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安全-简述心理学在安全中的运用(三)
大咖谈安全-简述心理学在安全中的运用(三)原创 2016-10-04 杨历军
每一个注重安全的人,都关注了安全永无止境!
简述心理学在安全中的运用(三)——超我在安全文化中的结构杨历军
超我是一种完美的结构,他是与本我的一种对立系统,超我以意念作为主导的一种心理状态,超我的力量指导本我;限制本我,是一种理想型的结构。
在现今的国内安全文化中充满着太多的敌视状态,员工见到安环,难以见到友好态度,国内很多公司还流传着生产与安环永远是矛盾的言论,这种现实的场景对企业的生产,以及安环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是很不利的。如何破除这个魔咒,如何让安环走上良性循环,建立企业安环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建立安环文化总是困难重重,从超我状态讲的话,企业安环人员首先是自我建立超我状态。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现场检查发现员工未按规定佩戴防粉尘口罩,(按企业规定是必须立即进行罚款的),我在边上耐心等待他把这个工作做完(投料工作耗时在3分钟上下),把他叫他边上,要求他与我一起去办公室,员工心里很害怕,但又无奈的跟着我去了办公室,到了办公室我问他是否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员工回答,没有带防护面具,原因是天太热,佩戴不舒服(车间的现场温度确实很高,但做我这个职位,没有办法去改变现状,我实际上很清楚员工佩戴后的感受的)。
于是我打开电脑叫他自己百度关于粉尘作业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包括著名的开胸验肺的极端案例,并让他知道了这粉尘病的不可逆转性,此时员工自己说话了,他愿意认罚,自己确实错了,于是我按企业的规定给他开了罚单。
在此后的现场检查中,我发现天再热,而他每天工作中坚持佩戴者防护面具,并多次发现,只要有人上班不佩戴防护面具,此员工就会上前劝解,告诉他的工友不戴会带来的疾病,不戴可能个给你带来的危害,此员工后因安全绩效突出,后经我推荐,成为了一个班组的组长,让他的安环经验分享给其他的员工,也给他作为一个安环的奖励。
以上的故事,我们从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结构去进行分析:从现场员工的角度来讲,天气炎热,不佩戴防护面具是最实际的需求,但企业中有着防护面具佩戴的规定,导致员工为了本我中的物质需求,不得不佩戴防护面具,这就成了自我;但通过教育系统陈以利害之后,员工的意念发生转变,除了自己佩戴防护面具之外,在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干涉的情况下,他看见别人没有佩戴的状态时,也会前去劝阻,并告诉他危害,并在休息时间,拿出手机搜索出相关内容给别的员工观看,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危害性,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超我的状态。他已经把此件事情,当成了不是个人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他在无形中起到了传播安全文化的一个强有力的传播者。
在此事件中做到超我状态的首先是安全管理员,按企业的规定是立即进行罚款的,但安全管理员的心态是教育他人,传播知识作为工作方向,而不是光以纠违作为工作方式,在纠违的基础上添加了教育功能,不计事件损失,给了员工完美的教育,并能让员工在主动的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播者。
此类的超我状态存在安全管理中的例子,还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大家品味的,我曾工作过的中石化,可以这么讲,在90年代,在车间抽烟是正常的事情,但后来的安全工作越抓越紧,制定了相关的禁烟制度,并列入十大禁令之一,从到处抽烟到禁止抽烟,实际上刚开始时人也不习惯,确实也开除了不少人,也有不少人因此被扣钱,这是属于一种对本我的强制规范;慢慢地,人开始自觉,现场没有人抽烟了,到达了一种自我,自我管理状态;到今天,若你到中石化的任何一个现场,你若自己抽烟,我敢肯定必定会有人站出来告之此地禁止抽烟,这就是一种超我,一种理想主义者的状态,以理想作为目标,并能够达到互相帮助的功能,这也是安全文化中追求的一种境界。
三篇短文简单的阐述了本我、自我、超我三种状态,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希望各位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从违章的表面性,去追求违章的深层次的原因,并灵活地运用这三层的心理结构,去调整安全管理中的各种难题,协调这三层心理结构,并能达到相互通用,从超我去压制本我,从自我去调节本我,追求超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