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从《易经》中读安全管理哲学丨弘扬传统文化2015-07-17 [url=]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url]    中国最早全面反映传统安全思维的理论典籍其实是《易经》。 《易经》有着独特的安全意识、安全范畴、安全原则、安全思维,其安全哲学可概括为“保合太和”四字,与此相应的安全理念是“和谐中庸”,安全原则是“预防在先”,因此说它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反映最深刻安全哲学理念的书。 一、“易经”中的安全管理哲学 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很大。因为《易经》从产生到现在,历经几千年,倍受知识分子推崇,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国人所接受。大家都比较熟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易经》中的“乾”就是健,其本质特点是自主和永恒。要“永恒”,就需“安”。对付“自主”,也只有“安”。《易经》云:“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无首了,为什么还“吉”呢?因为在巫法中“九”代表可以变为阴的老阳,这样通过你作为首领出现并“安”之,就是孔子说的“安无群”,以改变局势。对你而言,因此而得势当然就“吉”了。“变易”思想在中国盛行数千年,已烙印中国人心中。所谓“自强不息”,其核心理念就是“变”,即所谓“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 5 K8 L" X- q5 A
荀子曰:“人,贵生,乐安,唯安而乐。”意思是人最贵的是生,最快乐的是安,只有安才能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安全”管理哲学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相比较而言,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说过,人渴望得到安定,偏偏又不能安定,作为管理者在这方面下工夫,会事半而功倍。企事业单位安人,重在安其心,力求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心、事业留魂”。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安人,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最大特色。4 A$ y9 }# A0 }3 x
' m- @, @) F; l6 Z# ?二、“易经”中安全管理哲学的应用 《易经》中的“变易”哲学理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不易,即不变,属于形而上层次;二是变易,属于形而下层次。不易,叫“经”即不变部分;变易叫“权”即可变部分。管理有绝对部分(经),也有相对的部分(权),因此,安人的目的是不能变的,不管什么环境都要使人安,但是环境在变,方法也就需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权),与时俱进。# R- i+ d4 d8 H2 H, s
从管理应用层面而言,太严部属不安,太松自己不安,关键是把握“安全”度。当人们对这种“变易”哲学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不能把握“经”(不变部分)与“权”(可变部分)的界限时,自主性常常表现出自作主张;当人们歪曲理解“变易”哲学,混淆“经”(不变部分)与“权”(可变部分),甚至弄颠倒了,也就是“离经叛道”时,自主性则往往表现出自以为是。正是这两种自主性的表现,让原本很复杂的管理世界,更增添了纷繁杂乱和变幻莫测的意味。
, H4 J2 V* \! l3 p: E1 j 那么,如何运用“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管理哲学的终极目的是要达到管理“和谐”。怎样达到管理和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h! p7 D; X: l) u
3 h) d; |# ?8 H4 u7 }# V2 ^
第一,守经达权。“安全”管理哲学总体上要求“守经达权”。国人历来都是很有自主性的,也太聪明,又喜欢取巧,所以对管理来说,必须要有经才敢授权。经不可屡变,要使大家明了,以建立常道共识,叫做有常才有变。平常按照常规管理,坚持原则,叫做守经;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要有突破性管理方法,叫做达权。有经有权的人太固执、太呆板,而有权无经乱变,这就要“安”。可见,守经达权,是动态的管理哲学,其要义是原则下的灵活,灵活中还须坚持原则,即“权不离经”。, M# P! D! H0 F
第二,维度限量。“全”的哲学要义是全面和适当,要求维度限量。过与不及,皆不可取,持中庸之道,就是要维度限量。所谓“中庸”,不是折中,而是合理、适当之意。“权”后往往还要一个“限”,否则就会出乱子。特别是权力的掌握与运用,要有界限、有监督才行,以防“站错队,坐错位”。
1 \8 J m# b7 ^5 w' R: C) J 第三,修己安人。“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孔子曰:“修己以安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管好,然后使与自己一块的人感到“安全”,作为管理就算是上了轨道了。《大学》云:“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从管理哲学的应用层面来说,太严部属不安,太松自己不安,关键是把握好“安全”度,方能与人安之若素、与己安之坦然。修己安人,注重的是修己以安人。中国人最讲“仁”、“义”。仁,就是用仁心去安人。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就是这个道理。义,就是要恰到好处,实际上,是“全”哲学的本质要求。总之就是以人为本,施行人性化管理。7 N; B ^$ F! }/ L# F/ F0 r6 D
1 v( _, w" b, C8 _1 \6 r三、“易经”中安全管理实用技术之应用 我们知道《易经》不仅是一门思维性科学,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1 @# E) B4 p4 |+ k《易经》作为实用性技术科学方面,从两方面做出指导,一方面是人的管理, 《易经》术语叫建立“活砂”;一方面是环境的处理,《易经》术语叫调整“死砂”。
! `. [% }+ T3 {; W4 P2 @9 Z. k! H" l% ~0 R; o. Y' f
建立“活砂”,除了从全局战略性考虑,健全并时时更新相应的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引导建立健康、和谐、完美的企业文化,还从一个片区,一点、一面乃至一些微小的措施和行为艺术,改善人际关系,上求和谐发展,下求安定生产、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O: s6 W: [- T" z9 `' P
调整“死砂”,通过合乎社会、经济、自然规律的环境规划,这里的环境规划包括一切静物、其他动物,重点是不动产,促使和谐的环境下,杜绝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经济和生产效率。
5 ~! h& Z) w6 |" ^( B总之,《易经》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门学科越来越被大家关注。6 U0 ~ u8 [, n" K% {+ G
' m. l0 H% s% B# F E6 a
, X# W/ X0 l! v7 [4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