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和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
新版标准更加重视"过程方法",如何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请赐教,谢谢! 我也想知道啊! 涉及的有管理过程(⑴方针目管理过程⑵职责管理过程⑶记录管理过程⑷记录管理过程⑸内审管理过程⑹管理评审过程等
支持性过程有(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基础设施管理过程、原材料管理过程、作环境管理过程等
产品实现的过程有(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工艺设计与管理)、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产品搬运、仓储、标识、交付等
审核是针对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哪些内容和中间活动以及输出的内容进行审核。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引言 0.2过程方法图1有四大过程的循环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具体实施采用PDCA的方法,不知我理解的对否。 按照部门的主责或产品的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进行审核,具体方法各认证机构也未给出,但可以参照API、TS等产品认证的审核办法自个琢磨。 按“过程”的定义,在审核中对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有哪些弄清楚,实现输出必须的职责、权限、标准、流程、要求、资源有哪些,这些也要清楚,审核这些方面有没有问题。如果没问题,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没问题。 本人觉得,如果按过程审核不按现在的标准条款审核的话,优点是审核工作更加细致,从PDCA角度上看是非常完美的,但有一点,不知道大家考虑没有,审核人日应该有所变化,审核员水平有所提高,过程审核需要审核员的素质要求和审核工作量上加大了许多。 说的没错,不按条款审核,按过程审核对审核员的素质要求和审核时间都有高的要求才行 按过程审核,在一些从事16949认证的企业已经有很好的经验了。基本上应该由如下部分组成:
第一是企业必须按标准的要求,识别出自己企业的与标准有关的过程,在16949中过程一般分为三种:顾客导向过程(COP)、管理过程(MOP)和支持过程(SOP)顾客有关的过程。各种过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区分出输入、输出、过程、资源、执行部门、绩效等6个内容。其好处是符合企业自己的特点,形成的文件可操作。
第二,审核员在文审阶段就必须对企业的过程与标准进行审核,确定没有疏漏。
第三,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要按企业所识别的过程进行审核,而不是按要素,这样的计划就要根据企业的文件进行,一企一计划。
第四,最重要的,认可委要同意这种审核方法,不然的话,一切免谈。 CNAS应该认可的,认证是为企业服务,不是为认可机构。
可惜的是国内的许多认证机构依然是围绕CANS做,忽视了企业的需求。
2000版已经要求按照过程和过程方法来审核了,可惜没有好好实施这些要求!
大家可以好好探讨审核! 过程审核有益有弊,有益的地方就不说了,有弊的地方就是经常会遇到两个审核员重复审核一个内容。在审核中经常遇到企业也会疑惑这样的问题:A组审核员审核过这个文件或者现场了,现在B组审核员又来重复一次。
其实不但加大了审核员的审核作业量,而且也让企业有重复接待应审的问题。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按过程贯标还是按过程审核。在目前的大形势下,许多TS的审核机构已经实现了按过程审核,他们已经不会按要素进行审核了。但9000中基本上没有这样审的。我认为,首先是企业应该按过程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分得越细,越合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就越好,审核也越好审。
在审核中,我倒并不认为一定要按过程审,如果都按过程审的话,各企业间不好比较,对审核员来说,也没有一个公正的评判方法,可能现在还不好实施。
如果企业按过程实施了,就可以不管审核员如何审,结果都是一样的。正如好的企业不怕哪一个审核员来审一样。 按过程方法审核,就是按照PDCA去审核。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般审核计划是管理层(了解其关注点、整体情况)、销售、采购、生产、检验和交付,从小的方面来说,先审核其管理部门是如果策划的、以及策划的实施情况、对实施的检查结果和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改进,如审核生产部,审核对设备、工艺、人员、材料的规定以及检查的规定,查生产车间的实施情况是否符合其要求,生产部对其进行检查以及对检查结果的处理情况。 对于审核中的审核员重复审核的问题,要及时做好内部沟通,避免重复审核,如在一个部门审核遇到需要在别的部门证实,可让审核这个部门的审核员关注,在审核记录中见某某部门的某条款即可。这样审核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审核记录也简化了。 按过程方法审核,就是按照PDCA去审核。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般审核计划是管理层(了解其关注点、整体情况)、销售、采购、生产、检验和交付,从小的方面来说,先审核其管理部门是如果策划的、以及策划的实施情况、对实施的检查结果和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改进,如审核生产部,审核对设备、工艺、人员、材料的规定以及检查的规定,查生产车间的实施情况是否符合其要求,生产部对其进行检查以及对检查结果的处理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