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明9000认证 发表于 5-30 12:20:43

审核员的技术成长历程——我从业5年的经验

本帖最后由 闫明9000认证 于 2020-5-30 12:55 编辑

题外话:头两年真的很难,没人帮没人带,一个月几个小项目,有时候一个月没审核都把标准忘了,第二天还要去审现场。。。
正题:
第一阶段,就是被骗阶段
很多很多老审核员不懂标准,但本着无过便是功的思想,使劲要东西啊,他们在A企业见过的到了B企业也要一份。。。比如A企业有职业病体检,B企业也要一份,也不管相关要求里提到的体检周期什么的。。。再比如在A企业见过检验规程,B企业也必须出一份,哪怕B企业的其他材料里已经把检验问题策划的明明白白了,也不行,必须单独正式的列一个文件出来。。。像什么顾客满意度监测在内审之前做这种错误逻辑都是小儿科,他们有无数个,再比如管评必须是年终总结大会不能从例会中寻找管评输入等等等等。。。

第二阶段,就是抠字眼儿发现自己被骗了,赶快下功夫研究标准。
审核时候一模糊,赶快翻标准,基本每条标准看了30-100遍。。。弄得别人都很烦感,但不得不承认,这也为后续审核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简化
这一阶段关注标准里的『适用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有些企业有些文件确实是没用的,作为一个曾经的管理者,现在又是审核员,自己都觉得自己假,侮辱了企业家们的智商。。。
于是!把标准里所有适用,适宜等等字都抠出来。。。只要有这字眼儿的,就不强加给企业。。。比如文件索引,多了自然索引,容易混淆自然标识,就那么点儿玩意儿有啥好索引的。。。慢慢的赢得了企业的尊重。。。

第四阶段,抛开标准
过程审核,基本条款里有的你都能审核到,审核不到的一般都是条款里注明『不适用』、『不适宜』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设计8.3和安全体系的一些条款,因为设计院翻译的,他们骨子里还是觉得桥塌了得能追溯责任人,所以很少使用这些灵活的字眼儿。。。他们忘记了,9000是想除了房屋,桥梁以外,把普通的简单的行业也都纳入进来,其实还是加上『适用』两个字才算表达准确的。。。不过也无所谓,我们的领导也不傻,比如你审一个螺丝的设计,缺少很多追溯记录,CNAS等部门稽查到了你的卷子,也不会罚款的。。。

再打个比方7.5是支持性条款,就应该融入到各个过程才是有效的。。。单独拿出来,假大空。。。当然你也可以不假大空,比如企业有10个过程,你单独审核一个7.5,然后把10个过程都审核了,不过我还没见过这么傻的人。。。

第五阶段,专注,把标准落到实处
比如每次审服务行业,很多老审核员的8.4就审办公用品采购,顶多保洁就审一下扫把,然后把京东列为合格供方,然后评价。。。一审核7.1.3就办公电脑消毒。。。其实这都是用老工厂的模板套出来的。。。
打几个比方,人力资源派遣,8.4的外供是人员,没人员的输入你哪来的人员输出。。再打比方工程造价,外供是造价依据,比如市里的指导价格等等。。。再比如信贷催收输入是被催收人的信息。。。

再比如过程目标很多甲方都给你签到合同里了,绝对不是企业那些什么顾客满意率大于90%那些,那些是战略目标。。。
再比如8.6产品服务合格的放行。。。绝对不是老工厂那三步检验。。。人家检一道也行,检10道也行,我们主要审核的是企业能不能验证『合格』,验证合格的最最重要的证据是什么,不重要的一笔代过,哪有时间啰哩啰嗦的。。。

总之,要专注,不要拿20年前,一代一代人传下来的模板去套,更不要把老审核员的经验变成你自己的,因为那些经验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第一代标准的要求。。。。

你开出的每个不符合要有依据。。。审核依据各机构的委任上都有。。。不要自己胡思乱想,尤其是缺乏实战管理经验的审核员。。。



ivan_nfdA5 发表于 6-1 09:31:40

版主是一个阶段一年么变化好快啊

钢铁侠110 发表于 6-1 12:32:23

一般来说,机构审核员的整体水平进步没那么快。单个人走的太快,其实也很痛苦,同组人员、阅卷老师都不适应。

钢铁侠110 发表于 6-1 13:01:01

闫老师成长这么快,机构给的人日费提高了吗?如果能力高的和能力低的,都是一个收入。那劣币驱逐良币呀。

fanbaihang 发表于 6-1 17:06:01

从糊涂——明白——糊涂——明白,就是从不懂标准——学习标准——迷惑标准——理解标准——活用标准。
简单说是从必然王国——自由王国。

您5年进步很快的。

fanbaihang 发表于 6-1 19:40:41

没有提高,但有一个好处,我挑项目,挑搭档。专弄简单项目。。。。

——这也是实际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

钢铁侠110 发表于 6-1 20:56:45

挑项目挑搭档,那很容易被机构孤立的。而且一般的机构不允许挑项目。

闫明9000认证 发表于 6-1 23:30:31

我也不是谦虚,为什么我说估计还得学习7,8年还有可能成为专家呢。。。

我们审核依据,标准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企业自身规程,这个要有很强的实战管理经验,比如项目经理从业经历,就算这一块也能及格了。。。那么,下一个依据是法律法规,国标行规,严格来说ISO是国际互认的,国际公约也应该学习的,这一块可不是几年就学成的。。。。

牛角尖 发表于 6-2 08:25:00

钢铁侠110 发表于 2020-6-1 20:56
挑项目挑搭档,那很容易被机构孤立的。而且一般的机构不允许挑项目。

是的,挑单子不是好习惯, 处理不好审的案子的问题,可锻炼审核员的能力。具备这个能力,机构老板会很高兴,同事们也会很敬重。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提出挑搭档。都是同事,有什么不能沟通的呢,动不动耍脾气。这样的审核员常常在现场闹不愉快。经常遭受内外围攻。这可不是个光彩的事。时间长了,机构就会不安排任务了。

牛角尖 发表于 6-2 09:18:09

牛角尖 发表于 2020-6-2 08:25
是的,挑单子不是好习惯, 处理不好审的案子的问题,可锻炼审核员的能力。具备这个能力,机构老板会很高 ...

关于审核模板
我们通常说的审核模板其实就是一些审核员的电子版审核记录。刚入道的审核员向老审核员索取电子版审核记录。有的老师给你,有些老师不愿意给。因为这是他的知识积累之一。是自己的财产,在提交检查表之前还要PDF处理一下。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真心带徒弟,最好的方式是提供你审核过的有代表性各类型的检查表给他。这样比你单纯讲标准效果好得多。 不要担心别人“抄”。抄不了的。照模板审核名声不好。但这问题要怎么看。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审核风格。一些近似的企业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找一个自己原来审过的检查表作为模板有什么不好呢。这个所谓的模板其实和原来要求审核前编制的检查表(起到作业指导书作用)的作用没有多大的区别。当然在原有的检查表写记录,一定要真实。 这个模板只能起到提示作用。千万不可漏审、漏记一旦发生漏审漏记。模板上的内容就会成为本次审核的内容提交。什么吃月饼吃出了螺丝之类的笑话就会出现。这可是红线,千万踩不得的。

fanbaihang 发表于 6-2 09:25:00

牛角尖 发表于 2020-6-2 09:18
关于审核模板
我们通常说的审核模板其实就是一些审核员的电子版审核记录。刚入道的审核员向老审核员索取 ...

样板是可以参考学习的,可以给新手学习的;而模板出来的产品是一个样的,如冲床冲出来的零件个个一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审核员的技术成长历程——我从业5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