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做好时间管理的5小招
管理者,做好时间管理的5小招原创 张应春朗欧企管3天前
导读:有人说,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每个人24小时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也有人说,时间是不公平的,很多人虽年龄相仿,但是差距却很大。那时间到底公平不公平呢?其实这或许就是“时间管理”背后的价值。
作为管理者,我们每天怎么样管理时间才能让工作更有效率?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呢?时间管理5小招,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严格的工作计划,化无序为有序
"计划”是工作有效率的前提,只要有明确的计划,第二天的工作就会显得有序起来,工作的效率也才会高,而不是到第二天边做边计划,甚至非常被动地在做一些工作。把那些看似繁琐,看似没有序的这工作,变得有计划、有条理、有逻辑。
生产车间每天有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日计划)?你的下属有没有给他一个非常明确的工作任务,有没有让每一个人每天晚上为自己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你需要做月计划、周计划,至少可以提前3天做好后面的工作计划,比如,今天1号制定后面2、3、4号的工作计划。
就拿我的例子来说,我需要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出差,几乎我所有的日程基本上是提前20天到一个月就把下个月的大致行程定下来了,而且每天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基本上都是清楚的。
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容易产生情绪反应?就是因为无序的事情太多,无序你就没有头绪,做事没头绪自然就着急了,一着急就有情绪反应了,情绪反应一来就容易做错决定,容易跟下属、跟团队成员之间产生矛盾。
所以,做好时间管理的第一步,要有严格的工作计划,要化无序为有序,你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让时间主宰你。2、强大的执行力做保障,化被动为主动
当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计划、目标、工作任务的时候,意味着不再是被动地去处理问题,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来给你分配工作,这个过程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严格执行,强大的执行力能够让你化被动为主动。
在时间管理过程当中,有个三七或者是二八原则。意思是我们很多时间管理得不好的人都是一分甚至是八分的被动时间,只有两分到三分的主动时间。我们应该把这个七分或者八分的被动时间调整为主动时间,怎么调整呢?通过强大的执行力,做每一件事情你都把它做好,就从被动变成主动,你的整个工作效率就出来了。3、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化零为整
大部分人都有七分、八分的主动时间,那么还有两分、三分的被动时间,在这些被动时间里面,又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比如,你上下班坐车的时间、开车的时间、赶高铁、赶飞机的时间等。做好时间管理,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碎片化时间。
比如,我会在候机的时候在休息室看看书、听听管理类的音频节目;在旅途中,我会计划性地去看某一本书,几个行程下来,这本书也就看完了。
所以,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并利用好它。比如,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你的“暗时间”,你不一定要去阅读,但至少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4、分工协作,专业保证效率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会讲:“张老师,我就太会分工协作了,我把一个任务领下来以后,ABCDE 5个人每个人负责一块,最后我只看结果就可以了。”
“分工协作,专业成就效率”是指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体负责的那一块很专业,但作为领导,我们一定得去知情、去了解,去帮助下属去完成工作。分工协作的目的是让工作任务更清楚,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更高。但与此同时,管理工作也要跟上,身为管理者,你要学会参与、学会知情。5、用心工作,专注成就效率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为什么没有效率?为什么同样的24小时,同样的八个小时的工作,有的人完成了一百分,而你只完成了80分,甚至是60分呢?其实这个里面就是看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否是专注地去做,你是否是用心地在做?
用心还是用脑还是用身体?这是我们工作的三重境界。最浅层的就是你用身体在工作,你的身体天天在这里上班;第二种是用脑袋在做;你的大脑在想、在思考,身体也坐在这个地方;第三重境界就是用心,用心就是就身、心、脑合一地在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每件事用心、专注地做好,不仅是时间效率的探讨,更是自己职业生涯有所成就的关键。结语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沙漏,里头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人类的寿命都差不多),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却拥有更长的生命。
从现在起,赶紧行动起来吧,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用好“暗时间”,争夺时间的战场!让工作更加高效、生活更有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