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和供应商及相关方对企业的HSE业绩十分重要,应评估他们的HSE表现,对供应商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应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企业的HSE管理规定和要求。
2 p, X3 A" M; l* q0 ]
(一)作用
企业通过协助承包商建立一个同企业HSE方针、目标要求相符合的HSE实施计划,加强对承包商HSE管理,来保护企业和承包商的双方人员,避免工作场所发生事故。
当企业和承包商共同合作来加强HSE管理时,他们都会从中获益,益处包括:
改善安全和健康表现;
密切企业和承包商的工作联系;
提高生产能力;
改善装置(设备)的可靠性。
为企业提供产品的所有供应商,由于其产品质量、设计、运输等方面的原因,可能给企业或在企业范围内工作的相关方带来风险和危害。
因此,为了把供应商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降到最低,必须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提出有关HSE方面的要求。
' c7 L! n0 Q0 V: O
(二)内容
A\承包商的管理
1、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应负责制定和实施对承包商的预认证计划。其内容应包括:
承包商的资质证书;
HSE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
以往的HSE业绩和表现;
经营范围和工程能力;
施工管理能力和队伍的素质;
HSE保障体系和HSE管理措施;
现场负责人和现场HSE管理员的上岗证件;
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持证情况;
转包、分包队伍的HSE资质。
) X5 W' s2 c; @ C- ?% |2 ]( i/ |
2、承包商的选择。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和HSE管理部门在确定了工程项目后,应在其招标通知书中对承包商提出HSE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所采取的HSE管理措施。承包商在接到招标通知书后,应按招标通知书中的有关HSE的要求,编制HSE管理实施程序。企业HSE管理部门应检查承包商编制的HSE管理实施程序。
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在项目开工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HSE管理制度、规定;
与企业HSE管理部门签订安全承诺书和安全协议书;
所用的车辆、设备、机具满足企业的HSE管理要求;
制定和落实防止伤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措施;
了解装置设备的生产特点和安全要求;
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e- I; P/ w+ W) t C
3、企业应做好开工前的准备:
组织HSE教育和考试;
签订安全承诺书和安全协议书;
办理人员、车辆入厂证和作业许可证;
安排HSE监督人员和作业监护人;
审查承包商工程项目HSE作业计划书;
提供安全作业条件。
& E" h5 j0 X4 m; V3 j. e( n
4、作业过程监督。
承包商应遵守的规定:
进入生产装置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及劳动防护用具;
严格执行《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和《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进入生产装置的施工车辆,必须办理车辆进入该区的“许可证”。
企业主管部门、基层单位应与承包商建立作业协调联系制度,使承包商及时了解企业的HSE要求;承包商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活动,传达业主提出的HSE信息,开展HSE管理活动。) y: ?: a; M; h) e. e" v( c' {, {
承包商应建立书面应急预案,对其雇员进行应急培训,明确生产装置内作业有关的关键设备、重要仪表的部位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放空点、脱水点、排凝点、采样点以及防护、控制、处理的办法。
承包商应向企业HSE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所有应与承包商现场工作有关的事故和未遂事件。
- F' O/ u/ M5 ~8 ^% I. C$ C) M
5、业主应制定对承包商HSE表现情况的管理考核规定,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按规定进行处理。
工程管理部门应将承包商在施工作业期间HSE综合表现记录存档,并作为以后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7 O2 Z* {) u7 Z* `/ q6 b
B\供应商的管理
企业应对供应商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
企业供应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资格认证和评价制度,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及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应建立采购供应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并符合HSE要求;
应建立供应商质量保证金的制度,经常识别、控制与采购有关质量危害和商业风险;
应建立供应商的公开竞标制度;应建立采购供应材料(设备)的检验制度。
8 x" Z( L0 f+ N4 Y! j7 u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