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标准虽不算烂,思路不错,但就建筑业而言,50430强于ISO9001!
ISO9001标准虽不算烂,思路不错而结构应趋同于ISO14001,但就适宜于建筑业而言,50430强于ISO9001!中国认证市场目前的乱象根源在于1.认证制度设计不当,如竞争机制过度即认证机构过多:中国7家认证机构足够!2.认证机构违规成本过低,3.认证审核员违规成本过低,。。。。。。
又来一个为50430唱赞歌的,倒~~ 我看你就十分情绪化!
虽然你还是个小学生,但是要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50430既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也并非一无是处。
娱乐就好。。。 中国认证市场目前的乱象根源在于:
中国的认证机构才运作十到二十年,远没有西方的一百多年成熟,这就是问题所在。
简言之,中国的认证机构就是小孩子,因为爱胡闹,因此大人(认监委)要盯得紧才行。 50430和ISO9001两者比较,笔者没有能力断言。
但就楼主认为的中国认证市场目前的乱象根源在于的几点原因,有些不同意见:
1.认证制度设计不当,如竞争机制过度即认证机构过多:中国7家认证机构足够!
这个和竞争无关,你到美国去开个认证机构,比国内容易得多,怎么美国没中国这么多认证机构?进门容易,但监管也严格,机构证书不敢乱发。
但中国的小机构为什么靠卖证书活得很滋润?因为90%的企业的目的就想买个证忽悠客户。但这种为了赚点监审费的小机构到美国去就只能勉强维持了,基本没市场,因为证书的公信力差,很少有企业认同。
2.认证机构违规成本过低
这个我部分同意。罚款几万是不多,但对于停牌的机构,其违规成本并不低。但这种处罚的棒子只打到了部分无足轻重的国内小机构或国外机构身上,认监委网站的处罚通告,其公开的并不是连续的,很多没公开的处罚通告上是哪些机构?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其中的原因不说大家都清楚。
3.认证审核员违规成本过低
这个不低啊。审核员每一个资格出来,看得见的培训投入就要好几千,再加上实习免费打工,请假考试扣的钱,和投入的那些时间和精力,这个成本应该不会低于5位数。
而机构一旦被查处,首先是抛出审核员顶责,典型的丢卒保车。对于一个三高审核员,刹那间什么资格都没了,这个成本还低吗?
我敢说,没几个审核员愿意看到和维持这样的乱象。请问,遇到那些做得烂的单位,审核员内心真的想让他这么容易通过取证?审核员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在违心做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但现实就是审核员的地位在某些方面连民工都不如,转个门庭都那么难。 50430如果作为一个指导建筑业的规范而言,没有多少不对的地方,至少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有点用的,但作为认证规范来说,就不够格了。理由很简单:你通过了50430,能说自己已经达到9001的水平了吗?与TS6949、IRIS、GBJ等等标准能比吗?
想要成为规范,自己必须规范。 其实许多对50430提出批评的人,并不是反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化,许多人做了很多的有益的工作,但中国就是这样,总有人把对50430的意见提到不适当的高度和位置,一付反对我就是反对。。。的态度,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 为什么对认证机构宽容。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上下利益一致,官官相卫,关系复杂;二是认证机构违规操作是普遍现象,这是有个体制的问题。机构的绝大多数分公司、办事处、工作站,根本没有在认监委备案,本身就属于违法经营。可上头也没有追究。难道上头不知道吗?只要是行内的人都知道。但机构的总部是严格的,像政府部门,要求的严,执行的宽。但下面的分支机构就乱来。总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蒙混过去就行了。机构的总部自己很少审核,主要靠下面的分支机构拉单来支持经营。这些分支机构为了抢市场,千方百计地糊弄审核,能过就过。规范认证公司的分支机构,才是规范认证市场的根本。 中国认证市场目前的乱象根源在于1.认证制度设计不当,如竞争机制过度即认证机构过多:中国7家认证机构足够!2.认证机构违规成本过低,3.认证审核员违规成本过低,。。。。。。
有道理,学习了 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认证,是把因果关系弄反了。是先有企业后有认证,企业好,认证才能好。单单拿出两个标准比较,没有意义。一个生存有都有问题的企业,会考虑这两个标准,谁好谁不好吗?认证,到底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不在于有什么认证,而是企业是否有愿景,并为此而真实有效的执行。目前中国大环境如此,在土壤变质、杂草丛生的大环境下,在改变不了土壤和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生存是上策,至于用什么样的化肥可以是多种选择, 要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50430既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也并非一无是处。 就像是坐标的两个轴,一个是横轴,一个是纵轴,实质的内容都在坐标图中,就是看出去的维度不一样。ISO提供了一个框架,50430提供的更多的是细的条目,就看实际中怎么操作了,总之是殊途同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