走停停或乱窜的摩托车(不论单人还是双人驾车);
·夜间上下班和外出应尽量避免走小巷或较偏僻的路径;
·乘座公交车辆时应避免与人拥挤,如遇扒手接近身边时,应保持高度警惕,如有需要,尽快与警方联络;
·单人携带手提包外出时,应将手提包置于右手或双手握于身前,结伴外出携带手提包时,应将手提包置于同伴之间;
·携带背包外出时,应将背包反背于胸前;
·在外应避免与人争吵,
·如遇陌生人搭讪攀谈,应尽量回避;
·如遇他人威胁、恐吓,应立即报警求救;
·如遇捍匪持凶器打劫,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在此前提下见机行动,争取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 C( Z5 h/ X1 \7 ?8 G; Q
- T* ?% C" ?: ]& I- n2 K/ h/ j7 m( g0 ^% i% t: j+ k
( ^: E$ Z0 D# q; z% ]
宿舍安全# O2 T2 s+ ]( S, ]* M0 C3 [
% j& v# L& {3 Z' M3 S
* l" H4 e( E) p8 i( X·遵守公司有关宿舍管理规定,不得随意留宿外来人员,如有需要,必须提出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严禁在宿舍内从事赌博等违法活动;
·严禁将公司宿舍大门钥匙交给非本厂员工使用或将寝室钥匙交给非同寝室人员使用;
·如未携带钥匙而不能开门时,应寻求同宿舍员工的帮助,严禁随意破坏门锁;
·为保证个人财产安全,注意不要随意将自己的现金数量、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告诉他人;
·入睡前应将房门拧上保险,严防盗贼进入;
·不得在宿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指地摊、小杂货店购买的无任何质量保证的电器);
·不要将盛水的容器放在使用中的家用电器上方;
·严禁在宿舍乱拉乱接电线、电源;
·不要躺卧在床上吸烟;
·外出时应切断宿舍内各种电器电源(包括:电灯、电脑等),关闭总开关。
# v; h+ J# k& h1 i6 X: g
6 S/ D- C/ r- e1 t" A$ S( X/ C+ p( m8 c' C- Y& K
1 P2 B) t. r- r, U% q Q2 F工作前
( o u4 v1 k: Z6 `
; B! S, D) W% H+ c- Q; `1 r8 _
2 Y( J7 _( ]& U. T/ m1 l& } y·思考和确认本班次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回顾类似操作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错误和事故,并避免再次发生;
·按生产区域要求穿着工作服、安全帽;
·如有疑问,请向直接负责人咨询;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生产装置区域,在禁止使用手机的区域请关手机;
·了解将要进行的工作中所接触的危险化学品的情况和设备状况;
·在进入特定操作岗位或进行特定操作前准备好须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L# G2 @; Q. M" ~4 U/ T8 V. O' I6 T" ^0 e8 y8 _1 e
* m) H5 i. N+ g; r3 S- |$ c: |3 ~* n9 w$ Q' x" m+ |5 F* o
工作中4 n: H# V2 Z" H$ j9 W6 I
- A6 j8 T+ W. m3 @# c4 k
. l. v) m, |, m·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规范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器材(如防毒面具、防护眼罩、耐酸手套、防护面罩等);
·专心工作,严禁睡岗和阅读与工作无关的书、报、杂志等;
·严禁利用电脑和手机炒股、聊天、听音乐、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
·工作中不得将脚搁放在桌子、凳子上,出现举止粗鲁,有失文明的行为;
·工作中(含当班午餐、晚餐、夜餐及白班午餐时间)严禁喝酒(除工作特别需要陪客外),酒后不得上岗并按旷工处理;
·严禁野蛮操作,严格按工艺要求规范操作;
·员工工作中不得发生辱骂、打架情况;
·应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并要求字迹清晰,数据真实可靠;
·检查和确认曾经出现过错误操作步骤和发生过事故的同类设备;
·及时向部门、分厂负责人汇报不安全状况和行为;
·应注意生产区域中的各类警示标牌;
·在使用设备前,最好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一次试运行,以确认其性能良好;
。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若处理有困难应立即向班长汇报;
·工作时间严禁员工擅自出入大门。
。遵守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8 [ m0 U+ [+ N- f8 W+ d
6 o5 `9 P% J Y* K, l2 Q; Y- K$ f8 l
- c" R: a" A4 L9 z6 {
) H; R5 c2 U* u- x" W
工作结束
& C( [% v& X! P2 e. c# `3 l( R2 n0 [& \
; t! u2 s' ^7 W; H% Q$ ^/ Y·确认关闭不使用的设备不会对其他岗位或车间产生影响后,关闭不使用的设备,并切断电源;
·将使用过的工具放回指定的位置;
·清洁工作区域,将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存放到指定位置;
·关闭暂停使用的真空、物料等工艺管道;
