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l 发表于 6-7 15:10:46

jacknb 发表于 6-8 08:39:20

各位大师:
你们的水平真高,但我认为有一点偏题了,
站在公司内部立场来讲采购交期是非常关键的,不管它属于哪一个条款,对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或影响过程能力的过程和活动,应掌握良好的技巧和方法发搅证据,

我的观点还是认为不符合,且理由是不符合7.4.3采购验证“未满足规定的要求”也是指采购合同的要求。

rml 发表于 6-8 09:02:31

刘合明 发表于 6-8 10:58:41

不符合7.4.1、8.5.2
企业采购中,这是经常出现的现实问题。当供方订单集中时、当供方人力不足时、当供方原料不到时……都会拖延交货期。有的企业迟交订单已成家常便饭,交期变更常常只电话提醒一下客户,客户很无奈。变更书面合同常常被省略,至于递交纠正预防分析报告少之又少。
因此在体系管理中,供方交货能力和信誉是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主要内容之一。
建议从“供方供货能力及信誉评价、延期交货的纠正预防”二方面来分析、解答此题。

rml 发表于 6-8 11:15:47

无锡安心 发表于 6-8 16:12:14

组织对所发现的不合格项要采取纠正措施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是数据分析(8.4),还是原因分析(8.5.2)?

rml 发表于 6-8 18:15:24

kojak585 发表于 6-8 18:18:58

该吃饭了,大家都暂时休息吧,等楼主出来说明题目类型再讨论也不迟啊。是不是~~

shane2099 发表于 6-9 00:48:08

站在山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山是不一样的。
知情人不出来说明一下山的概况,大家只能站在自己的位置说着自己看到的山。
是不是有点玄,可能吧。:)

无锡安心 发表于 6-9 21:00:13

rml 发表于 2011-6-8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唉,我只是来好玩的。真的不想回答了。答最后一次,希望答玩后您能放我一马。
我只想反问几个问题:
...

你还是在纠结,我只是和你的观点有碰撞,但不想针对你个人。只是你一发现我和你的观点不同,就觉得我似乎在揪着你。其实你换个ID上来,观点也一样会碰撞。只是你总会忍不住首先采用一些过激语言。

既然您点名问我,我就回答一下吧。
但我即使回答了,也没打算说服你。你也尽可以象kojak585一样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样大家不上和气,不是挺好吗?至于看贴人愿意认同谁,咱们也管不了是不是?

无锡安心 发表于 6-9 21:00:27

回复 rml 的帖子

1)您是如何确定以及肯定这是组织发现的不符合?
这个事实肯定是不合格响,但我没有肯定发现者是谁。

2)您能否亲自描述一下这个不符合?
这个不合格项我就不用题目的原文了,只说一下它的本质,就是“采购过程出现了采购物资交期的延误,但组织(或相关部门)没有提供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的证据。”前面半句话是笼子,可以变换成其他各种QMS过程运作的不符合项,我们说出现了一些管理过程不符合项没关系,但听之任之不采取措施的话,就不对了。所以说,后面才是鸟。不管笼子怎么变,鸟就是这一只。开8.2.3的目的就在于此。

3)您是如何确定以及肯定“采购过程中出现‘订单交期未按要求实施’且没有变更和分析报告”中的“分析报告”一定就只能是组织采取纠正措施前的原因分分析?它为什么不能是供方数据分析报告?
4)为什么8.4数据分析就不能直接导致采取纠正措施而成为可能采取的措施前的工作?
3)、4)一起回答:也可以是8.4的数据分析报告,但对于已出现的不合格项的分析,8.4的数据分析只能属于8.5.2原因分析的一部分。我承认,做8.5.2的原因分析时,有8.4的数据分析结果支撑显然更好。

5)8.4与8.5.2/3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这个我从来不会这么说。标准作为一个系统,很多条款是互相联系的。我自信对过程方法的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怎么可能把条款单独割裂开来呢?

rml 发表于 6-9 22:20:04

无锡安心 发表于 6-10 08:43:55

rml 发表于 2011-6-9 22:20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无锡安心 的帖子

老实说,我并没有什么好纠结的。我回避你,也主要是避免纠结。


这下总算明白了。原来你和我冲突的根源是“很努力想说服我”,当无法实现这个目的的时候,你就不得不采用一些过激言论了。

但我却没想要说服任何人,只是把自己的观点摆上桌面罢了。即使其他人和我有不同观点,我认为依然能求同存异。而当争辩对方的论据和论断存在大量漏洞时,我指出来难道不行吗。

而所谓的“基础思维方式存在重大差异”,是因为大多数人还在采用代数这样的工具时,我已经采用微积分了。

既然你我的目的不一样,我也就不再针对你的这些回复了。我前面的帖子就是答你的最后一次了,就算“放你一马”吧。

rml 发表于 6-10 08:52:41

无锡安心 发表于 6-10 09:00:35

这个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发生主体是组织自己还是其供应商。不管是谁的责任,导致的结果都是组织的采购过程绩效未达到其策划的结果。

rml 发表于 6-10 11:29:18

hzw1122 发表于 6-10 20:59:38

选7.4.3    7.4.1是组织确定供应商对产品的符合性是否达到要求,没有进行采购,7.4.3产品验证包括性能以及交期等.

shane2099 发表于 6-11 00:50:24

一直跟读两位老大的回复与点评,在两位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我受益匪浅。
其实面对一个问题有分歧,有争论是好事,这样有益于推动大家无限接近于事实的真相或者已经有人到达了彼岸。
回复与点评的过程就是想说服另一个观点的过程,既然大家都不能说服对方,那我们就求同存异吧。:)

jacknb 发表于 6-17 13:07:53

回复 无锡安心 的帖子

非常感谢你的参与和提出宝贵的意见,
你的这种思路也是对的,但有一点应事先说明一下:
采购的物料没有按合同履行是属于7.4.1条款,如果判定它不符合哪一条应根据具体的事实进行判定,

jacknb 发表于 6-17 13:14:28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不好意思,因工作比较忙所以没有及时关注此贴,非常不好意思,
我陈述一下:

发此贴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采购交期也是公司的核心,当交期未满足规定的要求时,组织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我们审核员如何帮助企业整改此问题,且判定的依据和审核准则是什么?

kojak585 发表于 6-17 14:16:52

jacknb 发表于 2011-6-17 1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不好意思,因工作比较忙所以没有及时关注此贴,非常不好意思,


建议以后这类问题发到“ 审核经验”讨论区,这里是“考题讨论区”,容易引起争议

jacknb 发表于 6-18 08:03:32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谢谢,后续我会记住的.......

无锡安心 发表于 6-19 17:23:18

jacknb 发表于 2011-6-17 1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不好意思,因工作比较忙所以没有及时关注此贴,非常不好意思,


当交期未满足规定的要求时,组织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可见,核心还是后面的半句话。

如果审核员是基于如何帮助企业整改此问题,那么判定的依据和审核准则就是8.2.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采购交期问题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