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核组组成 问题
最近跟着做监督审核的任务比较多,而且审核组一般就分配2个人,我对此有几个疑问:1. 审核人天:根据法定文件(CNCA:CC105及食品体系实施规则)获知正常的监督审核人天不得少于初审人天的1/3,于是机构经常就按照最少的这个人天给。专业审核员要审的条款似乎没有减少至初审的1/3,那么基于这个部分的理解专业审核员在监督审核组的占比应该比初审要大。2. 监督审核:如果审核组是2人组组成,1个人带专业,那么就真的只安排这个带专业的审核员去审核生产现场嚒?非专业审核员不能审核生产服务现场嚒?记得有一次机构安排2人的审核组审核一个企业,审核3天,这个不带专业的审核员1天审核一个部门,而专业审核员2天要完成生产服务现场(三标+食品),试问这样的安排合理嚒?闲的闲死,忙的忙死,冰火两重天。
要将审核任务安排的很完美,也不太现实,时间一般都会很紧,尽可能压榨审核员,当然审核员为了完成任务,在时间紧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细致审核,只能浮皮潦草的看看,记录一些表层的无关紧要的东西,发现一些无关痛痒的不重要的问题,如此不能实现增值审核的目的,如果真想实现增值审核,进而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促进体系改进,那么配置专业的审核组,给与足够的审核时间,包括审核策划的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老兄,你知道监审还有拿初审的材料改改上交的吗,你见的少了 sdhxc870216连续两个帖子,所说的情况,真够呛。 这里没提出一个人审的建议。 sdhxc870216 发表于 2022-1-12 08:20
这里没提出一个人审的建议。
现在小企业监督一般都是1个人1天居多,组长及专业全是你自己。
其次对于两个人去监督的话,而且是1天,那么相对来说专业审核员任务就较多,
但是要记住审核组长工作也是很多的,那么多文件要编辑、打印、签字、盖章、扫描、出不符合报告、审核记录要汇总、并且还要拍照、签到、上传照片、与企业沟通报销、联络,比专业审核员而言,更累更难。 sdhxc870216 发表于 2022-1-12 08:20
这里没提出一个人审的建议。
如果你是新手的话,建议多留意老审核员是如何干活的,有些不必问只需要细看,看看他是怎么做记录的;
另外就是将很多文档做成细化的模板,实际操作时通过替换修改来快速完成审核文件的完成,而不是现做!!
不要拿自己的学历和专业看不起那些老审核员,他们经验丰富,见得多,知道很多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有很多细节做法虽然嘴上没说,但是却是很实用的小技巧,虚心求教对你未来工作很实用。
对于新手而言,多帮别人干活,赢得良好的同事关系,大家才会原意和你靠近,传授秘笈给你。 本帖最后由 qaz147 于 2022-1-13 15:42 编辑
第1个问题,机构为了成本考虑,就按国家规定1/3底线来派监督,我也认为这个规定不合理,监督要审的内容不止初审的1/3。单Q为例,专业内容8.3/8.5/8.6/8.7要写吧,领导层也要写,其他条款监督1不写监督2也要写吧。
单Q小企业就最明显了,初审2-3人日,监督1人日。。。啥活你都全干了,3体系还没那么明显,因为监督起码有3-4人日保底。
第2个问题,非专业审核员也可以审核生产服务现场,只不过是审非专业罢了
QESF4个体系,6个人日,就几种玩法,最常见的是3人2天和2人3天,由于食品体系是高风险,专业评定困难,基本都是工作经历评的,所以每个专业的审核员都很少,2人3天1个专业,这种安排很均衡了,要派2个专业不容易的
qaz147 发表于 2022-1-13 15:28
第1个问题,机构为了成本考虑,就按国家规定1/3底线来派监督,我也认为这个规定不合理,监督要审的内容不止 ...
非专业人员跟着审生产服务现场如同隔靴搔痒吧。如果是认可评审人员跟着去,发现你安排的3个人仅1个人带专业,一定会给你开不合格的。如果你觉得不会的话,那就等你们机构评审时尝试一把。 主要原因还是专业审核员不够吧,只能非专业和专业搭配这样可以在同一时间审更多的项目,3个人其中1个人带专业并不违规 即便是两个审核员一组都带专业,机构安排的时候也可能会让其中一个人不带专业审非专业条款;P要说原因那就是不带专业的审核费低,机构可以节省成本;P Frangka 发表于 2022-1-14 07:44
即便是两个审核员一组都带专业,机构安排的时候也可能会让其中一个人不带专业审非专业条款要说原因那就是 ...
见过一个机构,专业费2人平分。 还审过这样的企业, 2个产品一人一个专业代码。更有甚者,一个产品有2个代码一人一个,如见到过的注射药瓶的盖子,塑料的是一个代码,铝皮的是另个代码,还有既有塑料也有铝皮的盖子,这样产品就有2个代码,一人一个代码同一个产品。这就不太好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