·将用剩的原材料退回仓库或存放在指定位置;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检查岗位设备、设施以及安全设施、应急、消防等设施是否完好;
·严禁偷拿公司财物或未经公司同意将公物转送他人、搞私有或私自对外加工的;
·下班时不得提前到公司大门及主要干道等待下班。
% o0 t7 ?3 i( m
5 k/ U9 j% @6 ^0 d1 `7 f! q# M
2 T9 u! s! R& z: B7 t$ b# y1 C4 I. [1 z4 L U- X
设备操作& y1 j0 L1 [* @; m4 K+ c$ j8 l
2 N& U5 I; ~5 j; r- d
7 j Y. R" G$ w·未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考核的,不得单独操作任何设备,包括阀门在内;
·未经安全员许可,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设备内部;
·如无法确认设备是否可以开启,在启动任何设备前,应进行检查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可启动;
·所有设备(包括管道、容器等)不得超负荷运行;
·如果没有关闭和释放残余能量,决不能开启各类观察孔、物料孔、人孔或拆除工艺管道和阀门;
·生产时,反应釜的物料孔、人孔、视镜等螺栓应全部拧紧;
·严禁在设备运行的情况下拆除或堵塞保护装置;
·严禁在带有搅拌、旋转、摇摆的设备未停稳的情况下进行加料或清洁工作;
·开启和关闭任何阀门前,应停留考虑10-15秒钟,考虑确定后再进行作业;
·开启或关闭任何阀门时,禁止野蛮操作,应缓慢进行;
·操作设备时不得打闹嬉戏或心不在焉;
·不得穿带铁钉的鞋子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在易燃易爆生产区域内不得使用硬质金属工具(如钢管、扳手等)敲打设备和地面,不得随意掷物;
·不得敲击压力容器和乱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保护装置;
·严格规范配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眼罩、防护面罩、耐酸手套、等);
·在旋转的设备旁,应注意工作服的下摆要扎紧防止卷入设备;
·不得超负荷吊装,吊装前应检查吊钩、钢丝绳等是否完好有效,吊装中切莫将肢体伸入井道内;
·专用货物提升机、叉车、铲车等禁止载人;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及时向班岗长、当班调度报告情况,班岗长应立即向厂长汇报,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清理;
·所有事故必须向经理、厂长报告;
·遇见任何不安全或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时,应立即制止,如果无效,应立即向安全员报告。
9 H8 V, u6 \2 B1 {
; T6 P4 q% Q6 O7 D0 ^
6 g0 x( a2 w3 f# `4 Z4 M
: W, f* k/ [( ?) e/ m3 l
检(维)修作业3 b6 C+ V, C _, E7 H/ b
! m: R* R0 O% P$ u1 y; C
- X% Y1 L# R7 p. }
·“五想,五不”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维修人员才可以进行作业,否则不能进行设备检维修;
·替换保护设施或安全装置时,应注意型号须相同;
·维修操作须遵守有关的检修管理规定;
·配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进入设备下方以及在操作不可见的情形下进行维修时,必须关闭设备电源、水源及其它能源供应,释放残余能量,进行冲洗、清消,并醒目地悬挂各种警示标识;
·进入容器、下水道、狭窄夹层和通风不良的场所进行维修工作时,应通知安全员,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并对设备进行有效隔断、清洗置换,检测合格并制定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后,并落实监护人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作业;
·使用刀具时,注意刀锋远离自己的身体;
·禁止抛掷工具。
·检修时产生的化学品、机油等固废必须回收,不得随意排放。
·动力设备检修时,必须先切段电源,并经验电,确定设备无电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检修作业。
% ^* F# t0 @" \1 ?9 Q, h
; r5 ?" |' z& {$ u
8 q% K1 d! j$ g% y' h
2 W& x; s3 ] S2 _, e动火作业6 J+ R8 p# A) l% q
! `* _1 ~6 L2 ]
. b0 K/ a5 Z1 X3 O* q, E·动火作业前检查焊机接地线、电源线、焊枪是否完好;
·动火作业前检查氧气、乙炔气瓶回火装置、压力表、阀门、橡胶皮管、割枪是否完好,皮管与气瓶、割枪连接是否漏气;
·动火前清理现场易燃、易爆物,动火现场树木、杂草应用大量的水浇湿,防止着火;
·动火结束后,彻底清理现场不留有余火;
·监火人员不得离岗。监火人员离开必须停止动火作业;
·开具动火作业证应指定动火作业范围,禁止超范围动火作业;
·装置区域内有限空间、水沟、地沟、电缆沟等动火点进行动火作业都要经可燃气体检测合格,才可动火;
·动火现场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及水源;
·在动火作业过程当中如有异响、异味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待查明原因后,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经重新审批后方可恢复动火作业;
·设备、管道动火前必须清洗、置换合格并安装盲板进行有效隔离,可燃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
