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员经常抱怨,那么我们理想的状况是什么呢?
1、对认证机构的理想要求2、对审核员管理的理想要求
3、对监管部门的理想要求
4。。。。。。。。。。。。
5。。。。。。。。。。。。
。。。。。。。。。。。。。。
我们只谈推荐性标准的认证活动,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审核员呢!???
审核员应该有更大的说“No”的权利! 钱给到位了,我啥要求都能满足,啥监管都能接受 抱怨有什么用呀,觉得审核员不好可以不干呀,给别人空出位置来,您觉得不好,有人觉得好; 有能力的不一定想做审核,有能力的也不一定能做的了审核员;没能力的想做审核员,没能力的可能做得了审核员。 “有能力的不一定想做审核,有能力的也不一定能做的了审核员;没能力的想做审核员,没能力的可能做得了审核员”。这就是目前审核员现状,“没能力的做得了审核员”太多太多了,有的连标准都不清楚,但就是能做得了审核员,悲哀!真悲哀! 有些审核员连标准都读不懂,通过考试也做了审核员。有时候觉得有神一样的团队,但也有猪一样的队友。我觉得理想状态就是首先审核员报名资格是中级标准化工程师或其他中级职称,然后才具备报名资格,扩专业,那么在每个行业工作8年以上,非科班出身的工作12年以上。我记得科学界有个1万小时定律。而且这个工作经历需要经过被考核,考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可能如此严格情况下出来的审核员水平会高一些,这个是审核员队伍的要求。 市场呢,要建立一个稽查队,现场稽查不达标的,立马撤销证书,并责令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认证。如此市场可能会得到净化。 当然稽查队伍,要有数量,也要有质量。目前的稽查力量太弱,对认证机构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认证市场就是谁被查到谁倒霉。依然是冒险而上。
再说说对认证机构的要求,认证机构的技术部人员也需要被考核,如果考核不过的,认证机构要被处罚停牌,如此认证机构才会重视技术部。因为目前一些小型认证机构在获得认可前,根本不设技术部或者技术部形同虚设,或者是通过认可后技术部就没人了。所以还要重视认证机构的技术部。有时候我觉得认证机构的技术可以考虑由认证机构交钱给到认证监管处,认证监管处给技术部人员发工资,这样技术部就能客观公正,不受机构影响了。
大多数认为好的标准是--被审核的企业管理规范、体系运行有效、接待重视;底薪不错,人日费不错;这样的理想国内机构能满足的不多。
页:
[1]