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fan 发表于 8-6 09:24:17

审核员应考问题分析

自从审核员考试改为笔度以来,一次性两科通过率不到10%,大部分考生都要考两次、三次,甚至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怪CCAA出题太偏、太刁,只要是在大纲范围之内,就不应该有任何非议。还是应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去抱怨别人。

1、复习时间不足。一般都要等到考试报名通知下来了才开始作准备,这时准备时间也就一个多月吧,考试的范围涉及面比较广,复习不够全面,很多知识都还在一个浅的层次上,对一些细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而考试,往往就是考细节,因为大体框架大家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的内容不是考试的范畴。所以,备考复习,应该从长计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

话又说回来,大家都是成年人,工作、生活上的事够烦人了,不可能要像小学生一样专职学习,所以对成年人来说,计划好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更加迫切。

2、缺乏指导,复习无从下手。特别是对已经失败过多次的考生来说更是如此了,尽力了,感觉还不错,但就是不过,是不是判卷老师的偏见呢?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审核员培训不是针对考试来进行的,参加考试需要培训合格证,但培训又不是针对考试的培训。很多培训机构的教材、老师的教学思维,关注的是泛泛的标准,对笔试大纲要求的专业技术(QMS的统计技术、EMS的环境技术、OHSMS的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一笔带过,叫学员自己回去看书,除了老师本身自己也不懂之外,培训机构也没有特别要求。反正就是发一张培训合格证书嘛,管那么多。这种培训下来的学员去参加笔试,通过率是很低的。专业技术和法规共占了30分,这部分考点丢分严重,通过考试几乎不可能。

审核员培训班不针对考试,那么参加考前辅导班怎么样呢?考前辅导班也有个很大的问题,一般的考前班都很接近“考前”,都是在考前一周以内,甚至学完第二天就考试了。学习时间为3天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很难消化这么多知识点,特别是考生在之前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幻想三天时间搞定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参加考前班通过率有高有低,具体数据无从考证。我们也不能指望考前班给咱押题,提供“内部消息”,还得脚踏实地。

3、一个人孤军作战,缺乏交流。大家在自己单位里都是老师,出来参加考试了就是同学,大家需要交流。你掌握的知识再全面,也有不少弱点,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当然会增加自己的见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加入QQ讨论群组,登录考试论坛,在同城的考友可以组织小型的研讨会,大家AA制一起学习一两天,当然这需要得力的组织者。
讨论交流的弱点是有时得不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大家都说不服对方。虽然我们允许“求同存异”,但考试判卷时不允许“存异”,呵呵。所以,讨论应在高手的组织下进行,以免因讨论误导自己。

4、缺乏空杯心态。大部分考生从事相关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不过经验也会“害死人”。未先理解考试的要求,按经验去答题,或“想”得太远、“想”得太多,不够“单纯”,没有就题论题,扯太远,往往要丢分。
我个人认为,复习的时候,还是要以“空杯的心态”,把自己当个小学生,不要忽略细节,认为自己早懂了就不关注,其实还不太懂。呵呵……

5.缺乏好的辅导资料,病急乱投医。笔试大纲上列出了参考书,除此之外就没有下文。可能是我们这个考试市场太小,相关方也不愿花时间做辅导资料。考生有的用培训机构的教材,如果教材是按新笔试大纲(2007.6月的大纲为当前最新)的要求编写的,那还好。就怕是几年前的教材,浪费很多时间看,人家根本就不考。到网络上下载资料也要分辨,很多内审员的资料或某些人的个人观点,反而耽误你的时间,而且误导了你。资料不在多而在精,有一套完整的资料,充分理解吸收就足够了。千万不要肓目下载资料、买资料,费钱费力又不讨好。

6.不知如何答题。考题是有要求的,答题前先了解题意,适当运用答题技巧,才有可能得高分,减少低级失误。考试已经举办了四期,考试中各种各样的失误频发,比如漏了题未做(经常有最后两道大题未做的),判断题打勾打叉(要求是写T、F),写不符合项时画蛇添脚写“为什么”等等。考试需要人教,教你怎么答题才不丢分,减少低级错误。

发表于 8-7 14:40:14

:loveliness: 很好!

dxx88888 发表于 8-14 08:58:51

总结的不错

hyg9898 发表于 8-14 10:15:46

分析得不错,有理,支持!

rosephen 发表于 8-15 10:13:25

很有体会啊

楼上的很有体会啊,所以设置全国统考是有必要的,否则,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光凭死记硬背就能通过了,那审核员能力就很难让人信服了,所以本人认为,注册完实习审核员后,最好到某一企业做体系6个月左右,对标准的理解和审核知识才会有印象,考试通过当然没问题了:lol