·管架上动火作业电焊机接地线必须接在被动火管线上,不得接在其他管子上;
·距动火点15米之内的所有装有物料的设备预留阀门口、放空管必须安装盲板;
·管架上动火必须用石棉布将动火点下面物料管子进行覆盖,动火管道两侧物料管子也应用石棉布覆盖,防止焊枪和火星溅到物料管子上;
·电焊机不得摆放在储罐围堰内,必须距装有物料储罐15米以上;
·动火作业前必须开具动火安全作业证,否则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施工作业人员施工作业前严禁喝酒,违反者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规范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焊把线、接地线、电源线破损的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氧气、乙炔气瓶无防回火装置或回火装置损坏的(包括压力表),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氧气、乙炔气瓶之间的间距必须大于5米,氧气、乙炔气瓶距动火点必须大于10米,氧气、乙炔气瓶必须进行有效固定。
' E `" w1 T- _, w# p2 I5 g# E3 C0 X: f& I$ H% U& P
5 x7 R9 ?, k' Y
$ Y2 w3 w$ M! J有限空间作业
$ D) G7 a. w1 U" M, S. w
# ~% x4 v" P+ a
8 e* r& w9 z Q `$ v# Q·设备必须清洗、置换合格,氧气检测合格(>18%)、有毒气体检测合格、可燃气体检测合格;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完好的安全带,安全带挂钩应与牢固的绳索有效连接,绳索另一端拉至有限空间外并加以固定;
·监护人员不得离岗,监护人员若要离开,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必须停止作业,撤离有限空间(特殊情况或特定环境需2人以上人员监护);
·监护人员要经常与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对话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情况;
·监护人员若发现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有人身安全情况,应立即将作业人员拉出有限空间,若拉不动,应紧急叫人帮忙,不得擅自进入救援;
·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当中如发现有刺鼻难闻的气味,应停止作业立即撤离有限空间;
·检测人员应每隔15-20分钟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检测;
·与设备相连的管线必须安装盲板进行有效隔离;
·作业使用的照明、电动工具必须是安全电压,进入铁制设备、
容器,潮湿环境必须采用12伏安全照明灯具,变压器应远离作业设备并进行可靠接地;
·运转装置设备内作业必须切断电源,必须将传动部件脱离并挂“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等警告牌;
·达不到以上安全要求的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1 ~* t3 s' S) r$ E* {6 ^7 z+ A6 ]
2 g- R4 h& D) R T
4 H. [! W& _( Z2 C7 x7 b/ s( s$ B' ^
高处作业
0 D" Y6 _( s) `, f6 P8 Z
, U; c* t S& d1 a# ]3 q J& c+ r9 J" y" l; I, ?) @% e' p
·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症、恐高症、癫痫病的人员严禁登高作业;
·睡眠不足、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及酒后人员严禁登高作业;
·登高前应检查安全带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作业人员应严格规范佩戴安全帽、安全带,软底鞋,不得穿戴带钉鞋、易滑鞋、硬底鞋;
·作业人员安全带必须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遵守高挂抵用原则;
·作业人员应将工具、工具袋保管好并妥善放置,防止坠落,作业工具、材料、零部件严禁抛、甩传递,使用后的工具、材料、零部件要随手放入工具袋中;
·作业人员不得随意高空抛物,若要抛物地面必须有人监护;
·作业人员垂直下方禁止有人作业;
·登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不耐压材料作业时,必须铺设牢固的脚手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要有防滑措施;
·单梯作业,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0-70度;
·梯脚应置于平实的基础上或设防滑装置或派人扶住梯子;
·梯子两柱应平稳地牢靠在物体上;
·梯子用于上下工作台时,梯子应高出工作台1米,以作扶手用;
·站在梯子上作业时,应将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物体上,无法挂安全带的情况下,作业时应一只手扶住梯子;
·若梯子架在通道上或门边时,应安排一人在梯子下监护,以免梯子被推翻;
·严禁两人同时爬一个梯子作业;
·梯子不能缺档,更不允许用其他物体垫高使用;
0 v f$ G8 a+ A: E* \; L. n( E/ b. }$ h
+ E% J4 t4 d# t- Q- V
N' @ s% S) e6 ^" r吊装作业% {& [# e& H8 ~/ e2 {; \$ P# A
