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1-20 11:23:21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食品中的水分大致可以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大类。自由水是指渗透在食品组织细胞中,由分之间力结合,易游离除去的水。它的特点是易结冰,能溶解溶质。结合水是指与其他成分以配位键或氢键结合,较难分离的水。它的特点是不易结冰,不能溶解溶质。食品中的水分会直接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和保存期的长短。水分含量过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易腐败变质,还会导致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加速食品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对控制水分、保证食品质量和稳定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一般会用到以下四种方法:
1.直接干燥法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101.3kPa,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适用范围: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卤菜制品、粮食、油料、淀粉、茶叶类等食品。(其中粮食类要求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类要求水分含量低于13%。)
2.减压干燥法原理:在压力达到40kPa-53kPa后,加热至60℃±5℃,采用减压烘干的方法去除试样中的水分,再通过烘干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易分解的样品,水分较多的样品。如糖、味精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但不适用于奶糖等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
3.蒸馏法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用水分测定器将食品中的水分与甲苯或二甲苯共同蒸出,根据接收的水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水分的含量。适用范围:适用于水果、香辛料、调味品、肉及肉制品等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食品。
4.卡尔·费休容量法原理:在有吡啶和甲醇共存时,1mol碘只与1mol水作用。对于卡尔·费休容量法,碘是作为滴定剂加入的,浓度已知,根据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计算出消耗碘的量,进而计算出被测物质中水的含量。适用范围:适用于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