阿佳 发表于 8-27 01:41:24

感谢老师的分析,确实如isofan老师所言,我已经参加过几次CCAA考试了,审核部分第一次就过了,只是基础部分,因为一来没有复习资料,就是按照几年前的培训课本复习的;二来很多法律法规和统计技术的资料一点都没有,严重丢分。三来就是自己做的答题最后自以为对了,可是结果没过,问题就不知道标准答案或者说怎样回答方为正确,一直是我困惑之处,今天无意之中闯进老师这里,学习并收获了很多资料,虽有真是相见恨晚,但还是有所获,也希望自己这次能顺利闯关。谢谢isofan老师!

刘刘 发表于 8-28 16:04:21

看过以后很有同感,我过了QMS和OHSMS,九月份准备靠EMS,个人感觉,题不是很难,但是知识面很广,这需要日常的积累,不要单纯的死记硬背,理解很重要,要掌握总的知识框架,弄清楚条款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学会融汇贯通。祝各位考友都成功!!!

秋叶 发表于 12-3 09:10:53

我是想参加考试,在公司管体系已有几年了,大概了解,不知在哪能下载到适合的资料(QMS)。
   谢谢!各位。

水浪花 发表于 12-3 09:31:46

总结的很透彻。

jxzqh 发表于 12-10 00:18:16

"审核员应考问题分析"写出我们的感受,分析太透彻了

航荔 发表于 12-14 10:53:13

我是新手上路,还没参加过考试呢.10%的两科通过概率让我有点紧张.看了isofan老师的总结,考前准备多少有点头绪了.就是看标准/做题/再看标准...... 反复的理解与思考,结合实际工作,吃透标准.我希望自己能顺利通过考试,也希望坛友们取得好的成绩.

发表于 12-26 15:22:46

谢谢楼主,说得太好了!

lsxi 发表于 1-1 22:50:06

1# isofan
说得不错啊,深有感触!

力挽狂澜 发表于 1-28 22:47:27

考试过关了,就一定胜任审核吗?我从1998年就开始去审核员过招,审核不是照着标准逐条询问而是要找到企业体系的增值点,很多考试天才,高级很多年,依旧无法满足增值的审核,这是企业看不起审核员的主要因素

wxsunhao 发表于 1-29 08:05:32

确实总结得很好,考试就是考试,审核是审核,拿审核的观点去参加考试,焉有不失足的道理。

wxsunhao 发表于 1-29 08:08:23

14# 力挽狂澜
我不同意增值审核的说法。审核就是按照标准的要求去进行审核,判断企业与标准之间的差异程度,提出改进的意见(开不符合项)。所谓增值审核从理论上说是不对的,在实践中也是做不到的。

iso一杯清茶 发表于 1-29 18:27:32

应该说分析的不错!中国的考试应当说很多是背的内容,考试比较比较好过

wlq 发表于 2-24 14:36:43

个人认为:复习围绕考试大纲,理解掌握标准,注意答题技巧就一定能通过考试。答题技巧是关键

zhangjfqd 发表于 2-24 15:07:37

老师真是高人啊。对问题的所在分析的入木三分,受益了

haisenor 发表于 2-24 16:24:37

总结的不错,我认为很有帮助。
楼主是有感而发,很有借鉴价值。

紫驹 发表于 2-25 00:51:30

今天偶尔闯到这个论坛,看了哪么多前辈的教诲,受益匪浅,认真准备迎接3月份的考试。

cohoo 发表于 3-2 17:12:14

说得太好了。

jason-0818 发表于 3-11 18:39:45

很好的学习经验,谢谢

随便说说 发表于 3-11 23:55:17

自从审核员考试改为笔度以来,一次性两科通过率不到10%,大部分考生都要考两次、三次,甚至更多。
---------------------------------------------------------------
通过率不会那么低吧?

znzlp006 发表于 3-13 22:42:22

10%?真的吗?有点害怕了哦。呵呵

騑哥 发表于 3-13 22:58:08

高手如云!感谢无私奉献者!:victory:

诸子 发表于 3-23 11:45:56

很好,很好,试一试。

qcl 发表于 9-18 09:00:35

以上分析很到位,指出了应试者的薄弱环节,很值得借鉴。

天边一片云 发表于 11-13 23:34:46

总结得很好,考试就是考试,审核是审核,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满脸秀发 发表于 11-19 21:29:57

能否针对现状,点出几个有效的方法?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审核员应考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