- m- Q& y# |/ @
; u6 {" a9 h+ }* a: u- p·起重工应健康,两眼视力均不得低于1.0,无色盲、听力障碍、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突发性昏厥及其他影响起重吊装作业的疾病与生理缺陷;
·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环境、吊索具、防护用品,吊装区域内无闲散人员,障碍已排除,吊索具无缺陷,捆绑正确牢固,被吊物与其他物件无连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轮式或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必须确定吊装区域,并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人监护;
·大雪、大雨、大雾及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露天起重吊装作业,严禁在带电的高压线下作业;
·严禁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A、 被吊物质量超过机构性能允许范围。
B、 信号不清。
C、 吊装物下站人。
D、 吊装物上站人。
E、 立式构件、大模板不用卡环。
F、 斜拉斜牵物。
G、 散物捆扎不牢。
H、 零碎物无容器。
I、 吊装物质量不明。
J、 吊索具不符合规定。
K、 作业现场光线阴暗。
·作业时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听从统一指挥;
·起重作业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位置,合理窜挂索具,试吊,除指挥及挂钩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进入吊装作业区;
·使用两台吊车抬吊大型构件时,吊车性能应一致,单机荷载应合理分配,且不得超过额定荷载的80%,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动作一致。
! H u! I) b- u1 w0 Z9 t
; F& J3 U; m3 U& |; b4 C, D d
# G/ w1 `# I/ e, M4 R
. B! }! B% v4 m/ i" d4 V2 g* g# g" s9 w危险化学品安全
! C$ D( o( W6 B8 q
6 t! V" B5 ^5 D! W& J% u8 B, E5 g& D! o" T! {0 M- b' j
·所有进入禁火区域内的机动车必须安装阻火器,在高危险区域(氢气站、装置区等)应注意督促随车人员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
·装卸危险化学品时应严格遵守装卸(灌装)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装卸过程中发生意外;
·搬运危险化学品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在地上滚动搬运;
·在进行任何接触危险化学品的操作时,应严格规范佩戴的劳动保护用品;
·在封闭或通风较差的地点开启危险化学品包装前,应开启固定或移动通风设施;
·对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质和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化学品,应定期进行检查;
·危险化学品不慎溅到身上时,应立即到应急淋浴处冲洗;
·禁止长期将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敞开;
·任何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完整标识;
·工作场所不应存放过量的危险化学品;
·不得私自携带危险化学品出厂,不得随意将危险化学品存放在指定区域以外;
·所有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有害、腐蚀性等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2 \& P/ a. O* Z6 b: Z
" P) L# u, W" ]/ U# ?! c. q, S, \) \
' N" z8 o: M$ `8 f9 {, O" p% A6 h6 F& L/ G
防止火灾
2 w$ i. Z& T2 y' d! f0 K! w# b, P8 H% _7 r4 q, V* T8 H
- F9 S$ M0 f: ?" l+ z3 Z/ b; f
·严禁乱动和破坏消防设施;
·严禁在应急疏散通道中堆放物品;
·严禁将安全出口锁住;
·严禁在禁火区域吸烟;
·严格控制火源的产生:包括明火、物体撞击或摩擦、静电、化学反应热、雷电火花等;
·加强监督、加强易燃、可燃物的管理;
·配备适用和适量的消防器材;
·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以免贻误灭火时机酿成大的火灾事故。
% Q- g7 L( W1 v* g
% c6 V: r) F, L+ G. X) Y+ a
/ G6 D3 Y _" O5 a$ Z3 @
9 |0 X6 x5 f9 ^电气安全
3 W N. t6 |2 U5 r( Z
, `$ ~, \) L5 f" P+ l" ^' I$ C8 ]6 D8 ?- M/ g, ]# C
·严禁湿手接触开关、电器设备;
·严禁无证维修电气;
·严禁操作挂有警示牌的电气开关;
·发现电线电缆发热,应及时通知电工;
·未经授权,不得操作配电开关;
·工作场所内不得私自接拉电源;
·使用带有电源的设备、设施外壳必须按规定接地;
·在切断电源进行维修时,应在开关处悬挂警示牌,必要时须挂保险锁;
·电气维修完毕后,只能拆除自己设置的警示牌和保险锁;
·因工作需要架设临时线路时, 应经动力分厂批准后,方可架设;
·严禁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架设临时线路;
·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应加强维修保养和定期检修、 预试工作,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严禁“带病”运行;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抢救触电者, 并应保护事故现场,立即报告部门领导;
·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时, 必须首先将接地线装好,应正确的使用合格的绝缘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
·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使用过程中需要移动电气器具或停止工作、人员离去或突然停电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或拨掉电源插头;
·各种设备和装置在使用时应充分考虑到静电产生和积蓄的可能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n/ B: t1 \- V" ]4 M- h C& S6 q, b+ ` I. \
. g$ t; n: v9 o# d: Y
" }: v3 U% e) u. n* l* ^装卸搬运安全
3 I \' y& f2 ]0 |2 _0 L, [2 W, A
( \- _* x T' [0 O$ C2 r
" i; d3 S1 a* t& V+ z# ~- E1 Z) F·在装卸搬运物品前,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物品性质,检查装卸搬运的工具是否牢固,不牢固的应予更换或修理;
·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物品的危险特性,分别穿戴相应合适的防护用具,工作对毒害、腐蚀等物品更应加强注意;
·操作中对物品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摩擦、碰摔、震动;
·标有不可倒置标志的物品切勿倒放;
·在装卸搬运物品前,不得饮酒,防止意外发生;
·工作完毕后根据工作情况和危险品的性质、及时清洗手、脸、漱口或淋浴;
·装卸搬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时禁止滚动铁桶,不得踩踏化学危险物品及其包装(指爆炸品);
·装卸搬运一般宜在白天进行,并避免日晒;
·两种性能互相抵触的物品,不得同地装卸,同车(船)并运;
·对怕热、怕潮物品,应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尽量使用专用搬运工具,搬运重物时,应寻求他人协助,并注意协调配合;
·搬运时应注意包装上的各种提示图标,并严格遵照执行;
·搬运过程中应注意包装的完整性;
·在雨、雪时作业或有积水的地面行走时,应特别小心滑跌。
5 \/ w' H g( c. D1 Z& F" H* J: h- V& S% b5 F# d. u& ~, l; r
7 X& p! P# J3 h; G7 N! B7 |3 q w' q2 X
, B( }5 z3 T% t. ~& ]; Y4 {; a事故应急处理
2 N9 j6 P% ~5 z
" p7 t9 _3 W7 L1 {( B; ~9 z& w1 G$ o0 {5 h5 ?
·工作中发生的所有事故必须即时向直接负责人报告;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若无法控制和处理应立即迅速撤离并向班长报警;
·就近使用身边的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及时启动手动报警装置和班组或部门、分厂负责人汇报;
·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危险区;
·撤离时遇浓烟或异味气体,应用湿布掩住口、鼻迅速离开现场;
·事故发生时,各有关人员应立即处于紧急状态,不要慌张,听从指挥;
·事故发生后,首先应救助伤者,逆风向转移,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防止二次灾害,并保护事故现场;
8 Y) [" ~: }& z9 F& y
9 x+ B6 w( y. h1 Z( Y9 Z
& Q5 a3 c# `4 W+ G+ N1 X
' ]& J/ s5 \2 c公司质量方针- G+ U; i. k) x
3 t; r8 r% r3 z) V1 U2 ]
- e& @% M* L$ D& k. B1 s6 B科技领先,诚信为本,顾客满意。
; {4 @ G0 ]3 W1 r d" w1 k8 w
0 X- B. ^, E! h
, D. z& V$ V: m6 w) l: A4 j
9 M7 g7 X* q* O公司环境方针
$ a+ B+ W6 W8 V) |# O7 K3 D8 M; f8 k5 ^# b
5 i( f! F' h" U. }3 N! T
坚持污染预防、持续改进的环境理念,实施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积极探索绿色化工之路,做环境友好型企业。
' U! u, _1 _ A2 r1 Z4 P; `0 S
" ?) W6 j% u) Q
( O7 K* Z; _' h \
- Q0 l7 I I- @1 `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N( s' E0 z! u6 p @2 A
3 q; A1 O8 b$ p) _/ R' ~6 D( O3 Q- Q' V0 m
以人为本,本质安全,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8 ^5 p4 n5 q3 I7 ^2 L. A9 G9 z( 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